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1日 星期二

小朋友打父母,怎麼辦?

小朋友打父母,怎麼辦?




『最近我小朋友會打人,成日一嬲就會走去打媽媽,現在佢三歲半,就開始動手打人點算好?好擔心佢長此下去會養成壞習慣或在外面會打其他小朋友。』



答:

幸好你小朋友還能反抗,證明他已把情緒即時並完完全全表達出來。


這是好事,因為沒有表達的情緒,不會憑空消失,這些被壓抑的情緒會迂迴,以其他形式呈現出來。


一個人只要情緒能即時釋放,他就會變後沒有攻擊性或防防性。相反情緒不能釋放便會累積,才會變得更有攻擊性和防備性。如他們要麼讓穿上更厚的盔甲,有了更多的防備,要麼增加攻擊性,攻擊他人,也攻擊自己。


一個處處防備的人,無法靠近別人,別人也無法靠近他,他的內在充滿恐懼,以至於無法跟他人有真正的聯結。


而一個充滿攻擊性的人,推開別人的同時,也在遠離自己。


攻擊、防備;防備、攻擊

嚴重的話,內在世界崩塌,所謂的抑鬱症應運而生。


抑鬱症或情緒容易失控,很多時候是負面情緒累積得太多,當再也無法抑制住,但又不知道如何面對的時候,便會深陷其中,最後只能任由這些情緒主導自己。就像裝滿水的瓶子,再裝,就只能往外溢,最後變得無法收拾。



而說回父母或許都有被幼兒時期的孩子打的經歷,而被打的媽媽往往不知道如何應對。


在我看來,在考慮如何應對前,應先區分孩子打人的內在動機到底是什麼。


根據我從書中學習所得,


打人的內在動機有兩種:

一是釋放型,二是試探型。




[釋放型]


大部分幼兒打人的內在動機是釋放情緒,一種可能是因為家庭成員對孩子有打罵行為,或孩子的需求和感受被否定。當孩子被這樣對待時,內在會產生憤怒的能量。我們都知道,能量是不滅的,憤怒的能量通常只有兩個渠道釋放,對外攻擊他人,或對內攻擊自己。

為何會選擇攻擊自己呢?如果恰好周圍的人都很權威、很強悍,孩子就可能不敢對他人釋放憤怒的能量,轉而向內攻擊自己。或者孩子被教導攻擊他人是不好的、不乖的,於是孩子只好攻擊自己。所以,允許孩子表達憤怒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種可能是當幼兒開始有社交活動,在與其他孩子玩耍時,相互間有爭搶、推搡、拍打或語言的攻擊等行為,也會令幼兒內在有委屈或憤怒的能量產生。

不管出於以上哪一種原因,孩子打人的內在動機都是出於釋放,且有可能以兩種方式呈現。


一、情緒爆發的方式

通常發生上面介紹的幾種情況時,會導致孩子情緒高漲,有些孩子會打媽媽或親近的人。這時需要做的是同理和傾聽孩子,讓孩子的情緒溫度降下來。當孩子的情緒恢復平衡時,打人的行為一般就會隨即停止。


二、玩耍的方式

這種方式恰好我經歷過,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做法。我女兒在跟其他孩子玩耍時發生爭搶或打鬧,除了當場哭得稀裡嘩啦,回到家,她還會跟媽媽爭東西,後來發展成打媽媽。

為什麼會是媽媽呢?因為媽媽是最安全的人選。有的人在小朋友眼裡是權威的,而且如果被打的人有情緒會說「不能打父母」,一是她可能會選擇不打這人,或是二是打得更狠。


所以,在小朋友打我們時,我們最好不要使用權威,也不要太過情緒化。


有時候,小朋友真打下來,只要配合她,她其實希望我們回應她,她用這種類似玩遊戲的方式來釋放她的情緒。孩子通過玩耍、話語或肢體的表達釋放情緒。


同時我們也最好把握機會,讓她的內在能量釋放出來,讓她知道她是可以表達憤怒的。通常孩子表達情緒時,大多數都是不被允許的,會被大人評判或貼上各種標籤,「不乖」「不孝」什麼的。如果一直不被允許,孩子就會壓抑情緒。


保護好孩子情緒的流動和自由表達的能力,才能保護他內在的純淨與流暢,不被壓抑的情緒覆蓋,從而讓他們不用去背負日漸沈重的情緒包袱,或漸漸關閉自己的感受。


因此,當小朋友真打下來,我感覺疼痛時,我會摸著被打的部位說「痛痛」。這時候,她一般會湊過來摸摸我。之後她又會重復「打我摸摸」的過程,有時我會以遊戲的心情配合她玩上好幾個回合。

但我不想我們每天一見面就在那兒搶來搶去或打打殺殺的,同時我又不想堵住她的釋放通道,所以,我開始跟她商量:「一見面我們就吵架,這樣沒辦法玩其他的遊戲了。我們能不能一天吵架,一天當好朋友呢?」她說好,於是我們說好,今天當好朋友,明天再吵架。

第二天她來了,我問她:「今天是當好朋友還是吵架?」自從我們有這樣的約定後,大部分時間她都選擇當好朋友,大大減少了與我吵架的戲碼。


相信有家長一定很擔心,孩子要是習慣了打人,會不會出去打別人啊?情緒滿滿的孩子才會在情緒的驅動下打人,沒有情緒的孩子是不會出去打人的。我女兒打我們的那段時間,我發現她就只打媽媽一個人,不打其他人。

所以,這裡有兩點很關鍵,一是以玩遊戲的方式進行,二是我們不要手因為她打我們而有過大反應的情緒,我想這也是她感覺安全感。


如果不管是方式一還是方式二,父母都實在不喜歡孩子打人,那怎麼辦?


一方面要讓孩子表達他的感受,比如引導孩子表達:「寶寶這會兒不開心了,寶寶生氣了。」另外,利用肢體語言,拿開他的手,或站開一點點距離,不要太遠,用肢體語言告訴他,媽媽不喜歡這樣,或者直接用語言表達,媽媽會痛,我不喜歡這樣,甚至用轉移的方法,例如玩別的遊戲,例如掉枕頭、箍臣、或畫憤怒畫、撕爛紙張等,來讓孩子有機會表達這部分,而不是被卡住。

(每當我讓女兒(3-4)在白紙上亂畫來表達她有多憤怒,接著說(情感描述的話):「哦,原來你有這麼憤怒。」,無論她有多憤怒,只要在她畫完數張之後,她自然就慢慢地情緒平復過來,然後我再引導她把紙撕破、撕碎,她就自然會「卡卡卡卡」笑。)




[試探型]


試探型指的是,孩子打人的行為其實是一種試探,比如試探媽媽是否會生氣。一名讀書會成員曾經跟我傾訴,她的孩子沒被打過,跟其他小朋友也沒有爭執,但總是好端端地就打她,而且只打她一個人,不打其他人。


經過幾天與她的互動以及對她的觀察,我留意到,她有個信念,接納孩子的所有行為,哪怕孩子打她了,她也會笑著應對。

通常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感覺不到媽媽的界限,不知道哪些行為是可以的,哪些行為是不可以的,內在會有不安全感和不確定性,才會一再通過打媽媽的方式進行試探,想要知道媽媽的界限在哪裡。

一個人在空曠的懸崖上奔跑,如果事先不被告知哪裡是安全區域,跑起來會很不安,甚至緊張害怕。如果有人竪起圍欄,並告訴他圍欄之內是安全的,可以隨意奔跑,那麼他跑起來會放鬆和開心得多。 一個有界限感的父母,就像給孩子提供圍欄,會讓孩子有安全感。


還記得溫柔但有邊界的愛嗎?

https://ac00100.blogspot.com/2020/12/blog-post.html


如何讓孩子知道界限呢?

其實這位媽媽對孩子無端打自己的行為是不接受的,她需要做的是如實告訴孩子她的感受,非責備且內外一致地表達。

這位媽媽回去後,當孩子再有打她的行為時,她收起笑臉,坦誠地跟孩子表達「你打媽媽時,媽媽會很痛,我真的不喜歡,我會生氣」。

幾周後,我收到她的信息:「原來真是這樣,當我如實地跟孩子表達時,孩子打我的行為就停止了。」

所以,應對孩子打人的行為,不要簡單粗暴地喝止,或勉強自己笑著應對。也不要急著下定義或評判孩子,而要先觀察孩子,瞭解孩子的動機,以溫柔的回應,說我信息(自己的感受)如說我會痛、媽媽會擔心你打人的這個行為、媽媽希望你可以想想用其他方法來代替等,來引導孩子正確釋放情緒。

當我們以這樣的方式支持孩子時,孩子的情緒得以流動,那些攻擊性的能量得以轉化,攻擊行為便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