2019年7月23日 星期二

你尋找什麼,就會發現什麼


在我們看見某事之前,已經決定好自己要看見什麼,而且一定看得到。


有位女士打電話給旅館樓下的經理,她很生氣地叫囂:「我住在樓上五一五號房,有個全身赤裸的男子在對面的房間裡走來走去。」經理回答說:「我馬上就來。」他進入女士的房間,從窗子外面望出去說:「妳說的對,夫人,那個人的確是光著身子,但是他不論在房間的哪一個地方,窗戶仍然遮住他的腰身以下。」「沒錯,」那女士喊道:「但你站在床頭柜上看看,你站在床頭柜上來看看!」


《奇蹟課程》說:我們之所見,取決於自己想看到什麼。如果我們想看見別人不尊重我們的感受,就一定能找到證據來證明這一點。如果你對隨地吐痰的人感到相當厭惡,那麼你在街上就一定常常會看到這樣的人,甚至有人在五十公尺之外吐痰你都會注意到。如果你認為所有主管都很專制獨斷、喜歡控制人,那麼你的每一個主管在你看來就都會是這樣的。


當你一直說著關 於自己是受害者的故事,那些故事就會在你生命中不斷出現。如果老婆認為老公是個爛人,便能夠輕易地舉出許多「他是爛人」的實例:小孩也不顧、家事也不做、一點都不體貼、只會看電視、放假不會帶我出去等等。


有位初入職場的學生告訴我,她發現社會很現實、很黑暗,不論去到哪裡,幾乎都可以發現人性的險惡。「週遭的環境和人永遠都會配合你,」我跟她說:「每當我們注意什麼,就會在自己的生活當中發現更多相關的事實。這個社會有些人確實險惡,但善良的人也不少。但由於妳意識專注於黑暗面,結果所到之處,就會一再遇到險惡的人。」她聽了,感到非常驚訝,但也點頭承認我說的對,因為她有幾個朋友也一樣身在職場,卻沒有跟她一樣的遭遇。


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在我們看見某事之前,已經決定好自己要看見什麼,而且最後一定看得到。


對那些覺得生活令人沮喪,世界充滿危險、充滿腐敗與悲慘的人來說,我們周圍充滿了佐證。當你想為自己憤世嫉俗的見解辯解時,絕對不愁找不到證據。

你想要尋找什麼,你就會發現什麼,而且一定看得到。想像一下,有兩個人在爭論:「窗外滿地都是泥濘。」而另外一個人說:「窗外滿天都是星星。」他們可以一直爭論,但永遠不可能有結論,因為他們說的都是自己看到的。你可以說這世界充滿愛,也可以說世界充滿險惡。

你選擇看的方向,決定你所看到的事物。當你看你的家庭是幸福美滿的,你就是幸福美滿的;當你看到你的人生是悲慘的,就是悲慘的;如果你看到充滿希望,你的人生就充滿希望。


以上部分內容,節錄自《你的煩惱和痛苦,都是假的》一書裡的《你尋找什麼,就會發現什麼》一文章。

後記:

分享此文,主要希望能增加一點正能量,和真的不知道說什麼。

前晚的事,身邊的親人或朋友,有人悲傷、有人憤怒,但有人竟可說出痛快和心涼的說話。我相信有同理心或明白因果關係的人,並不會選擇做出一些不合理的行為,也不會為這些不合理的行為吶喊助威。我更相信因果關係,你不存善心也罷,存惡念的人,總有一天在運氣差的時候,會受到因果報應的。因此,希望大家能以善待人,擁有同理心。

謝謝。

2019年7月17日 星期三

情緒控制,從處理行為開始


其實當人憤怒的時候,越是急着撫平情緒,越是會讓自己煩躁不安。

對於情緒控制,小弟也經常問自己:「我看過很多有關情緒的書籍和文章,學了各式各樣的情緒管理方法,為什麼我有時還是會衝動起來呢?為什麼情緒還是無法控制?」心靈修了一年多的我開始懷疑:「修了都有一段時間,為何總是沒有半點改進?為什麼永遠保持心境平靜這麼難呢?」


後來我找到答案:

「不必平撫情緒」,我們需要的是學習「改變自己的行為」


為什麼「不必平撫情緒」呢?

試想想,你能夠撫平波濤洶湧的大海嗎?

其實人的心情,就如大海潮起潮落,心情會起起落落,實屬心的本質,乃正常不過。若想讓自己完全沒有情緒波動,就如同要讓海面永遠變得風平浪靜,花盡一生氣力也是徒勞,越是用力去撫平,越是帶來反效果;就如你沒有睡意時,越是急着睡著,越睡不著一樣。


當我們不順心時,家人朋友總是叫你「想開點」或「不要想」,而小弟有時也很鼓吹一些正面思考、或樂觀心態等,但這時,這些有用嗎?當你處於負面的情緒時,你想用帶有負面的情緒來思考,以對抗那些負面思想,這樣你不但不能走出負面思想之餘,還可能走向惡性循環的一個極致,繼而將心情或把事情變得更糟的地步。


舉個實例:

小弟每當遇到挫折時,我會不斷想:「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對方憑什麼這樣對我?」、「我做錯了什麼?要受這種罪?」、「我為什麼這麼倒楣?」或是「我怎樣才能擺脫這些負面情緒?」

在心情差的時候,把這些內容都想過一遍後,我發現,原來我的心情只會更差,而且整個人更鬱悶起來。而當情緒糟糕到一個地步時,就會開始做出一些不智的行為,或自己將會後悔的事情。


另外,小弟記得女兒在碰到挫敗或不順心時,我和太太從兒童無限學校的創辦人邱振明先生和劉詠思女士、以及靈糧堂幼稚園的曾建樂校長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好的育兒心得和一些技巧:


第一步,應是先了解事情, (不要先責怪孩子),幫助孩子去了解她自己的心情,如向她解釋說:「碰到頭了,一定很痛了,你可以哭,但來,爸爸抱抱或錫錫就冇咁痛了。」

讓他明白,她可以哭的,但哭並不能為她減輕痛苦,而當還是小孩時,爸爸媽媽可以用哄來安撫小朋友的情緒。

因此長大後的我們,則需要靠我們自己,當遇到影響自己心情的事情時,必須先接納自己的情緒,明白自己的痛楚是什麼。


第二步,則是轉移小朋友的視線,因為她正處於不愉快的情緒,父母可以帶她離開充滿情緒的地方。而自然地,情緒會隨着轉移或離開而過去並且消失。


就如當發生爭執口角,即是對方是謾罵你的家人,也讓自己先行離開,可以離開時先讓自己遠離該地;若因情緒而要發作、謾罵別人、或要傷害自己又傷害別人等的行為,也請先停一停,或忍一忍。嘗試去做做其他事情,如繼續上網、看書、看文章、或是什麼也不做,先讓自己的情緒隨着時間過去而平復心情。




在此,引用一句我曾聽過很有道理的說話:「好好觀察別人的行為在你身上所引起的憤懣、挫折以及痛苦,你會發現,他們帶給你的折磨遠比他們的行為本身大得多。」


事實上,不成熟的行為給我們自己製造的麻煩,其實遠比我們真正要面對的事情麻煩得多。那麼在面對外來事情不斷紛擾我們的情緒時,該怎麼辦呢?


我們不需要抑壓情緒,情緒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沒有什麼不對,我們需要的是「改變自己的行為」


而經常發脾氣的人,動怒的人,其實他的問題,並不在於他的怒氣上,而是在於他感到憤怒時,會採取什麼行動。


舉個例:如你正在和配偶吵架,但這時門鐘卻響起來,而站在門口的卻是你尊敬的止凡兄來探訪你,你會繼續將吵架的情緒發洩到無辜的人身上嗎?還是快快冷靜下來,向止凡兄說句你好?


相信,一般人這時都很快地便會冷靜下來。


處理行為要比處理情緒有用。

當你發現自己緊握拳頭,提高音量,面部崩緊。很明顯,你在生氣。

現在試試看:把說話的速度放慢,聲音變小,臉部表情放鬆,你會發現脾氣發不起來。

因此憤怒一旦冷卻,便不會升級成攻擊和破壞行為。


回想一個你生氣的時刻,有人說了或做了你不喜歡的事,你想去找人出氣或算帳的時候。現在想想,如果你當時停下來,深呼吸,把這個過程放慢,會怎麼樣?就在這個靜止時刻,我們有時間觀照:為什麼我們想打一通令人不快的電話,說些不厚道的話,或酗酒、飆車、摔東西,或做些其他什麼事情?


無可否認,我們會有一股衝動,因為我們相信這樣會讓自己比較痛快。但是如果我們暫停並且問問自己:「事情過後,會覺得好些嗎?」

你會發現,這個方法非常有用。因為當你停止行動,就不會把事情變得更糟。


後記:

以上內容,取材自《你的煩惱和痛苦,都是假的》一書裡的《處理行為比處理情緒有用》一文章,著作者何權峰先生寫得十分好,小弟只是改抄半改地並加入自己的思維重新整理一番,但最重要是能與大家一起學習的同時,自己能更印象深刻和容易吸收。


看完、寫完文章,希望小弟能與大家一起學習學校裏沒有教授的知識,並一起學習成長。


重溫以上重點:

明白這點:「處理行為比處理情緒有用。」

練習這點:「說話速度放慢,聲音變小,臉部表情放鬆,你會發現脾氣發不起來。」

記住這點:「憤怒一旦冷卻,便不會升級成攻擊和破壞行為。」


另外,小弟之前也有一篇相關的文章:《不要把壞情緒,趕走你未來的好事情》,希望也能使你有共鳴和得著。

謝謝!


2019年6月22日 星期六

止凡飯局,與偶像見面


首先,多謝太太今晚獨力湊妃妃,讓我有時間去參加出席止凡兄邀請的飯局,感激太太。老婆我愛你❤️😘


為了今晚(應該是昨晚)的飯局,小弟懷着與偶像見面的心情,熱切期待了很久,一放工就希望盡量提早到達現場。


而喜出望外的是,原來Sam兄和Rexh兄也有出席,由於應邀時,我並不知道有誰人出席,加上兩位也是小弟的偶像,實在讓小弟驚喜萬分。又再見面,當然把握機會和他們交談。(回家後才發覺除了止凡,我沒和其他人合照呢,可惜,但相信一定會再有機會,下次要帶埋其他人的書本合照,留個紀念。)


一會兒後,止凡兄來到,(老實說當小弟見到止凡兄時,我的感覺是有點疑問,這是夢境嗎?粉絲見偶像,這形容並不誇張。)像和標竿兄和福祿壽全兄見到面時一樣,有種很熟悉、但又很尷尬不知怎樣說話或形容的感覺。但很快就因為大家都比我想像中更幽默的言談而打開話題,暢所欲言一番,而我也不吝嗇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成長經歷。


接著是(止凡兄的碩士同學)Michael兄,與小弟是同行做I.T.的,是位Project Manager;還有(香港大學投資學會的創辦人)Rex兄,都是厲害的人物。


最意想不到是月供股票的代表-理財見習兄,也專程由澳門到來出席止凡飯局,(他是我也有看遍過其所有文章的一位Blogger,感覺是位親切的哥哥一樣),而我也有向他表示自己今年也開始月供股票,一躍而同大家都表示這方法很好,輕鬆唔洗煩,最重要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的同時,又買到一些自己不能落手的股票,如領展,(因為等不到其有很大回落的時機大手買入)。


今晚整個交談,十分開心,超乎想像,有如找到十多年前,兄弟知己一齊暢所欲言的感覺。除了財務、投資、經濟時事、貿易戰、仔女讀書、成長,原來止凡也會談其他人、政治、感受⋯等等。無論什麼事,也可以談論一餐,可以是和而不同,但整晚給我的感覺是和而相同,這可能是大家都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思想理念十分相似吧。


交談中,我的畫面像慢下來靜止無聲一樣,並在想,我真的能和這群卓越優秀的人們成為朋友嗎?


發夢也沒想到自己可以從一個憤青(憤怒的青年)、經常抱怨的一個人,從認識到第一位貴人(我太太)開始,不斷鞭策扶持小弟、然後是積奇哥教我買樓按揭放租,到遇到止凡,看及閱讀止凡兄的Blog和書籍開始,不斷改變自己、自我提升、學習心態進步、計劃不斷改進,我的確慢慢養成了閲讀看書、不斷改變自己的習慣,走近了像他們這群富人思想的群體當中。


這是我有史以來,最值得紀念的一篇Blog文,因為有位正面影響我一生的人,若我將來有自己的書房時,我會把這合照放在我的書桌上,像把止凡兄的心態放到自己心中一樣,時時警惕和鼓勵着自己。



至於交談內容

老實說,今次小弟並沒有筆記,只能靠記憶和隨心,有很多的言論都很入心,因為小弟是一直有不斷看不吝嗇分享理念的他們所寫的文章的,因此,也算是溫故知新,但也有他們近日的不少見聞:


如華為相機的AI功能,Rexh兄在華為出事時,以半價購買其手機並只需三千元(價投高手,實在厲害!),以及談論了華為事件和貿易戰等,Rex兄及大家的見解與三人行的見解是十分相似,都是年尾大選在職,為求連任,最後必定與中國議和,而這位一位Rex兄也談論再加的3000億關稅與之前的2500億關稅有著本質的不同,因為這次涉及民生,有很大的反對力量和聲音,很大機會加不成。不過最後無論怎樣,小弟心中,也是資金分配問題,和個人投資組合的部署,不麻目相信市況預測,保持市升能賺、市跌亦有足夠資金再買貨,凡事資金資產一半一半,是小弟心態平靜的心法。但最令小弟佩服是Rex兄講述的中國政府為民企華為很多年前就一直鋪路,從零件部件制式開始,到籌備這個5G技術並放棄4G的動作等,成了美國最大的威脅,還有理財見習兄講述了(記得好像是)《美國陷阱》一書有很多精彩內容,值得推薦我們一看。


有談政治,如止凡YouTube片段https://youtu.be/I-UkAVFwyqs所說,這次遊行已經得到足夠勝利,港人已團結起來,得到很不錯的結果,希望不要再有衝突事件發生就好,希望大家不要亂傳流言或寫一些煽情的東西,以年青人的角度來想,想想最易受人影響,也會是當年也曾熱血過的自己,激動、憤怒、不收貨、爭取、抗爭到底的決心,令自己也曾差點陷入危機當中,在此鼓勵大家多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你必定會有新的發現,讓自己脫離一些迷思,從而好好重新思考問題及因果關係。


最後,送上一些輕鬆談論的事與人物,有不喜歡別人談買樓就是一切、買股票就是不及買樓的言論並入了血的70後兄,有一直未見過面並懷疑是AI人工智能操作寫文章及回應的自由一千萬禪師,Starman雖忙但為人爽直的性格(十分正和抵死),還有談論威威、葉Sir的睇樓團情況、諗Sir的債基班、Dr. Ng的末日論概念等等,雖然不是為說而說,但這的確是我們Blogger的共同語言、趣味性豐富的話題,看到大家抵死幽默的另一面,還有和各位的交談、交心,大家都談得樂而忘返,要到酒樓要關門大家才願意離開,讓小弟十分喜歡和珍惜這種交流。

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鍛鍊行動的習慣

「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叫智慧;知道怎樣或如何來做叫技巧;而實實在在地做才是真正的美德。」這是一位教育家名叫喬丹,的引言。


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為了能夠過上更加幸福、健康和充實的生活,自己需要做些什麼或改變些習慣。可是真正的問題,是在於我們並不去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雖然常說「知識就是力量」,但我開始覺得知識並不是力量,因為它頂多是種潛在的力量。

因為只有在你堅決地依靠它去做事或實行的時候,它才會轉化成為真正的力量。


真正能讓自己變好的習慣,並不是去做愉快好玩的事或容易做的事,真正品質堅強是一直做自己應該要做的事。品質堅強的人,會把精力放在做正確的事情上,比如在勞累忙碌了一天之後,並不是坐在那裡看上3個小時的電視,而是應該給自己或孩子閱讀些東西;或是在炎熱或寒冷的天氣裡,好好出戶外做做運動、活動一下。行動是一種習慣,只要每次想到要做的東西,就數三聲,「三、二、一。去做」越積極地行動起來,你就越感覺想去執行。


一直以來,我們花費時間來等待着理想中的道路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卻忘記了道路是走出來的,而不是等來的。夢想是偉大的,但是僅僅有偉大的夢想並不能完成一項事業。引用托馬斯.卡萊尔的一句說話:「最終,一個人應當看他的行動,而不是思想,儘管後者更為美麗。」


後記:

小弟雖然一直注重心態和思維上的提升。但在這裡也提醒自己一下。

「最微小的行動,永遠都被最圓滿的夢想要好。」

共勉之。





2019年5月23日 星期四

你可以不原諒,但可以選擇放下系列(三) 完結 - 改變自己


經由《都挺好》裡幾類典型人物的刻畫,並對原生家庭的深入剖析。

不少女性觀眾對女主角蘇明玉這個角色有強烈的情感共鳴。

而有些男性觀眾也從蘇明哲、蘇明成的性格悲劇裡看到自己的影子。



[轉貼]
《都挺好》90%中國女人,還在被蘇家三渣男禍害著
————————————————————————
《都挺好》大結局了,被罵了一個月的蘇家三男人都洗白了。
老爸蘇大強,得了老年癡呆症,不再作妖了,記憶還停留在十多年。
晚上還一個勁喊著要找錢,他要背著蘇母,給蘇明玉偷偷買練習冊。
大哥蘇明哲,回到了美國,給老婆說要好好找工作,不會再為了蘇家而忽略他們母子倆。
二哥蘇明成,離了婚找了工作,準備要去非洲跟一個項目,說自己從小沒有受過苦,該是時分好好鍛鍊一下了。

被罵了一個多月的男人,終於是成功洗白了,但這樣的結局太令人不滿意了。
要知道,當初很多人都由於這三個男人氣得睡不著覺。這可不是由於墮入劇情太深了,而是在我們身邊,蘇家三男人簡直太常見了。
說句不好聽的話,中國90%的女人,正被蘇家三男人禍害。
在劇中,最討人厭的女人應該就是蘇母了。她很強勢,做事聞風而動,經常呵責蘇大強。哪怕她做事再過火,蘇大強連屁都不敢放一個,家裡一發作矛盾,要不就是讀報紙、要不就是上廁所。也只需在蘇母逝世後,蘇大強才敢嘚瑟、倡狂。妻子的屍體還沒火化呢,蘇大強就樂呵呵地在鏡子前各種試新衣服、各種比劃,還一個勁問兒子,哪件美觀。

但是我想說,只要蘇大強有點骨氣,蘇母的性格也不至於成那樣。
蘇大強式男人,就是典型的欺軟怕硬,誰脾氣不好就怕誰。
這樣的男人是沒壞心眼,幹不出出格的事情。
可是嫁給這樣的男人,天塌下來的時分,你就別希望他能頂著了,到時不抱著你大腿都該阿彌陀佛了。
曾有讀者就說,本人嫁了一個好脾氣的男人,歷來不打不罵。但就是這樣一個男人,硬生生把她變成了「女漢子」。兒子被人打進了醫院,丈夫一看打人的是鎮長的兒子,連警都不敢報,一個勁說忍忍就過去了。後來還是她,屢次跑到鎮長家裡撒潑打滾、在街上各種鬧騰之後,才讓鎮長墊付了醫藥費。

都說中國女人不溫順,但幾中國男人的脊柱挺直了呢?還有蘇大強式的男人,在人世四處飄蕩,嗷嗷待哺地等候著一個女人去庇護?
夫妻本就是利益共同體,面對艱難的時分,假如男人變成了縮頭烏龜,女人又怎樣能繼續嬌柔呢?
那還不是得逼著本人快速生長,練就了一個啟齒就能罵街、抬手就能打人的身手。所以,先別急著罵中國女人太粗魯,先罵罵他們身邊的蘇大強有多窩囊吧!


蘇明哲式男人,
隨時能犧牲老婆、孩子!
跟蘇大強相反,蘇明哲幾乎不要好太多。
史丹福大學的高材生、賺著美金、在美國還有大別墅。但是,在美國生活了那麼多年,蘇明哲都沒有學會夫妻之間最根本的尊重,做什麼事情都是獨斷專行,基本不加思索妻子的感受。
一開端,擅做主張要把老爸接去美國,也不論那時自己被裁員沒有收入。
後來,是死要面子要給老爸買房子,基本不論妻子一個人支撐家裡家外有多辛勞。
只需妻子一埋怨,他就開端大男子主義。
話裡話外都一個意義,我是蘇家的長子,我得孝敬我爸爸;你是蘇家的兒媳婦,你也得跟著做犧牲。
蘇明哲式男人,是典型的直男癌,做事絕對的大男子主義。
這樣的男人有骨氣,普通都是成大事的人。
可是嫁給這樣的男人,女人常常就會變成隸屬品,他不會體恤妻子的不容易,更不會思索妻子的感受,凡事都是以他自己為重。
曾有同事結婚18年,這18年裡,她歷來沒有跟自己的父母吃過年夜飯。每次一過年,丈夫就發話了,她是自己的老婆,就該跟公婆一同吃年夜飯。有那麼幾次,同事不願意了,就跟丈夫哭鬧著要回娘家過春節,但對方壓根就不關心,還一個勁說同事就是矯情、就是作。看丈夫不管不問的,同事也就死心了,覺得做媳婦的就該如此。
2019年了,還有很多地域重男輕女,覺得女兒早晚都是別人家的。說到底,還是由於有太多太多的蘇明哲,他們的思想還停留在過去,覺得自己就是一家之主,老婆就該聽自己的指揮。
在這樣思想的浸泡下,妻子甘願隱形在男人身後,一輩子任勞任怨;
兒子變成了下一個蘇明哲,繼續禍害別人家富養出來的閨女;
女兒變成了男權的蜂擁者,一心就想生個蘇明哲光宗耀祖。



蘇明成式的男人,
婆媳關係的攪屎棍。
在不少女人心裡,蘇明成渾是渾了點,但也算個好丈夫。對老婆,會哄也能慣,只需對方樂意,兩人頓頓吃外賣也行;老婆終身氣,立馬買項鍊、包包去負疚。
看上去,這樣的男人也挺好,似乎嫁過去也不吃虧。
假定這樣想,就太天真了。
在前幾集中,蘇大強剛搬進來的時分,他亂用毛巾。妻子就給蘇明成抱怨,讓他好好給蘇大強說一下。結果蘇明成倒好,張口就把她賣了,反倒讓蘇大強跟她鬧彆扭。
也就是蘇母逝世了,要不然依照蘇明成的情商跟智商,絕對要把家裡鬧得雞飛狗跳。再加上蘇母得理不饒人,又那麼慣著蘇明成,最後受罪的就只有妻子的了。
蘇明成式男人是十足的媽寶男,媽媽就是他最大的靠山。
這樣的男人,哪怕媽媽再明理,受氣的還是老婆。
原本夫妻關係、婆媳關係就不益處理,再加上一個像蘇明成一樣的攪屎棍,日子就別想過了。
小編的表姐跟婆婆的關係特別僵,最大的緣由就是丈夫是個媽寶男。
每一次,表姐給丈夫說個什麼,他立馬就傳給了他媽媽。
有一次,表姐隨口說了一句,暑假想去歐洲玩。結果,第二天一大早娘家人就打來電話,質問表姐,為什麼錢不省著花,還想著跑去歐洲,怎樣心這麼野。
就這樣,本來一句話,就能上升到兩個家庭之間的矛盾。
每次表姐一問丈夫,他還特別無辜地說,他只是說了句實話而已,又沒有瞎編亂造。
婆媳關係是中國度庭最頭疼的問題。
媳婦是好媳婦、婆婆也不是惡婆婆,但兩個人就是處不到一同去。
這其中的緣由,多半是在她們中間,隔著一個蘇明成式的攪屎棍。
不在婆媳中間當粘合劑,反而兩頭傳話,製造矛盾。嫁給這樣的男人,想不糟心都不行。


嫁人就像是第二次投胎,投得好不好,就看一個女人變成了什麼容貌。
  • 嫁給蘇大強的女人,臉上寫滿了戾氣,眼裡充溢了鄙夷;
  • 嫁給蘇明哲的女人,累到連軸轉,家裡家外都一團糟;
  • 嫁給蘇明成的女人,有苦說不出來,得不時替丈夫善後。

不論多麼高知、明理、賢惠的女人,只需是嫁錯了人,糟心事一樣都不少。
在中國,遇見蘇家三男人的機率很高,那女性該如何擺脫他們對本人的影響呢?


我認為以下三點,特別重要。
1. 嫁人前,請看看他們家有沒有蘇家三男人
假定你還沒有嫁人,那我就勸你,在找男人的時分一定要多看看他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的容貌,就曾經預示著你們婚姻將來的容貌了。
由於,人們對婚姻、家庭的認知都來自於原生家庭,父母是最好的模擬對象。
在某種水準來說蘇明成跟蘇大強一樣,都屬於那種窩窩囊囊的男人,看待老婆的態度都是聽你的、都聽你的,但是真得出岔子了,就會把鍋甩給老婆。
只不過蘇大強是進階版的蘇明成,但他們的實質還是一樣的。
蘇明哲在婚姻中的態度,也跟蘇母差不多,都是不時拿錢補貼自己的家裡人,基本不過問另一半的想法,也不思索孩子們的感受。

2. 當肯定是蘇家三男人,那就趕緊撤離

劇中的蘇家三男人,只用了幾集就完好洗白了,但是理想中的蘇家三男人呢?
他們不但洗不白,反而會生出更多「蘇家」的後代,禍患更多的女同胞。
假定,你肯定了本人的男朋友就是蘇家三男人中的其中之一,那我勸你在還沒有結婚前,能撤離就撤離吧!
別以為他們能改,很多觀念曾經是根深蒂固的,想改基本改不了。
假定你不離得遠遠的,等到以後他們坐妖,受苦受累的還是你本人。


3. 假如沒法分開,那也別妥協
假定你都上了賊船,那就只能給你說,千萬不要妥協。
對付這樣的男人,你越是妥協,他們越是得隴望蜀,該給他們罪受就千萬別心疼。
  • 脆弱的男人,就多推幾把,讓他吃吃苦、受受罪,以後也不用事事你出頭;
  • 大男子主義的男人,千萬別順著他們,你越順,他們就越找到了存在感;
  • 媽寶男,這個有毒,真是沒法治了,除他們願意為你改變一切,以及決心脫離原生家庭!

最後,我就是想說。
蘇明玉靠自己的鬥爭,可以緩解原生家庭的影響;但是你嫁進了蘇家式的原生家庭,鬥爭一輩子也擺脫不了。
所以,別被愛情沖昏了頭,帶眼識人吧。


原文網址:
《都挺好》90%中國女人,還在被蘇家三渣男禍害著



後記:

小弟的太座是一個既像明玉堅強、非常在乎、最重視親情的,又像吳非的明事理、有擔當的女人。

但當遇上一個巨嬰老公,生活在一個喪偶式的家庭裡,既獨自地養育著孩子,又耗著精神帶著巨嬰般的丈夫,其生活會變成怎樣呢?


其實在過往的日子裡,小弟

確是一個蘇明哲式的男人,自私自大,經常忽略了自己太太和孩子的需要;

既是一個蘇明成式的媽寶男,雖然沒有啃老,但小弟過往經常什麼都是阿媽說阿媽說,又經常沒腦地把老婆出賣,老婆說過什麼就直接向自己母親轉述,沒經腦地什麼都向自己阿媽說,又什麼都聽阿媽的;

而有時面對大事情時,更像蘇大強式的窩囊,如遇到關於家人溝通、婆媳關係等問題時,都只會逃避,溜給太座處理,一手把原本很柔弱的女孩,變成了「女漢子」、變成了萬能媽媽、更是一個明明丈夫在身邊但卻沒有丈夫保護的婦孺一樣,被家裡的人所欺負著;

  • 在重男輕女家庭長大的環境下,太太心靈一直活得很傷心痛苦,但仍一直保持著活潑開朗。
  • 在直男癌老公(小弟)出賣下的情況下,太太心裡一直受到不少的委屈,但仍一直堅強和平靜地面對。
  • 但當生育後,獨自在喪偶式育兒的家庭裡,自己帶孩子還算容易,但還要帶著一個巨嬰般的老公(小弟),可謂窮盡畢生精力,也不可能活得輕鬆。

也終於知道,「為什麼我這麼愛她,(表面上)對她這麼好」,卻慢慢變成了最傷她心、令她失望和最感心淡的人。。。



回想過往,我的確一直沒有好好保護過太太,在家庭關係處理方面也沒有讓她放鬆過,在育兒問題上,我更一直無幫輕過她,她一直一個人在苦撐著,心裡受了太多說不出的苦和委屈。直到我開始能意識到時,開始懂得用第三者角度跳出來看看自己,我對這過往的自己也很無語。。。直到意識到的那一刻,覺得自己什麼也不是,只剩四個字,「不知所謂。。。」

還說什麼理財、富人思想、什麼正面人生的。。。



但,轉換個思想,我對自己說,慶幸的是,我是很愛我老婆的,我有知錯能改的特質,改變是我的長處,努力和進步也慢慢變成我的利刃,決心把一切都把回來!


雖然,在我能懂得自我檢視前,我的確未能自知自己的缺點,也沒有一點自覺那地方其實是自己出了問題,但慶幸有太太的一直引導我、鼓勵我、對我的不離不棄,甚至常說若離開我怕我獨自活不下來等,但其實她內心是一直地等待著我的自我成長和醒覺;對我絕望的同時也盼著一絲寄望。

因此,當我醒覺後,在終於知道自身的問題和懂自我反省、自覺自身的缺憾以及問題是來自於自己時的那一刻,老實說,我真的對過往的事感到無比的後悔和內疚,在這裡我希望說一句:


「老婆對不起,以前令你受的委屈太多了,在兩家人的欺負下,我不但沒有好好保護你,由你希望到私家生小朋友,因兩邊家人說了兩句,加上你的病情我就帶你到最害怕的公立醫院生!因為你母親說不需請陪月,她來包辦,我就真的沒請,結果最後卻只有你受罪!因為每一次的抱怨我都沒有細心去傾聽你的心情和內心的痛苦,還對你發脾氣說我也壓力大!而且,還為了自己的私欲希望早點財務自由而忽略了你的感受。

老婆真的對不起,我忽略了你的感受,受委屈了。

在此我向你保證,往後我會用更堅定的決心去改變自己、改造自己。因為我知道內疚和後悔是沒有用的,能做的就是去改變自己和更愛你和妃妃。」


在反省過程中,我知道,像上一篇說的一樣,每人都有必要去自我反省,因此我先要自知自身的最大問題。


例如,老實說,小弟就如有些男人,在外人面前表現得和藹可親、溫文爾雅,而在家人特別是在老婆面前卻很容易發脾氣。


在外工作不順或者受氣的時候,總是把這些壞情緒轉嫁給家人,使家人的身心受到傷害。


以前的我甚至認為家人就應該接納自己所有的負面情緒,讓自己發泄,如果家人稍有微言,我就會覺得家人不理解自己。



這可能近日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在一個喪偶式的家庭長大,從小到大,一直缺乏了父愛而不自知;在一個喪偶式的家庭裡,自己一直都只被母親一個人湊大,因此特別像母親,尤其是情緒和脾氣,一直以來母親鬧情緒時,都是作為家裡長子的我一個人去安慰著;然而心目中父母的關係,因為錢銀問題經常發生衝突卻是我感受最深刻的;小時候更有一次母親以自殺方式去控訴父親賭錢輸了還欠下六位數字的賭債時,也只有我一個獨自去安慰著並承諾好好讀書考上大學請她不這樣。而小時候,父親因為工作的關係,很少參與在我的成長中,因此我對父親比較疏離,但我心底裡一直還是尊敬父親的,因為他的確很辛苦工作養家;而父親經常工作到很晚才回家,甚至有時要一兩星期才回家一次,小時候機乎沒看過爸爸媽媽恩愛的一面...等。

發覺,原來我一直從未建立過一個丈夫和父親應該有的責任及正確榜樣的世界觀,或只建立了一個丈夫就是要養家和努力工作,對辛苦工作沒有怨言;而妻子就是持家,照顧好孩子。


因此,我一直以為,我已經比我的父親更要出色,還能像母親把家持好,更把財務管理好,懂得儲蓄理財,真的好得不能再好。

但當我懂反省和看到自己的不足時,才驚覺原來自己只是個只顧賺錢和過份地追求財務自由的人,而不懂得如何去愛妻子和分擔家庭責任的人,更不知怎樣去做一個好丈夫和一個爸爸應有的角色。

而遇到一些不懂得處理的家庭矛盾、家人關係的問題時,只會表現窩囊,不想理會,把這個「鍋」直接甩給老婆,

有時更會缺乏做丈夫應有的男子氣概,沒有好好保護好妻子和女兒,讓其身心都受累。


雖然,我沒有說過一句:“我賺錢養家不容易,你不就是帶孩子、做家務嗎,能有多苦?”

但在只有一個人工作的我,確實有時在妻子在想討論一下追求孩子的教育條件和生活質素時,我會或多或少有種認為對方不太理解我的壓力和追求財務自由的理想。


但當我開始懂得放輕一點、或放下財務自由後,才發現, 每一次太太都只是想討論一下、只想呻一下、想我知道或了解她的內心想法一下而已,並沒有不知道我的壓力和對理想的追求。

現在才知道,她只想知道我其實是重視她們,願意去關心她們的需要,不再忽略她們。因此,每當討論過後我同意把待熊基金的錢一點放出來改善生活或孩子的教育時,她又會說:「好像不好,我們再看定一點吧」,或「老婆有私己老婆來出吧,錢還是留下來投資吧」,反而再討論在其他不必要的洗費先省一點。。。原來她真的很容易滿足,同時也令我更心疼她,一直願意把往後財自的被動收入都是給她花的我,我開始反思,那不如在現在她最需要的時候為她實現她最想的願望,為她實現她的理想,不是來得更能快實現和容易滿足她嗎?


我又反思,常說心靈富足最重要,但其實,一直能做到心靈富足的人是太太,而心靈最不滿足的其實是我。為了日後能更快進入半財自的軌道,為了快點進入直路,我的確變得不平靜,尤其只知道想帶她離開傷痛地的我,卻忽略了最能撫平她內心傷痛的人其實是我。因此,這數過月來,我又向著進步,向著改變進發,開始重新學習做一個愛妻子的好丈夫,接著同時學習如何去做一個爸爸的角色。



因此,我從網上學習後並改良而成的心訣,我要把這些心訣,刻在我每一個細胞裡,並希望往後把以下的每點一一實現,並好好運用:


1 永遠把家庭放在第一位。

若能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不僅能享愛和家人共處的快樂時光,這也會成為將來的美好回憶,而這些回憶將如同透明膠水一樣,把一家三口粘在一起。

而每一個家庭都可能會遇到考驗和挑戰,今天若自己選擇了家庭作為第一位,既能幫助自己的家庭享受當下,又能讓家庭變得更強大以迎接未來不期而遇的風浪。



2 最好的家教,是爸爸愛媽媽。

成為一個好爸爸前,先學會成為一個好丈夫,打造幸福婚姻,才是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父母是鏡子,也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只有先學會去全心全意地愛你的另一半,才能更好地愛你們的愛情結晶。

一個彼此交托、彼此委身的婚姻,是幸福家庭的關鍵。這就是為什麽愛你的妻子是你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在一個充滿幸福的雙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成年後自己擁有幸福家庭、上大學、工作穩定、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的可能性至少要比不幸福的高出兩倍。相反,他們不幸的同齡人使用毒品、未婚生子、綴學、犯罪、保不住工作、患嚴重的心理疾病、暴力死亡的可能性也高出兩倍。

而我敢保證,你我都不想讓我們的孩子經歷這些!



3 真實的道德和謙卑,會傳遞給孩子。

為自己和家人樹立崇高的道德標准,並慢慢地把這些標準傳給孩子,是你作為父親能給孩子最重要的遺產。

很多人對他們離世的時候,把留給孩子們的物質財富想得很長遠、很複雜。但事實上,在美國,有一個很大的世界級的資產規劃產業,他們的唯一職能就是幫助父母做物質上的遺產規劃。

但是身為父親,一套強有力的倫理規範和經過時間考驗的價值觀,才是要傳給孩子們最重要的東西,也是給孩子最重要的遺產。即使我們早已不在人間,一套實實在在的道德和價值觀,可以幫助孩子們日後成長時懂得享受天倫、處理憂患。

道德、倫理是我們做人的核心,對我們的孩子也一樣,如果我們希望他們活出勇氣、品格和自己的人生,我們必須自己先以身作則,樹立優良的價值觀和榜樣。



4 學習理解和欣賞。

發自內心的愛、白頭到老、矢志不渝、共渡難關的愛,都是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渴望著的。而我們更知道蜜月和浪漫的愛,有如花火會隨著時間慢慢消退。但如果能不懈努力,把這浪漫和溫暖延續,彼此理解而尊重和懂得欣賞而敬重對方,彼此互相依賴而親密的愛,才是來得最令人安心和快樂。

因此我們需要學習「理解」和「欣賞」這兩種技巧,才能好好表現去愛你家庭裡的每一位成員。



5 做妻子和孩子的服務型領導人。

能有效地為妻兒服務,我們自己也因此會變得更堅強和善良,而引導妻兒,需要有良好的心態和強大的力量,平靜而主動地去為家庭服務,除了能引導一家人一起走向更親密無間,也同時能磨練自己的心身和能力。



6 溝通是為了聆聽對方的心。

做個好爸爸,你還需要一顆願意傾聽的心、心領神會的技巧、跟妻子和孩子建立深層感情的能力。

毋庸諱言,男人們大都不是世界上最好的聽眾,我們大多是行動型而非感受型的人。這並沒什麼不好,但是,作為一個家庭,是以家庭關系為核心的。如果我們要跟家人建立一生的關系,我們必須能夠真正聽懂和理解我們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這是讓很多爸爸感到棘手的地方。我從太多父親口中聽到這樣的話:「他們需要的我都給他們了,經濟上我讓他們很富裕,我哪兒錯了。」

在我們小時候,作為子女的我們,最需要的,其實是父母的關心和了解。

因此,做父母的我們必需要學懂做一件事,就是關愛自己的孩子。



7 建立強大的信念,保持正能量滿滿。

即使沒有宗教信仰也好,擁有強大的正面信念,保持正能量滿滿,在生活上無論遇到多少挫折,也能渡過難關。當你學習或擁有了一個良好的概念時,你必須把它做到,並且貫徹始終,這不但能為自己帶來改變,也能把自己帶向更好的方向而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強,更可以成為子女的學習榜樣。

但最重要有用的一點是,在遇到挫折時,保持強大的正面信念和滿滿的正能量,是為你和家人渡過難關的最好工具。

我就是以我身邊的止凡兄、標竿兄,以及自由一千萬禪師,作為我的強大信念:

「世間最容易的事是堅持,最難的事也是堅持。要記住,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吃別人吃不了的苦,忍別人受不了的氣,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才會享受的比別人更多。」

「當你感到悲哀痛苦時,最好是去學些什麼東西。學習會使你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站在巨人的肩上是為了超過巨人。」

「別把希望放在別人手中來,命運不能任由別人驅使。」

「每個人都很有自己的一套處世哲學,沒有對與錯,只有高雅和低俗。」

「大多數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但卻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世界不會為我改變,因此不要讓自己等待!」

「不要要求別人為你改變,因為你沒有資格要求別人,你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

「逆境來時勇敢地嘗試改變它,你可能創造歷史;不敢改變,你就可能成為歷史。」

「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之所以改變自己,是因為改變自己遠比改變別人來的快!」

「但請不要為別人委屈自己而改變自己。因為你是唯一的你,珍貴的你,驕傲的你,美麗的你。因此一定要好好愛自己,愛身邊人。」

「這世界,想的人太多,做到的人太少。只有那種立刻行動改變自己的人,才會取得成功。“拖”,除了把年齡拖大,痛苦加長,沒什麼好處。」

「改變自己是自救,影響別人是救人。」

我要學習開始對太太說:「你不需要改變自己,讓我來習慣你就好。」



8 與其他好爸爸為伍

靠自己做個成功的爸爸是很艱難,但我們本質上就是喜愛社交。也許我們不如我們的妻子有那麼大的社交胃口,但需要還在。如果我們跟那些追女人的男人們或者根本就不在乎家庭的人在一起,我們也會變得跟他們一樣。我們不用自欺欺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大多數人都這樣。 相反,如果我們有意識地尋求有品格、承諾和能力並深愛家庭的朋友,我們也會受到好的影響。



9 保持樂觀、永不退縮的人生態度。

這是每一個好爸爸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使用的。利用其他9件工具,我們可能會把爸爸之道做得很好,但如果我們不操練這一件,所有的努力可能都將前功盡廢。

在哈佛商學院裡,有一份關於成功和不太成功的同齡總裁的深入研究,該研究顯示,跨產業、跨文化的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最基本的區別只有一個,就是經得起挫折,永遠保持樂觀,永不放棄,從失敗中學習。

而其每一個研究對象,既便是那些全球有多的數十個高級總裁——都曾經曆過痛苦的,有可能中斷前途的職業和個人方面的倒退:失敗的項目、災難性的結果、錯過的晉升,甚至公開的降級。每個總裁都經曆過重大職場失利。但是,成功的是有意戰鬥到底,從失敗中學習,而不放棄的那些人。

同樣,我們做爸爸的也要學習經受住任何家庭都無法避免的大小挫折。



10 全身心地投入家庭。

在情感上、身體上、思想上以及靈魂上投入你的家庭而不只是給予經濟上的支持,這是極其重要的。

請注意 「經濟上」被列在最後,那是因為我們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很多年)過於強調它的重要性。

事實上,至少對我來說,做一個好的財政供應者使我的很多對家庭完全不利的行為合理化,例如:工作太晚,經常不在家,搬家太頻繁,對工作過於投入。。。等等等。

是的,我們必須在物質上供應我們的家庭,有時更和我們配偶一起上班。但是,在情感上、身體上、思想上和靈魂上支持他們同樣重要。如果你工作太累,無法提供其他的東西,你可能需要做點兒調整。



以上,是我改變自己和做一個好丈夫好爸爸的心法。相信,我自己也會經常來回看,練習和重溫。



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轉貼]愛情的親密法則~~愛情銀行,智慧存款


前言:
以前太太常向我說的一個故事,今天我才開始慢慢明白:
以前在一個很窮很窮的村莊,人們都不能豐衣足食,尤其是橙有一對情侶

◆ 愛情的親密法則


◆ 愛情銀行,智慧存款,千萬別以為這是銀行在經濟蕭條時期提出的什麼金融策略,而是我們在情感智慧裏需要學習的重要一課。 

◆ 每個人的心靈裡都有個情感銀行戶頭。 Willard Harler 稱它為愛情銀行。 Ross Cbell 稱它為情感倉庫。就像銀行戶頭一樣,它會有存款與取款。

◆ 如果你經常在情人戶頭中存款, 戶頭的款項愈多,你們的關係愈穩固。即使偶爾因自私或不夠體貼而支款,你也不至於因此透支。如果戶頭款項很低,每次的衝突將會擴大其嚴重性。信任和欣賞的準備金一旦陷入負債狀態,而我們又不斷透支的話,感情或婚姻會被推入破產邊緣。

◆ 成功的婚姻祕訣是,充滿你情人的情感銀行戶頭,使它的資產遠超負債,你就會享受到豐富的愛心,醉人的親密,滿溢的信任。

◆ 這個情感銀行戶頭的觀念, Patrick Morler 稱它是男女關係中最重要的概念。 懂得在對方情感銀行經常存款,避免支款, 是成功關係的最佳利器。




◆有不少情侶甚至夫妻:夜以繼日,拼命賺錢養家,搞得都快有心臟病、高血壓了,女人卻還抱怨他不懂得她的心。在別人眼中,他是個5A級丈夫,嫁給這種男人的女人應該很幸福:有車、有房,有富足的物質生活。另一方面女人也是心地善良、感情豐富的5A好女。

◆兩個人都是好人,都努力愛家,他們都應該享受一個甜美的婚姻,但為什麼都覺得不被了解,無法交流呢? 仿佛在愛情的銀行裏,他們辛苦付出的一切換來的不是存款,而是提款。對婚姻的付出,並沒有增加婚姻的抗風險能力,反倒讓感情變淡。Why?


◆Why 建立愛情賬戶非常重要 

◆讓現代人感到兩難的是:跟你親近我就受傷,不跟你親近我又孤單。如果我把真正的心聲和感受告訴你,你會離我而去,但是,如果我無法向你傾訴,又會離你而去。

◆然而當兩個人不斷地做些愛情存款,豐富你們的愛情銀行,這些局面是完全可以扭轉的。因為豐富的存款足以幫助你們安定情緒,這樣,你們在解決衝 突的時候,就不太容易情緒衝動,而是更願意為對方而改變、調整,並主動做些有建設性的事情,也就是說用一個存款帶動更多的存款。

◆愛情銀行存款原則:“投其所好”,而不是“給己所要”~~舉個例子來說:你非常口渴的時候,他給你一杯水,這是存款。但是你非常口渴的時候,他給你一個饅頭,因為他自己肚子餓了,以為你也餓了。你想,這是存款還是提款? 從他的角度來看,這是存款,他的動機是好的。但是從你的角度來看,這不是我要的東西,這可能是一個提款。對方可能會覺得冤枉,因為他要對你好,而你竟然沒有收到這份禮物。

◆原因是我們常常用自己的方式去愛對方,給對方的,常常是我們認為對方需要的,而不是對方真正想要的。換句話說,我們都在努力地“給己所要”,而不懂得幸福的秘訣是要“投其所好”。

◆結果,常常是你存了100塊,對方可能只收到1塊錢。我們要怎樣存1塊錢就讓對方收到100塊錢呢?按照對方喜歡的存款方式去存款。我們中國夫妻模式,妻子更擅長提供服務的行動,為男人做這做那,自己辛苦不算,最後也許還落得男人不領情。而對於大部分男人而言,也許他們更喜歡你們共處的高品質時間。

◆我們在銀行存款時,總是會根據實際財政狀況和存款數目的多寡,很有針對性地選擇存款的方式,做到準確又高效。情感存款也應如此根據對方的需要準確合理地選擇雙贏的存款模式。

◆存款:讓對方開心,感覺被欣賞、被肯定,或是做了一些讓對方高興的事。

◆提款:讓對方哭、受挫折、受痛苦,覺得被誤解、被批評、被傷害。

◆存款豐厚:很多小問題可以被原諒。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債臺高築:如果銀行裏已經赤字連篇、債臺高築,任何一點小事,都可以變成大事。 


◆5 種存款方式 

◆1 精心的時刻:花高品質的時間跟對方在一起。 比如一起聊天、看電影、做公益、做飯。

◆2 精心的禮物: 重點是在精心,而不在於花多少錢。下班回來,順路買本他經常看的雜誌或是她喜歡吃的甜點。

◆3 服務的行動: 喜歡為對方做這做那,比如,看到他累了,會很體貼地幫他倒杯茶。

◆4 身體的接觸: 美國一位著名的情感專欄作家曾經針對1萬名美國女性做過一項調查,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女性非常需要而且喜歡親密的擁抱,也就是說非性的擁抱讓女人更加容易感受到愛意。

◆5 肯定的言語: 就是讚美的話。看到對方的好處,就稱讚他。當你感激對方的時候,可以直接告訴他。也可以通過電話、mail、短信等方式表達對他的鼓勵、感激和想念。 語言表達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們中國人表達愛意最弱的一環,因為我們很多時候表達愛習慣用行動。但是,光用行動,對方可能沒有辦法收到。


◆其實,大部分人除了行動之外,都會非常感激語言上愛的表達。在親密關係中,最常見的難題就是我們習慣借著批評改變對方,但努力批評的結果就是對方努力叛逆,你討厭什麼我來什麼。唯有當一個人感受到愛的時候,才會努力超越自己的習性,去做發自內心的有持久性的改變。




◆ 我們該如何做到投其所好或者說如何判斷他喜歡哪種存款方式呢?


◆1.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就是仔細聽聽對方對你最經常的抱怨是什麼。在那個對你抱怨最 多的事上,做1%的努力,這時就相當於存1塊錢,而對方收到100塊錢了。比如,對方總抱怨你是個工作狂人,像個男人婆,你可以偶爾早點下班去接接孩子。 只要你稍微做點調整,他就會有很大的心理滿足。


◆2.存款時機:看到對方有需要的時候去存款。還是用個簡單的例子:當他做錯事情的時候,對方已經覺得很心虛、理虧。而你如果不談這件事,原諒他,這就是一個大存款。所以,當先生投資出了差錯,妻子不要在這個時候說:“你看,一下子賠掉了三部賓士汽車!”她可以說:“我了解你的挫折,每一個人都會有失誤,那沒有關係,錢還是可以賺回來的。”講這句話,就是一個大存款。

◆另外一點要注意的是,當他跟別人起衝突的時候,先不要急著批評他。如果你站在別人的立場,趁機修理他,說:“你看,你就是脾氣不好!”這個是大提款,對婚姻傷害是最大的。但是,你如果聰明,懂得在那個時候站在他這邊,這就是個大存款。你可以先存款,先支援他,再慢慢地講他的不是之處。很多時候,感受到了你的善意和愛之後,對方就比較 容易聽進去你的批評。


◆3.存款尺度:了解對方的心理感覺 。有一對夫妻,雙方說好了,每個人按期寄給自己的家人100塊錢。結果有一次妻子的父親生病 了,妻子跟丈夫講:“這一次,我能不能寄300塊錢回家?”如果丈夫回答說:“上次我媽媽生病,我也沒有多寄錢回家呀。”這句話一講出來,那就已經是提款 了。如果丈夫說:“那我給你299塊錢。”這是存款還是提款呢?從客觀的角度上,已經增加了199塊錢,但是那個心理感覺就是不好,還是一個提款。

◆如果這個丈夫有智慧,就懂得說:“300塊哪夠?我們寄600塊回家!”這時,太太反而可能回答說:“唉呀!不用!不用!200塊錢就夠了。”我們需要先體恤、理解對方的需要,特別是對方心理的感覺。


◆4.存款互動:如何調動男人存款的積極性 ~~由於種種原因,通常女人對情感的修復和建設的願望要高於男性,而情感是互動的,如何讓他也積極參與呢?



◆如果要別人改變,先從自己改變開始。學習為自己的幸福快樂負責,給別人一些空間和不改變的 自由,別人反而容易改變。往往越逼迫對方,對方越抗拒。其實,你要明白這是自我成長,目的不是改變對方,而是更了解自己的需求,更有策略地讓對方滿足你的 需求。


◆比如妻子很愛乾淨,總抱怨丈夫把房間搞得很亂。其實,在丈夫看來我不需要那麼乾淨,我覺得這樣很好。所以,要清楚這到底是誰的需要。妻子要先為自己的需要負責,接著再做些簡單地調整,從容易做的開始。

◆比如可以對他 說:“別的地方混亂無所謂,只要客廳乾淨就好了,保持乾淨一天,就獎勵你一顆星,累積到5顆星時,可以獎勵你一盤CD(如果丈夫喜歡CD的話)。慢慢地你不想乾淨他都想乾淨。發展出新方法,而不是一直堅持舊的。不要讓自己的整個生活領域都停頓,僵在那裏等著對方改變,你才往前走。


◆5.有的時候關繫緊張存不進款時該怎麼辦:善待對方的家人,關繫緊張存不進款時,多做“第三國存款”,比如在伴侶的父母或者家人那裏存款。




◆存款收益體驗:

◆只要自己改變,對方就會改變~~這個存款模式並不是僅僅針對愛情,在其他情感領域一樣適用。比如父母存款的模式就是服務,這也是大部分中國父母愛的語言。他們會關心我們的身體、擔心我們吃不好,所以,每次探親離家時總是讓我們帶很多他們認為好吃的,而在我們看來,行李那麼重真是累贅;最後,弄得雙方都很不愉快~~現在只要明白了這就是他們的存款模式,於是過年回家就故意帶個大箱子,讓他們可勁裝,他們很高興。


◆情感存款,給我這樣一個感覺:面對一大座冰峰,在冰峰的每個地方都有蠟燭,雖然燭光不是很有力,但是只要堅持,它周圍總會有冰塊融化。這與我們的活期小額存款非常類似,看似不起眼,但是不知不覺地累積,就變成意義深遠的鉅額存款,許你一個踏實幸福的未來。


◆情感存款幫你找回遺失的親密感~~男性普遍缺少愛的教育,社會和家庭要求他們的一直都是要拼要成功,所以, 壓力大、忙、累而拒絕愛的學習和存款練習,而且男人不願意面對自己。這個時候,作為女人不妨從容易的地方改變,讓對方發現你的善意。比如,在吃飯的時候,你說:我們做個測試吧,我猜情人節的時候你想收到禮物還是陪伴?等等。其實,大部分夫妻相處時間長了,並不是沒了感情,而是失去了親密感。而存款練習是幫你找 回親密感很好的方式。

◆同時,這又是一個防患于未然的婚姻教育,圍城內外的情侶都可以參與進來,我們要建立這樣一個觀念:並不是出現了不好的徵兆才進行心理培訓與治療,而是像銀行存款一樣,從來都是未雨綢繆,在豐碩時存進,在危機時提出。也就是說,不是過得不好,而是想要讓生活錦上添花。


◆愛的關係和健康的飲食、規律的運動一樣重要~~也許你會覺得“投其所好”很累,甚至是小伎倆,憑什麼我已經很忙很累了還要去關注他的感受、他的心思。其實,這並不是你受了什麼委屈,而是自我成長、情緒自我控制的一個過程。明白他的需要、尊重他的習慣。而他感到被尊重和接受後,反倒主動 改變。我現在明白,並不是說親密的兩個人就應該很隨便,也要很尊重對方才是。婚姻是門很深的功課,需要學習一輩子,任誰都不是天生就會的。我們要不斷地學習,愛的關係和健康的飲食、規律的運動一樣重要。


◆先解決心情 再解決事情~~以前的感覺是這樣的:燈光暗淡的房間,兩人混沌的狀態。總是為一點小事吵架生氣,但又不知道為什麼。而存款的過程是一個重新點亮自我的過程。現在的我不再像以前那樣容易被情緒左右。只有先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緒,才能體會別人。我現在能跳出那個房間,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有一點我是越來越肯定和堅信:她對我很接納,她需要我,我在她心目中很重要。有了這個前提,存款就容易了,兩人情緒也能安靜下來,衝突自然就變少。這本身就是一種存款。而當存款不足時,隨便一句話,就容易引起對方的氣急敗壞。

◆當她抱怨時,我知道她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挑剔~~以前,我肯定會說,你做得都這樣糟糕了,我找不到什麼可以稱讚的地方。但是現在我會先用鼓勵的方式客觀地來談這件 事,然後幫她一起找辦法。做了這個存款的練習後,我不再關注別人不好的地方。當你捕捉到那些曾經忽略掉的美好的時候,你的生活會變得很享受。

◆ 智慧地愛比努力地愛重要~~我們不是要愛得更努力,而是要愛得更有智慧。愛的存款不一定發生在特別的時刻,它應該滲透在生活中的每個細節裏。在我們了解對方愛的語言後投其所好,而不是給己所要,借著每天的存款來提升和鞏固彼此的愛,比起銀行賬戶的數字存款,這同樣是提高人生抗風險的能力。


◆人生錯綜複雜,我們都有可能偶爾失控,傷害了情人、配偶。避免情感銀行戶頭透支的最有效辦法是: 平常多多存款,多說感激欣賞的話,多作體貼關懷的行動~~ 希望你的每個情感銀行都是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