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6日 星期二

深度閱讀-「聽過你會忘記,看過你會記得,做過你才真正明白」



閱讀書籍/文章的方法
1.閱讀用看是最好的,並且必須思考和理解。
2.聽只能助自己複習,作用幫助自己的記憶。
3.實踐過後才能明白,把學到的變成自己的。

小弟開始閱讀的這兩三年裡,感觸很深,因為感到自己在生命裡找到了人生的意義和個人學習的動力,就是不斷進步,在每一方面都努力學習著。無論是財商、生活上的各方面如人際關係的處理和做人處事,都開始看到自己的不足,看見自己可以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及需要學習的地方之多和需領略的智慧之大,令自己不得不奮起直追,努力閱讀,吸收更多的智慧和趕快實踐以獲得經驗。

而看過三人行兄推薦過的鴻觀的其中一集,第156期-鍛鍊大腦思維肌肉的視頻後,開始覺得自己有點領略到閱讀的要點。
怎樣從閱讀書本及大量文字後,能在這海量的文字裡,抓到當中的精華及最有效的部份,才是閱讀的關鍵。小弟認為,除了需要興趣外,其關鍵,就是「深度閱讀」。

《鴻觀》
金融市場的魅力,在於它充滿了不確定性,卻有規則可循。猶如下棋,棋藝高者能看出五步、七步甚至十幾步,而棋藝低者只能看出兩三步。
高者願大局,謀大勢。不以一子一地為重,需以最終贏棋為目標。
投資不是博奕,需要進行不斷的學習。
提升自己的格局,段練自己的思維方式。
只有辨明事理,才能無往不利。

而要如何擺脫目前傳統的思維模式,從海量的信息中,找到問題的本質,就是要構建一個很好的邏輯體系架構。

真正的深度閱讀,需要「全神貫注,聚精會神」。
這兩個詞是非常準確的,就是你把全身的能量,全部調動起來,聚集在大腦上。你的眼睛其實不是在看書,而是眼睛噴射出一種能量來,射到這紙上,把那些重要的文字給彈出來,然後一把抓住,同時你的腦子裡面,還有一個非常活躍的思維回路,而這思維回路是做什麼呢?它其實在一邊讀,一邊在搭建你看這本書的邏輯架構,它一直在催促你的眼睛,說趕快給我遞材料,快給我遞材料一樣。而你閱讀的重要信息,就好像建築材料的一磚一瓦一样,都要及時的送到這個體系中,讓大腦去構建整本書的架構。而一邊看一邊建構,這兩者是同時進行的,因此它所給人的感覺就是,全神貫注,靜心下來之後,感覺把所有能量都已全部用上,感覺是一個非常燒腦的過程。
而這過程當中,你還必須借助一些工具或手段,例如筆記、軟件、思維導圖,來幫助自己日後用來複習,以幫助自己記憶,記住這大腦一時三刻未能記住的大量重點和內容。
但做到這一點,只是完成閱讀工作的一半。因為另外一半的工作量更大,而且更是重點,就是你所構建的這本書的一個邏輯架構,其實是人家的架構,而你自己的思想體系中,自己的邏輯架構,跟別人的體系並不見得完全協調,因此,第二步的工序是,你得把這個體系,別人體系中的每一片磚每一片瓦,重新拆下,然後試圖用到你的體系中,而這個會涉及到有些東西很好,但是用在你這兒不好用,所以你得不斷的打磨,不斷的去琢磨,這個過程可以說是相當消耗精力,但當你真的能發現一個很精美的,人家的一個瓷磚很好看,它的一個概念非常的好,然後經過不斷打磨之後,使其剛剛能夠用得上、用到你的體系中,你會欣喜萬分;但同時有很多東西雖然很好,而你卻用不上,跟你的體系不匹配,你不得不放棄,你就會覺得非常的沮喪。這種心情貫穿閱讀的全部過程,才是真正深度閱讀所涉及的兩道工序。

深度閱讀的兩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是把別人的書中的知識體系、邏輯體系的架構給拎出來。
第二道工序是把它的體系全部拆解成碎片,重新裝到你的體系中來。
如果沒有了第二道工序,就等於白讀了這本書,因為東西還是人家的,你自己什麼也沒有獲得和吸收。

在一篇比較短的,只有一萬幾千字的文章中,在你建立一定的知識基礎後,你其實可以同時並用兩道工序,一邊把文字讀取到在這個只有短暫記憶的大腦下,一邊拆解和建構到你的體系中並刻記在腦海裡,這個其實不難做到的,只是耗神罷了。
但當你遇上更加深入的討論和分析時,如果想只靠大腦同時完成這兩道工序,你就必須有著已閱讀吸收大量有關的基礎知識,才能夠有更深刻和更透澈的理解這進一步的東西。
就如這篇文章一開頭導閱讀的方法,「聽只能助自己複習,作用幫助自己的記憶」,你有用iPhone朗讀的經驗嗎?小弟覺得這方法雖好,能在走路或不能看書時,可以有效運用時間助自己聽取吸收及增強記憶,如小弟多數是用來聽已看過的文章。但當碰上你不熟識的領域或需要細心思考的文章時,聽的功效則起不了作用,因為你聽過後,當時可能你會明白,但過後很快你便會忘記,甚至靠聽根本不能夠令你理解。
因此,遇到這情況,你必須用看的,並細心閱讀,才能有時間讓你有思考和理解的空間。例如你看過這文章後,日後只要看其他文章時,就會想起閱讀方法;看到閱讀這詞,就會想起「深度閱讀」;看見深度閱讀,就會即時腦海裡出現以上一大堆理論概念或是你應為重要的概念行為,為你更容易理解進一步的東西。而這也是小弟終於明白止凡兄常說的同一本書,同一篇文章,在不同時間看,會有不同感覺,大概是這原因,因為我們經過閱讀或一些經歷,會不斷成長,閱歷也同時不斷增加著。在第一次看不明白時,不用怕,只要慢慢越看越多,看多幾次,在某一次回看時,可能就會突然明白。

當然,若果在一本過萬字的書本中,或其涉及的概念是比較新的或自己第一次接觸的,小弟也會用上筆記、軟件或導圖助自己理解和複習,並用作以經常重溫。
因此,閱讀,其實是一個思考訓練的一個過程,能閱懂的東西越多,你的思考能力則越強。可能一個小小的天氣變化,或一些人的行為習慣,已足夠令你的思維有足夠的思考和獨立分析,助你判斷投資的決策。

小弟內心有兩位強大的學習對象,一位是止凡兄,另一位是標竿兄,他們兩位除了是真實的,還有是接觸過和比較有親切感,像一位筆友和朋友一樣,比起一些名著作的作者所能給予的力量更強大,因為感覺他們就在我身邊。
而記得標竿兄的筆記裡有一句說話,「聽過你會忘記,看過你會記得,做過你才真正明白」,這概念很好,也開始變成我自己的概念開始運用,也是我寫這篇文章希望帶出的一個重要概念。

最後,小弟近日有點感觸,認為堅持和永不放棄,真的對人生非常重要,也同時發現人生不如意的事經常發生,但堅持和永不放棄是人生的轉捩點,也開始認識到這力量的真正威力和每一個努力所得的累疊效果,在某一刻才會成事。

後記:
近日生活上看到外母一家人又遇上麻煩,太太和我又再次勞心勞力去幫。錢銀上,我們能幫忙的很少,最多也是替其借貸四、五十萬元(順便控制其財政大權)及給予了五萬元的應急。但我意識到自己能給予的,是我這一兩年所學習到的做人處事能力,能慢慢把這頭家和人們管理和帶領起來。過程其實極不簡單,也不順利,但我沒有放棄,而最後大家慢慢聽我說和跟我的想法去做。令我自己很感觸,也覺得自己開始成長起來。這是我意想不到的感覺,我會更努力去學習和嘗試的。
在生活中即使充滿壓力艱苦,無論這是件事多麼困難,中間經歷了多少波折,但只要自己心中,從沒有想到過放棄兩字,這過程後自身能力各方面的提升,必定會是令自己滿意的成果。雖然這話說起來容易,可是做起來卻一點也不容易。因為每一次的難題,每一次的難關,在事後,你會看到正確的選擇和做法。但在當期時,你只能看到太多的不確定性。因此,最重要的,其實是要從每一次的不確定性去思考,自己做分析,去選擇,去做決定,並實踐自己所學到好用和有用的東西,無論是失敗與否,得到的寶貴經驗,會刻在你腦海裡,並且會在你日後發揮更大效益。這強大的意志,是從「巴菲特99%的財富,是由他50歲以後才賺到」一句的領悟所給予的力量與支持。因為我現在做的,不是只為我現況才做的,我的所做所學,是為我每一個明天和長遠的將來能擔起更大的責任或所需要的經驗而努力學習和嘗試著。無論是財商或是做人,我必須強大和善良,學會給予和放下。學會給予,其實是學習心靈富足的一種;學會放下,是學習人生大智慧型的一種。不要窮得只剩下錢,不要迷失在錢的世界,不要老來無比空虛。學習進步和給予幫助,這種心靈滿足是錢也買不到的東西。
希望我能繼續保持正面,分享更多正面的文章。把過去的傷害變成諒解和強大的力量。

而令我覺得幸運的是,讓我認識了這裡的人、這裡的Blog友、以及在70後兄群裡近距離接觸和學習各師兄的智慧,讓我能學習各位的長處,有著這各位的影子而成長著。

2019年1月30日 星期三

認真思考一下,財務計劃最需要的是什麼?


在上一篇《3年100萬滾多100萬的方法》一文裡,小弟分享了自己的計劃和想法,令大家看到看似不易達成的目標,其實又不是太難實行,而決定點是在財商。然而,在留言中,小弟看到一位很像自己經常發問和會認真思考的留言者。


好網友風輕雲淡兄的留言:
恕直言... AC兄這篇好像沒讓人看見複利的威力, 倒是看到主動收入和儲蓄的威力
三年版本中, 新增資金多是自儲蓄而來, 利息收入不足四份之一, 應該同好多人對 "滾多100萬" 的印象唔同
四年版本呢, 也有一半是來自儲蓄, 而且需要有10%的投資回報, 即係是要承受垃圾債級別的風險才做得到, 怕唔怕一鋪清袋先?
比較意外的是, 原來要儲一百萬, 只需每月儲起二萬, 堅持儲四年便有了? 其實係咪想講發達無捷徑, 惟有靠儲蓄和穩建投資呢?

回覆:
謝謝雲淡兄的留言和發問,小弟這篇最初只想帶出累積資產的重要,以及複利息是如何幫助自己實踐財務計劃的,因為自己比較喜歡用實例分享,而分享的同時也渴望尋求別人的意見。文章重點是,希望令人意外地覺得,當有了一百萬後,再有另一個一百萬其實並不難的目的。
雲淡兄有這樣的觀察很不錯,小弟現階段的確還是以收入儲蓄為主,因為本金只有一百萬元,儲蓄則有兩萬元,因此儲蓄相對不多本金的情況下,儲蓄的效果尚算明顯。但相信隨著資產越來越大,所產生的現金流也越來越多的時候,儲蓄慢慢就會失去效用。
而對於5厘回報的投資項目,可能大家都還能掌握和有所概念。而對於8厘、10厘的投資項目,或怎樣產生高於10厘投資回報的做法,卻沒有太多概念,並且會認為是高風險的投資。這原因可能是:
  1. 欠缺財商,一般人都把回報和風險掛勾了,一直認為低回報就是低風險,高回報就是高風險的,卻沒有好好理解什麼才是風險,怎樣才能管理它。
  2. 欠缺財商和眼界,其實世界有很多投資項目其回報很不錯,而且又穩定,如高息股、REITs直債債券,在私人銀行或Interactive Broker以低息的孖展利率,借平錢,如借7成買入只有四五厘的直債債券也能產生十多厘的回報和利息等,是沒有富人眼睛的我們所看不見的東西,但富人卻能輕易獲得。
  3. 欠缺財商和一點的勇氣或冒險精神,使用樓宇按揭、槓桿、駕馭借貸等。

以上,都是一些衝擊著小弟思維的文字,在這裡,我自己的心態是慢慢來,先拿個概念,然後慢慢學習和實踐。

然而,我們身邊大多數人只懂抱怨著,如那有一百萬呀、那有每月兩萬元的儲蓄等。。。
所以問題在於心境和財務知識,希望能引起大家思考。

後記:
而看完雲淡兄的疑問,也才明白到70後兄所說的一本書的內容是什麼回事,因為在這個例子中,的確可以牽涉到很多財務知識和不同的財商課題:
如基本的儲蓄理財概念及大家都明白的投資複利威力、累積資產和正現金流的概念、不同回報率的策略,及鍾Sir、止凡、標竿等等的老師們常說的選股能力,如何選取優質股,到最後其實還是不斷學習和實踐所取得的投資經驗和能力,即還是財商。
雖然,有時投資未如理想,即使失敗,但你認真學習和實踐過後,是你畢身的經歷和寶貴課堂。
而緊記,巴菲特9成以上的財富是他50歲的生日後才累積的,因此你看到什麼,就是要增加財商,使自己在退休前擁有能控制巨大財富的能力。

小弟分享一下個人的學習經歷和心得,按步驟簡略地說明:
  1. 儲蓄、記帳、學理財是第一步。
  2. 要有累積資產的概念是第二步,明白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資產和負債的分別。
  3. 複利-即使只有短短四年,100萬加上不斷的資金投入,其複利其實能為你帶來50萬的回報,即減輕你一半所需的儲蓄力度,因此你只需要儲蓄50萬,就能有100萬的成果,這是複利的短期版威力,但其實已相當驚人。
  4. 而接著就是選股的能力和財商,即無時無刻都要增加自己的財商,和學習並提高自己的能力圈,從而再到自己喜歡的範籌進行深入研究,如股票、樓宇或債券,小弟則是較喜歡對股票企業的年報數字作了解,以增加自己購買股票時的了解程度和選股能力。
  5. 接著,是止凡兄一篇《不同回報率的策略》,在能力和財商慢慢開始提升後,為何要選擇低風險的低回報投資項目?有財商和資本,可以投資高門檻高回報但投資風險卻低得很的東西。因為,風險並不是在於股票本身,而是在於投資者對該投資的了解程度和財商的高低。財商越高、越懂該投資項時,所作出的投資決定和操作,相對其所涉及的風險其實有限。
  6. 另外,相對資產的膨脹,也同時應該注重持續現金流的重要性,把正現金流再作投資,乘以時間,才是真正的複利,然後才能進入富人的正循環。
  7. 之後,就是止凡兄另一篇的《投資回報重要因素分析》,回報率的重要性和什麼才是影響回報率的最大因素,就是財商。在第1.、2.點當中,儲蓄相對投資較為重要,因為在你保持高成數的儲蓄率時,年輕人工作的薪金會隨著年資而提升,使儲蓄對投資的影響沒有減少過,反而因本金不多而使儲蓄的影響更大,這是儲蓄的威力,也是富人的基礎。因此這會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直至你儲蓄達到一定的資產時,即艾爾文先生富朋友理財筆記中的一篇《財務自由曲線》文章的突破點,並且當你的主動收入和儲蓄,都不能再多過被動收入時,這時就是著重你投資功力和回報率的時候了。
  8. 而你的投資功力和財商,則不會一下子就建成的,就如萬丈高樓從地起,但也需要從根基開始,並經過大量的學習和磨練才能有成果,根基打入越深越穩,才能起出帝國大廈,否則,根基不穩就可能起出比薩斜塔。

記得,這裡的投資前輩和Blog友們,的確曾對我說,致富的確實沒有捷徑,一開始所靠的是儲蓄和穩健投資,一步步累積資產和投資經驗,到你擁有不多但一定的財富後,如有足夠的財商懂得利用槓桿,把你的財富和現金流擴大,其所能產生的效果可以很明顯;而財商越高,則讓你的整體投資操作風險降到越低。

最後,財富會因為缺乏財商而被偷偷溜走,但財富卻會跟隨擁有財商而漸漸增加。而財務計劃,有時就像做生意致富一樣,為做好一盤生意而致富,為學習財務知識而自然變得富足快樂。

2019年1月21日 星期一

3年100萬滾多100萬的方法


2018年9月17日,在皮老闆(70後兄)的一個WhatsApp群中,被一位網友問道:「AC兄係blog中話用3年100萬滾多100萬請問用咩方法呢」

其實網友的實力非常強勁,而問的其實是3年把本金翻倍的方法,可惜的是網友誤會了我的計劃,其實小弟3年從100萬到200萬的計劃是有不斷投入新資金的,這包括了薪金和派息。

因此,回答網友的提問:「
其實小弟的方法很愚笨
就是儲蓄,之後加上在這Blog界裡學到的複利息,
其實我現在都未儲到100萬的股票資產,
還差40萬,但這40萬的現金在等機會。
但計劃是有了100萬之後的三年裡,怎樣有第二個100萬:(只是簡單的數學複利)。

本金100萬,每月儲2萬,
每年加人工儲多1千元。
100萬投資有5厘派息回報的股票。
年數
本金
薪金儲蓄(新儲)
派息(利)
本+新儲+利
1
100萬
24萬
5萬
129萬
2
129萬
25.2萬
6.45萬
160.65萬
3
160.65萬
26.4萬
8.03萬
195.08萬
本+新儲+利息
1. 100+24+5=129萬
2. 129+25.2+6.45=160.65萬
3. 160.65+26.4+8.03=195.08萬
三年就有近200萬的資產儲蓄
只要資產不斷升值,或跌時買入多些,或買入時機的派息高一點點。這其實不難做到,需要的財商也不高。

第二個想法:
儲蓄能力不算強,每月儲一萬
每年加人工儲多5百元,如果兩公婆都有收入,加上慳一點應該不難做到吧。
本金同樣100萬,投資回報有10厘的資產股票。
年數
本金
薪金儲蓄(新儲)
派息(利)
本+新儲+利
1
100萬
12萬
10萬
122萬
2
122萬
12.6萬
12.2萬
146.8萬
3
146.8萬
13.2萬
14.68萬
174.68萬
4
174.68萬
13.8
17.46萬
205.94萬
本+新儲+利息
1. 100+12+10=122萬
2. 122+12.6+12.2=146.8萬
3. 146.8+13.2+14.68=174.68萬
4. 174.68+13.8+17.46=205.94萬
這樣每月儲少1萬,但財商高了點懂得投資10%回報的項目,只需多一年,四年就可以比三年儲多一倍錢的努力成果更多一點。

可能財商高一點,就是買入(很懂得隱藏股價升幅的)十送一紅股的中華煤氣(10%的回報),兼有2-3厘現金派息,而且未計每年(隨著盈利收入而成長)慢慢的升幅,都可以有機會做到以上的效果。小弟也是定個計劃,自己也在試試罷🙇🙇(在這裡眾多高手面前,實在獻醜了)。」


後記:
100萬3年翻一倍,以72法則計算,即使是複利回報,也需要每年都做到25%的回報率。而且相信以低買高賣的操作來創造這回報其實是不可能持續的,也很難每年都有這樣幸運的機會給自己高買低賣的操作。

因此覺得重要的,還是有不斷的新資金再投入,不斷地去購買並累積資產才是最重要,尤其是一開始只有數十萬或只有一百萬元的資金時,有不斷的資金投入,比回報率相對累積資產和成長的影響,算是微不足道。而且只要在投資過程中不斷學習和吸收經驗,個人能創造的回報率自然慢慢因財務知識越來越好而提高,創做的投資回報也會越來越穩健。而前提是,我們要學習擁有辨別優質資產的能力和所選購的資產是優質的,才是最重要。

最後,雖然小弟的答案可能並不是大家最希望得到的,不過卻真的是小弟所學所領悟得到的富人過去和現在也正在做的行為和想法,也是雲地兄和理財見習兄過去努力的方向和成果。

另外也很激動是因為70後皮老闆兄的回應和鼓勵,說小弟的一段文字有著一本書的內容,實在是有點誇張(但很鼓舞,小弟會繼續努力學習的)。

最後,雖然是瞎答了群內實力超然的網友的提問,但知道自己投資就像一張白紙一樣,看到的和學到的都是一些基礎心法,而實戰起上來,經驗尚淺的我,因此在群內也不怕羞地發問和發表自己的意見,希望得到多些指點和令自己成長的機會。

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

新的一年,祝大家止凡語錄


新的一年,小弟在這裡祝大家新年快樂,送上(小弟過去半年重看止凡舊文時所記下的心得)止凡語錄。

前16條是關於投資心態,後15條是更注重做人心態。
  1. 投資是一個計劃,而重點是計劃如何實踐,並非著眼於股價今天升多少,後天跌多少。
    -
  2. 在香港,股息收入都是免稅的,反而打工仔的人工是要交稅的,朋友們都交掉一個多月糧的稅款。再者,大家都清楚,人工加幅不一定能追到通脹步伐,而優質公司的股息增長,隨公司的增長多能大大跑贏通脹,這是被動收入奇妙的地方。
    -
  3. 論穩定性,我相信優質公司的股票所能產生的收入比大部份打工仔的工作都要穩定很多倍。
    -
  4. 大市跌又如何,恭喜,這段時間你繼續埋頭苦幹地工作儲蓄,你所收集的資產會更抵買,收集得更多,回報率更高,對財務自由計劃絕對有幫助。
    -
  5. 適當地運用財務知識,就連打工一族也能施展財技,助自己致富。身為打工仔,不想再做「月光族」、「窮就應該增加自己的「財知」,了解「財技」,有智慧地累積財富。
    -
  6. 每個人的財務操作本身不能照抄,最多只能參考(當然有人會「抄考」),同一個操作,放在不同人身上,絕對會有不同效果,甚至由好操作變成壞操作,風險低變風險高,這都取決於個人財務及個人財商。
    -
  7. 對一些問題有所迷惑,其實是觀點及概念的放置跟企業持有人不同所致。
    -
  8. 當大市上落非常時期,市場上最容易出現錯價,這都是投資者應該把握的機會,當然也是以個股本身的價值為依歸
    -
  9. 順市或逆市,這個問題的前設都很「看市」,我沒有這個概念,可能受太多巴菲特的影響吧。在我眼中,只有抵買與不抵買,在市升時,市場資金充裕,每支股票價格都水漲船高,都變得不抵買。在市跌時,市場缺水,每支股票都突然變得抵買。這就是我看見的市場,買賣的控制就是這樣,但心情總是平靜的,買盡了而沒有新資金再入市,就努力工作,儲蓄加股息等,很快又會有資金在手的。
    -
  10. 我沒有止蝕位,亦不認同這一套,因為其邏輯有問題。一支股票,若你覺得$10抵買的話,為何會在$8止蝕而不是買更多?$8不是比$10更抵買嗎?這是預測未來,看勢的遊戲,不是我懂的東西。
    -
  11. 長線投資,今天是否好時機,我想投資看時機這個心態可能要改改,我總認為投資是一個計劃,你要先有一個好計劃,這一刻入市作投資是否能好好配合你的計劃,這才是重點。市場升跌沒法估計,我們只能計算感覺今天市場的價值如何。
    -
  12. 我的理解,風險不是波幅,而是來自對投資項目的不了解、控制權限及沒有安全邊際,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投資高風險的項目。
    -
  13. 投資後,升也好,跌也好,總能安睡,不能睡的原因只是大量優質股票太過抵買,睡著也笑醒了。
    -
  14. 這裡要提醒blog友,按自己的投資計劃行事,千萬不要估市估底。這幾天大跌,大部份人恐慌起來,我們笑了。但若繼續跌跌跌,大部份人應該更恐慌,而我們應該更大笑。若去估底作了太貪婪的操作,例如拿高息超短債博反彈,但原來A股底部不在2000點,而是在200點,槓桿了被沒頂,可能做不成笑到最後的一群了。
    -
  15. 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東西,發生何事會令我們一夜崩潰?富人日想夜想都在想這問題,多重保障已擁有的,比起想辦法賺更多可能更重要。
    -
  16. 其實這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我看的是經濟大周期,長遠配合個人的財務自由投資計劃,得出這個「低買高賣」的結論。其他散戶,集中看一年半載,找當炒股、當炒板塊,以這類思維當然不容易明白我所謂的「低買高賣」,出來的結果更隨時是完全相反。
    -
    —————————————— 
  17. 我相信,一生的成就,未必取決於你在職場上爬得有多高,有多少財富,有多大的權力,而是你走進多少人的生命中,作出正面的影響。
    -
  18.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近什麼,看見什麼,聽見什麼,接收什麼,與什麼朋友交流,的確會影響一個人的發展,尤其是一些沒有很強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所以,更加要好好過濾所接收的東西,了解自己身處的環境,不時多點批判性反思,做到不受環境影響自己做出反智行為。
    -
  19. 學習人家之長處,對每一個都盡可能欣賞及學習,吸收人家的智慧,轉化成自己的智慧,這就是我的思路。
    -
  20. 你的取態只會影響著你自己。若你放開心窗,虛心學習別人之長處,找方法增進自己的財商,制定財務自由計劃並努力實踐它,你很快會進入進步的列車。
    -
  21. 相反,若你總是挑剔別人的不是,永遠負面地,處處與人爭吵不休,否定除自己認知以外的其他方法,認為身邊所有人都不比你聰明,試問你又有何進步空間呢?這樣下去,受害的還是你自己。所以還是這句話:「要富荷包,就要先富腦袋」。
    -
  22. 其實人家的事情我們都管不來,陰謀也好,負面也好,個人的思想如何我也無法控制,只不過想提醒一下,同一件事情,看在眼裡是美好的、有值得學習的東西,還是醜陋的、陰謀的,這會決定了自身的際遇,因為你的取態及性格某程度上決定你的命運。
    -
  23. 豁達一點,公開寫blog,總不會所有人都說好聽的話,但有時從不好聽的說話當中也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加油。
    - 
  24. 每天看一萬幾千字乃閒常之事。我常有一個自私一點的想法,替公司效力,所閱讀的文件、報告都是為公司的,而自己閒時所閱讀的書籍就是為自己的,是直接增進知識的動作,為何不注重真正屬於自己的閱讀呢?
    -
  25. 其實除了投資上,還有一種做人的態度可以說說,一般來說,價值投資及長線投資者,其心態、思維、氣質、文化都較好,少了一種追逐市場的俗氣,這是我的觀察,不要「窮得只剩下錢」也是我的目標。
    -
  26. 能否遇貴人,要看個人取態。我一向很珍惜去學習人家的長處,所以總會遇到不少人家話「出路遇貴人」,我可能是無需「出路」,無時無刻都在遇貴人,例如連看書,看電視,也隨時遇到不少貴人,能遇到多少個改變你一生的貴人,其實看你自己心態,看你如何欣賞別人,對人家的長處有多主動作出學習。
    -
  27. 在工作及賺錢上追趕的同時,不妨多花時間計劃生活,計劃人生,思考心靈富足的問題。有趣,當整個人更豁達,對每一個銅板都沒有考慮去賺盡,多做無償付出,反而你所獲得的會更多,而不少回報更非金錢物質之上,令你意料之外,不妨試試。
    -
  28. 投資項目千百萬種,何必迫自己樣樣都要懂呢?當個人財務處理得不錯,累積了可觀資產,找到一條可行之路,可考慮多花時間到別的地方,例如尋找人生其他興趣、關心社會、幫助他人等。當然,若天生興趣在投資之上,就另作別論。
    -
  29. 一個人有多偉大,其價值到底依什麼準則而定呢?金錢這東西有多重要呢?「錢不是萬能,但無錢就萬萬不能」,為何世上有這樣不看重金錢的偉人呢?這都是值得好好反思的問題。如果沒有找到值得奮鬥追求的目標,沒有找到偉大的人生意義,光追求財富的話,這未必是一個美滿人生,人生偉大不偉大,答案取決於自己。
    -
  30. 我曾經提醒blog友不要「窮得只剩下錢」,意指除了金錢之外,人生還有很多東西有意義的,雖然我在這裡主要分享財務知識,但大家都可能不覺得這裡只有「銅臭味」,這裡的blog友都十分著重財務知識,同時都不缺乏氣質與文化。眼中只有錢的,凡事都以錢去衡量這世界的一事一物,絕對有這種人,但並不是這裡的思維。
    -
  31. 常說價值投資是少數人的行為,當自己要成為少數人之時,也不忘思想的合理性,要有基本常識,也要符合核心價值,如果凡事只為反而反,為與大眾對著幹而幹,最終真的成為了少數人,也並無好處。做人處世,能建立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對於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極為重要。 


後記:
只是節錄止凡兄的一些語句,就可以湊成一篇文句通順、理念前後相通的文章。小弟對這些語錄,非常有感覺,並且十分認同,對於這些思維,就像在改變自己的觀念和心態似的,也開始令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變得更正面。

而自己開始有個習慣,就是把看到認為是好的心得和點子都會記下,無論是書中、Blog文中、或是留言中的,都會花點時間記下來,記吓記吓就會變成語錄,閒時又回看一下,就像格言一樣,不斷為自己溫故知新,更成為自己的座右銘。

最後,把這篇早幾天就準備好的文章,排程在新的一年0時1分發佈,希望把自己看到最喜歡的心得,把這些好東西與大家分享,一起學習,希望以生命影響生命,在新的一年裡有個好的開始。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2018年的年結及結語,個人心態進步及對明年的期望



*2018年頭慢慢將939建設銀行轉去2638港燈SS,因為當時認為防守是最好的進攻。

寫Blog近一年,原本一早定好大篇幅寫一寫自己的投資計劃,年頭結餘多少,操作怎樣,年尾結餘又是多少的。但現今心態又不同了,希望將心態的進步記錄下來,放輕財務計劃及操作的描述,只簡單說一下成績吧。

年結
在原本達到100萬的可投資資產(股票+待熊現金),但因把部分(5萬元)作了更好的投資而不能達標,但把這筆資金花在與太太感情和健康上,比起用來加快達到財自的步伐,來得更有意義和值得。

這5萬元,部分用作投入感情關係的改善,送上花束,買了禮物,也一同去了六福選購對戒以更新及升華感情,重新有個更好的開始;部分投入對我倆健康的改善,請了位營養師,學習營養飲食和改變飲食習慣,日後再作文章分享。而部分則作超支的洗費,修補投資前面作保護投資和家人生活的一面牆(後備資金和預算洗費),使往後的財務(投資和生活)更加穩健。

而當中花得最少卻最大效益是感情,因為花不到一萬元就能達到和太太重燃戀愛的感覺,不但使我倆的感情生活更愉快,也令自己的投資得到更無限量的支持,投資情緒更是穩定。

而花得最多的是修補投資前的一面牆,就是修補因生活超支而動用了的備用現金和增加預算洗費,因為這動作是為往後可承受更加多的風險,及能夠有更穩健的生活和投資情緒而必須要的一個保護動作。

而這也是因為今年心態的進一步改變,使自己原本的每月2800元已不夠花,在生活上,為了減輕壓力,和作健康飲食,開支的確大了一點,每月超支多了點,吃的東西健康些,蔬菜也較以前吃多了些,運動也做多了些。而也開始和太太多踏入電影院看電影,因為需要湊小朋友和讀書的我倆,平時已很少娛樂,能有時間看電影,已開始不再太介懷花費,能好好輕鬆享受我倆的獨處時光,就在現時追回,因此花掉了這部分的投資資金也算是合理,而今年達不到的財務計劃和目標,則往後再靠儲蓄和投資功力慢慢追回吧。


今年派息
如下圖:
希望日後慢慢越來越多。


今年的得著
在今年,重看了止凡兄的所有著作,心態更是穩健,也重看了自由一千萬禪師的所有文章,及續一看過Blog友們的舊文,如勁贏兄唐勤兄理財見習生師兄等等,他們的分享,都使小弟獲益匪淺,給了很多寶貴心得和經驗,是小弟的投資基石,如以月供計劃來投資、大家都在求儲蓄資產而不是求輸贏,是投資生活的平衡而不是為求賺盡一分一毫,除了一千萬禪師,我也很喜歡勁贏兄的文章,可能是自己也做資訊科技行業,及在Blog內親身見證他達到財自那一刻的文章分享吧,加上他的語氣很特別,文章生動有趣,而且有些分享令小弟印象特別深刻,如這篇:《交代》的文章啟發:

「我們每天都要向上級交代, 這是一種責任. 你要想出糧, 就得付責任, 送出你的時間, 血汗. 一間上市公司裡, 每一級工作都是一樣. 請看下圖:

員工-->主任-->經理-->高級經理-->總經理-->分區經理-->

-->集團經理-->主席-->
股東-->??

由員工開始, 一路向上級交代. 但.........

留意紅色的字"
股東", 股東向誰交代? 股東是不用向誰交代的. 由股東位置的向左數, 有8層人為股東工作. 一間有良心, 責任心的上市公司, 每年都會奮力賺最多錢, 又要超越通脹才叫有錢賺. 最後又分俾股東. (除了投資銀行 )

你會選那一個位置?」


為什麼分享這段,因為文字短,但帶出了多個道理,及申延更多的思考。

1. 打工只為別人工作,付出勞力、血汗和時間,只能換取金錢。(因此,平時除了工作,也要好好規劃自己的人生)。

2. 在一間企業工作,不管職位有多高,都需要向別人交代,只有股東,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因此選擇做股東比做高層應該容易多吧,而股東只需向自己交代,就是選擇一間優質企業。企業變質,賺不了錢,就退股選過第二間優質企業。而怎樣選擇,則需要增加財商和學習看年報->即財務報表->或最少看懂會計三寶。)

3. 但不要把金錢給別人管理,如基金經理、投資銀行等,一定要找一間做生意和有實業的公司,自己做選擇,自己決定自己的投資。

還有小弟也閱遍了標竿兄的所有文章,易讀、易懂、易明,不斷為大家溫故知新,及在標竿兄的課堂上得到了一份堅持的力量。

接著是70後皮老闆、單親爸爸撞牆記的風兄福祿壽全兄三人行兄,因在WhatsApp group內,而且不時有人發言,有著較深入的交流,也感覺自己進入了一個有著很多厲害的人的群組裡學習著。
但說實話,暫時未能把新認識的Blog友們的舊文都全閱一遍,但唯獨是風兄的生活篇文章,和標竿兄的一些經歷相似,使我更加認識到死亡,身邊人生命的失去或終結,像親身經歷了一樣,心很痛,很傷,可能比他們還要傷,因為我知道自己就是做什麼都很投入和十分認真的人,看過後,其實我自己比他們還怕去提及這些事情,因為如果是我,真的是接受不了,起碼到現在真的接受不到,但他們卻能繼續走下去,標竿兄更可以不時提起並用來鼓勵別人,我真的只能向他們學習。而這些文章經歷,也啟發了我開始更著重與另一半和女兒的生活和感受,也令我更努力學習並多看了婚姻關係和親子書籍,也開始寫了一些感情關係和育兒的文章分享。

不過無論如何,自己特別喜歡看一些沒有時間性的文章,因為覺得其很有道理,加上自己又時常忘記,因此百看不厭,不斷重看,看書進度的確是有點慢,但進步的速度是大的,因為能銘記於心才是最重要的,接著就是不斷去嘗試、實踐、和不斷複習,直至說到做到,才算成功。


十分珍惜這裡的一個寫Blog小天地
寫Blog一年,發覺在這Blog界裡,小弟真的好像得到了寶藏,很喜歡這裡Blog友們的文章,一來文章都很有道理,每看一次都能有更進一步的領悟,而各位都能在海量的文章當中,可以保持理念一致,把同一個理念融入到各生活層面和投資上,讓人更容易吸收和學習,全都是小弟的良師,因此從這裡吸收的知識心得和心法基礎,從而再接觸其他書藉和新的Blog友們的文章知識,使我開始慢慢去揣摸和建立自己的一套。

總結
今年的心態和進步,頭半段是重溫理財和投資的心法和基礎,使自己向一個更穩健的方向進發和實踐著。後半段是檢視和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把心機投入到妻子和女兒上,學習感情關係和育兒知識,希望惡補一下自己的弱項。


新的目標和計劃
而明年的目標,希望繼續保持與太太的關係和感情越來越好,並在育兒方面更加把勁,看更多的育兒書籍,擁有更多的育兒智慧;並陪伴女兒多點周圍玩樂,創造更多一家三口的回憶,成為真正的好爸爸和好丈夫。

而在投資計劃方面,希望學習理財見習兄,決定明年開始月供計劃,因為自己的現金將慢慢超過6成(因為已成功加按,希望在之後文章再作分享),而在維持50:50的資金比例下,多了一成的現金停泊和每月不斷有薪金收入儲蓄,的確有點浪費了時間值和機會成本,但又要遵守等待適當的安全邊際(不然好的投資也會變成災難性的回報)的關係,而不敢貿貿然入市。

面對這個難題,我又回想起止凡兄比較過的「月供計劃」和「待熊基金」心法,月供是以平均成本買入法的一個操作;待熊是儲起再買入的一個操作。分別重點在於對市況的掌握,如果自問對市況掌握有不錯的能力時,「儲起再買入」可以發揮得更好,回報亦更佳。就像Rexh兄裡學到的「待熊基金」一樣,平時的收入和派息就儲起來放入「待熊基金」,待市況低迷時才使用來入市買貨。

因此,對於自己熟悉的,如939建設銀行,小弟會堅守留下5成待熊現金並分成數注,1、2、3、4注地去買入,每跌最少一成才去買一注,每一注的資金比前一注的越來越多。而小弟第一注已在7元時買入,第二注會是在$6-6.3左右,第三注約在$5.1-5.5,第四注會在$5元下,買到無錢為止,甚至去借錢。(其實這是分段買入的理念,是根據安全邊際,以一個平均的價格買入股權,但為怕安全邊際定得太低,有機會買不到時,而作彈性一點的處理,而每人的分段段數、注碼也可能不同。即使自己一開始時,預定好100萬全數買入同一隻股票,第一注金額是10萬,第二注金額是20萬,第三注是30萬,第四注是40萬也好,但到實際操作時,也會因資金和組合內的變化和情況而微調,總結是不能死板和一概而論,而是要懂得隨機應變「執生」。)

而另外的,就是2019年開始每月2萬元的月供股票計劃,暫時計劃將會月供這樣的金額最少三年,三年後看看情況是增加月供金額,定還是增加「待熊基金」就再作決定。但股票月供計劃和持有的股票年期,決定時,則是以視為永久持有的態度來作選擇和決定的。

而怎樣去規劃自己的投資計劃呢,小弟現在學會利用標竿兄教授過的「按自己個人組合比例,去作買入賣出操作」的方法。因為大師級的Blog友們,多數都以自己的股票資產/或資金的比例來去操作,小弟也因此借助利用這方法,從未來三年的最想要的組合,來作規劃未來三年的投資計劃。就像Execl圖如下
先寫(左邊)自己有的股票資產,後寫(右邊) N年後想要的理想股票資產及顯示組合比例,是否是自己所想和希望到達的水平,如三年後,我預料自己儲蓄+本金將會有145萬,而三年後期望的股票組合比例是建設銀行佔四成,其他的一些佔15%及5%左右,因此,我就能較容易地去知道並預算要投入多少(圖中間需注入的資金)到每一隻的股票上,從而去規劃怎樣去儲蓄所需要的資金(記帳和儲蓄),和計劃怎樣去投放資金注入這股票的方法(「月供」還是「儲起再買」的方法)去買入股票
但無論用什麼方法也好,如何選擇優質股票?重點還是財商、看懂年報、看懂會計三寶(相信小弟也仍需要下不少苦功),並且要懂自己所買、所投資的東西是什麼,懂自己不懂什麼(不懂的寧願少賺,也不要買,因為風險並不是波幅,也不是個股的升跌,而是對投資項目的不了解,因此不熟悉的,這正是風險所在),買自己最熟悉和覺得最穩賺的東西。



期望及結語
最後,期望未來三年後的今天,可以儲蓄到200萬的可投資資產,慢慢踏上有六位數字的被動收入之路,並可以搬回自己的自住物業自住,過著一家三口更輕鬆愉快的生活。
也多謝這一年一直支持觀看閱讀小弟的文章的各位,及留言的各網友及Blog友,小弟很感恩,所遇到的人都很正面,讀者質素都很高,個個都很厲害。而也認識到更多的Blog友們,很喜歡看他們的舊文,Blog友們的財商水平都很高,看見大家在追求財務自由的路上,都很著重投資知識、現金流、記錄和分享自己的財務、互相加入為好友連結、互相為對方打氣、即使增進了數十元的被動股息收入,都不忘為對方說聲加油,是一個追求財務自由,與同路人一起邁向財自之路和改善生活的理想地。

最後,祝大家過一個快樂的除夕倒數,在新的一年,有新的開始,有好的計劃。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快樂的童年,由兩歲的聖誕開始


孩子不是為「長大」或「成功」、「成才」活著,孩子首先是為「童年」而活著。我們要讓自己的孩子有過做天使的經歷,不要讓她生來只能做沒翅膀的凡人。


以上引言,出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尹建莉媽媽的著作,如果說止凡兄是小弟投資心法的啟蒙老師,那尹建莉可以說是小弟的育兒心得方面的精神支柱和好好導師。兩位都擁有著十分好的著作,而且共同點是擁有簡單清晰並且統一的理念,其文章總能帶給人前後一致的思維,並透過生活上的不同方式和層面展示,讓人們較容易掌握,並思考如何去實踐,而所寫的讀物,更是為了讓人容易閱讀和學習,都是不可多得的良師。


而說回聖誕節,在還未有女兒出世的日子前,聖誕節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期待已久的假期和與伴侶去看燈飾放鬆的日子。但當有了妃妃以後,我開始慢慢學會了感恩,也比以前更期待聖誕節日,雖慶祝的不是單純節日的本身,而是更期待孩子在節日中所展現的快樂和喜悅。


在我們家,雖然房子細小,家中的聖誕樹,只有80厘米高,但無論是大大小小的聖誕樹,其實快樂卻是一樣多。而且只要家長稍能花點心思和時間,除了裝飾聖誕樹和佈置一下家裡,為孩子童年加入每年晚上都會走進屋內悄悄送上禮物的聖誕老人情節,為她帶來不同凡響的經歷,就能讓她生活的世界,充滿喜悅和期待,煥發出奇異的光彩。


這是看過以下文章後的啟發,強烈推薦給各位及家長。《每年都來的聖誕老人》,文章取摘自尹建莉媽媽的著作《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每年都來的聖誕老人。

聖誕節在我家是個重要日子,在這裡它和宗教無關,只是圓圓的另一個「兒童節」。

圓圓從兩歲多開始,就年年在聖誕節早上收到一份禮物,每樣東西用漂亮的包裝紙包著,打開了全是她喜歡的,有吃的有玩的有讀的。而這些東西居然是一個從未謀面的老爺爺在半夜悄悄送來的,這真是讓圓圓感到萬分神奇,驚喜不已。

圓圓第一次收到禮物時,我們從畫冊和賀卡上找到聖誕老人的圖片,告訴圓圓,就是這個老爺爺給你送禮物的,他特別喜歡你,說以後年年聖誕節要給你送禮物。圓圓既激動,又有些擔心,問我們聖誕老爺爺下一個聖誕節會不會忘記過來。我們說不會,聖誕老人每年都會惦記著給小朋友送禮物,他肯定會來。

一年因為盼望而變得有些漫長,當聖誕節終於又要到來時,圓圓激動得小嘴呱嗒呱嗒地說個不停。她一次次地猜測聖誕老人今年會給她送來什麼禮物。她特別想要一個穿公主裙的芭比娃娃,不知道聖誕老人的禮物里有沒有這個。

她這個願望已說了好多次了,我們就告訴她說,聖誕老人很會猜測小朋友的心思,小朋友想要什麼就給他送什麼,看看他能不能猜中你的想法。


圓圓還擔心外面沒下雪,聖誕老人的雪橇怎麼走呢。我們告訴她,如果沒有雪,聖誕老人的雪橇就在白雲和空氣上飛行,讓她不用為此擔心。

到了睡覺的時間,圓圓說她不想睡,要等聖誕老人到來。我們對她說聖誕老人看哪個小朋友睡著了,才去給他送禮物。於是圓圓乖乖地躺下了,卻有些睡不著,這麼小的孩子頭一次為一件事有些失眠了。

我們儘量不再刺激她,減少和她說話,讓她安靜下來。到她終於睡著後,趕快拿出幾張漂亮的包裝紙,把東西一樣樣地包好,有的還要紮上綢帶,然後把它們擺到她醒來後一眼能看到的地方。

可以想像圓圓早上起來看到禮物有多麼興奮,聖誕老人真的又來了!

小姑娘是那樣急於知道老爺爺今年送給她些什麼東西,拿起每樣禮物,又不捨得馬上撕開包裝紙,先搖一搖聽一聽,猜測裡面是什麼東西,讓我們也猜,然後再小心地打開包裝。她似乎用這種方法延長著這種神奇的感覺。

禮物一樣樣打開,都是她喜歡的東西。當穿公主裙的芭比娃娃出現時,小女孩的快樂真是難以言表。她小小的心一定在暗嘆聖誕老人的神奇,沒見過她,卻知道她最想要什麼。


每年聖誕老人送來的禮物總有五、六種,都合她的心思,歡喜之餘,圓圓總是驚奇不已地問我們:「聖誕老人怎麼知道我喜歡這個?」我們就一再解釋說:「可能是你對爸爸媽媽說的時候,被他聽到了。」

圓圓對聖誕節早晨的喜愛,超過了我和先生小時候對春節早晨的鐘愛。我們小時候最盼望的是春節早上穿新衣吃餃子放鞭炮,媽媽給做了什麼新衣、吃什麼、玩什麼都早已知道。我們只是很享受這些東西。可圓圓的聖誕節早上卻是個充滿懸念、謎底終於揭開、驚喜連連的時刻。所以,在上幼兒園的幾年裡,圓圓真是掰著手指頭從年頭盼到年尾,盼星星盼月亮地等著聖誕節的到來。這一天遠比兒童節和春節讓她興奮和期待。

圓圓好長時間覺得蹊蹺的一件事是,為什麼幼兒園別的小朋友都沒收到禮物,聖誕老人為什麼不給他們送禮物呢?我們就對她說,爸爸媽媽經常在心裡對聖誕老人說:「小圓圓是這麼可愛的一個孩子,請你每年不要忘了來給她送禮物。」然後告訴她,你去告訴別的小朋友,讓他們回去告訴家長,也這樣經常在心裡和聖誕老人說話,聖誕老人聽到了,他們就也會收到禮物了。


家長稍稍花一些心思和時間,就可以讓孩子有不同凡響的經歷,讓他的生活和世界煥發出奇異的光彩。兒童是天使,只有天使的世界裡,聖誕老人才千真萬確地存在;等他長大了,變成了凡人,聖誕老人就消失了,再也不來了。

孩子不是為「長大」或「成功」、「成才」活著,孩子首先是為「童年」而活著。我們要讓自己的孩子有過做天使的經歷,不要讓她生來只能做沒翅膀的凡人。

每次聖誕老人來過後,我和先生就會緊接著考慮「他」下次來該帶什麼禮物了。我們留心孩子的每一個願望,關注她想要什麼;平時到商場或什麼地方也注意有沒有可用來做聖誕禮物的東西,合適的東西看到了就隨時買下來。但拿回家不讓圓圓看到,先把東西藏起來。有時圓圓想買什麼東西,我們就藉口沒時間逛商店,是不是可以等到元旦放假時再出去買;或是藉口某個東西有些貴,要不要再到別處看看,比較了價格再買。結果沒等我們去買,聖誕老人就給送來了。

在圓圓的眼裡,這個老爺爺一定好極了,他的能耐也大極了。


有一年圓圓在玩耍時說到芭比娃娃沒有男朋友,想給她找個男朋友。我領著圓圓幾次到賣玩具的地方看,一直沒能找到一個男芭比。

聖誕節快要到了,我買了一個面相看起來英俊的女芭比,回家後把娃娃的頭髮剪短,做了一頂帽子和一身男裝,配一雙長筒靴,這個「她」就變成了「他」。當然,這些改造工作都是在圓圓睡覺以後做的,她一點不知道。

到聖誕節早上,芭比公主的「男朋友」出現時,圓圓真是高興壞了。她沒想到自己想買而買不到的東西,聖誕老人居然給送來了。

不過,她很快發現「男朋友」帽子的布料和她的一條舊裙子的布料一樣,他的衣服和褲子的面料也和媽媽剛在縫紉店做的一條棕色裙子的面料一樣。我也假裝驚訝地說:「是啊,怎麼這麼巧呢。」

我知道總會有越來越多的線索向她提示聖誕老人是誰,但無所謂,讓她該知道的時候再去知道吧。

事實上,圓圓稍大一些時,對聖誕老人的真實性就有了懷疑。

她在幼兒園大班那年,收到禮物後又高興地去問別的小朋友收到沒有。她很奇怪自己都教過別的小朋友回家告訴父母,讓他們的父母也經常在心裡對聖誕老人說話,怎麼聖誕老人還是沒給他們送東西呢。結果幼兒園老師告訴她:「根本就沒有聖誕老人,那是你媽騙你呢。」圓圓說:「不是,我媽媽從來不騙我!」她回家後還氣憤不已,問我到底有沒有聖誕老人,我說有啊,他不是年年都來給你送東西嗎,媽媽和爸爸怎麼可能半夜去買東西呢?


一個人的童年是多麼短暫啊,我多麼想延長她的快樂,不願意她早早失去一個童話世界。

圓圓雖然從我這裡得到證實,有些放心了,但事實上從那時起,她可能就對這事起了疑心。後來又問過幾次,我們一直想辦法不說透。到她上小學後,可能已經意識到聖誕老人是虛構的,就再也不問到底有沒有聖誕老人了。

那以後,我們也慢慢放鬆了警覺,說話隨意起來。記得她上小學二年級時,聖誕節收到一個很漂亮的穿著宮廷華服的洋娃娃,我看她很喜歡,也一時得意,就對她說:這個娃娃這麼漂亮才80塊錢,百貨大樓那個還沒這個好,賣120塊錢,小店的東西看來還是便宜。

我突然發覺說漏了嘴,有點不好意思。圓圓不揭穿,只是笑笑說:「聖誕老人還到各個商店轉悠,比較價格呢。」

聖誕節的奇蹟是如何發生的,即使後來圓圓已心知肚明,我們也一直沒有正面說過這個事。「聖誕老人」是我們共同的享受,是我們共同的夢想,所以它是我們共同要保護的秘密。

她九歲時,我假期帶她回姥姥家。有天上午我正在衛生間洗頭髮,聽到圓圓拿著什麼東西對姥姥說:「這是聖誕老人送我的」。姥姥逗她問:「這聖誕老人年年給你送東西,他到底在哪裡呢?」圓圓頓了一下說:「正在衛生間洗頭髮呢」,全家人都笑了。


孩子總要長大,童話總要消失。聖誕老人雖然和童年一起慢慢遠去了,但我們仍然願意延續這份快樂。

中學幾年,圓圓越來越成熟了,我們依舊會在每年的聖誕節送給她一些禮物。當然不能像小時候那樣送「小兒科」的東西了,而是開始送一些「含金量」高的東西,比如CD機、衣服等。仍然習慣於把這些東西稱作是「聖誕老人送的禮物」。如果聖誕節不在周末,我們就把「聖誕節的早晨」改在離節日最近的一個周末早上,只提前不推後,無論如何,都要讓孩子每年有個驚喜的時刻。

「聖誕老人」每年都來的意義不在於禮物本身,而在於這份驚喜,驚喜是另一層更有價值的享受。

十幾年裡,只有一次,好像是圓圓小學五年級那一次,我和她爸爸那一段工作特別忙,沒來得及給她買禮物,就在周末帶她出去玩,並給她一些錢,讓她替聖誕老人給自己買些禮物。東西沒少買,圓圓長大後回憶說,那是她覺得最沒意思的一次聖誕節。雖然花一樣的錢,買一樣的東西,方式不一樣,帶來的快樂就不一樣。

圓圓小時候經常給我們講她夢到什麼,她的夢一直都是童話一樣,非常美妙,我後悔沒有記錄下來。美麗的夢一方面來源於她從書上讀到的那些童話,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聖誕老爺爺帶來的吧。一個經常做美夢的孩子,她的童年應該很幸福吧。

每年都來的聖誕老人,不僅讓圓圓的童年過得不一般,也讓她更深地感受到了父母的愛,並且教給她如何給別人帶來快樂和驚喜。她的好朋友過生日時,她總會很認真地挑選禮品。圓圓偶爾也製造點浪漫小情調,給我和她爸爸送上點驚喜。

在我四十歲生日那天,圓圓早晨上學時說她今天不想騎車了,要坐公交車去,我們當時沒理解,覺得坐公交車又費時間又費力氣的,幹嗎要為難自己。結果晚上放學時,她帶回一大把康乃馨。原來她那個自行車沒車筐,她乘公交是為方便拿那把花。我和先生那天都忘了過生日這回事,幸虧她提醒了我們。

她上大學後,我問她還要不要聖誕禮物了,她說要;我問她長多大就不要了,她說「八十歲」。我們都笑了。看來,聖誕老人且得一趟又一趟從北極大老遠地跑來呢!


作者伊健莉更不斷提醒寫道:

家長稍稍花一些心思和時間,就可以讓孩子有不同凡響的經歷,讓他的生活和世界煥發出奇異的光彩。兒童是天使,只有天使的世界裡,聖誕老人才千真萬確地存在;等他長大了,變成了凡人,聖誕老人就消失了,再也不來了。

聖誕老人每年都來的意義不在於禮物本身,就在於這份驚喜,驚喜是另一層更有價值的享受。


後記:

小弟比較眼淺,雖多次回看這篇文章,但依然覺得感動非常,尤其是作者尹建莉媽媽和她女兒一直努力地保護她們之間的一個小秘密,呵護著她們之間的一種聯繫、一份愛意。


也感動作者作為父母,不斷為孩子的世界,努力建構幸福和正面的信念,讓無所不知曉的聖誕老人活在孩子們的心裡,提醒他們自己去做一個善良的人,讓她們的心靈是幸福和美滿的。


因此,我自己也很希望能做到,能把這善良的心靈傳給孩子,成為這樣的父母而努力。


最後,尹老師說得很好,「聖誕老人」每年都來的意義不在於禮物本身,而在於這份驚喜,驚喜是另一層更有價值的享受。


一直追求和學習價值投資的我,也是一直被教導還原初衷,還原追求價值的核心,不再被事物的表面價格所蒙蔽,而是「用心去感受其實際的價值」。投資上,價值可能是估值,可能是其內含價值或所產生的盈利回報等,但現在的我,把「用心去感受其實際價值」,會概括成「用盡你所擁有的智慧和知識,去了解事物本身的價值」,並根據經驗去選擇、才作投資;而在生活上,也是一樣,用心、用智慧和經驗,去選擇做你認為最有價值和最值得的事,就是投資在能獲得無價快樂的事情上,與家人創造更多驚喜和回憶,與孩子一同渡過快樂的童年。


以下是小弟家中的聖誕樹,雖然細小,但快樂一樣多。


相關連結:

好書分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前言分享

2018年12月7日 星期五

小朋友不是為了「成材」或「成功」而活,而是為了「快樂的童年」而活


我在靈糧幼稚園

渡過快樂的童年

我會永永遠遠不~忘~記~


多謝天父看顧我 

又有老師教導我

每天快快樂樂地~渡~過~


在靈糧~

要發光~


愛耶穌~

愛父母~


感謝主~

賜力量~

美好童年共分享~!


「渡過快樂的童年,每天快快樂樂地渡過」,十分喜歡這首校歌當中的歌詞,尤其是以上這兩句。童年能夠活得快樂,在充滿愛的環境下成長,才能令小朋友心境平靜,心靈滿足。


早前我和太太帶著女兒一家人到靈糧幼稚園面試。

就和平常一樣,只是到學校玩樂,唱校歌,希望女兒開心快樂便足夠。


靈糧堂是一間Happy School,喜歡這間學校的主要原因是,太太和我都希望女兒能有一個愉快的童年,能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


若然家長對於小朋友的面試而過份緊張,只會是本末倒置,既然要讓兒女活得開心和快樂,我們做父母的,不應該把期望變成壓力,壓到孩子身上。


我們做父母的,應該用愛去培育,容許小朋友犯錯,透過引導和鼓勵,培育小朋友對學習和探索新事物的興趣,不要常說「No! No! No!」,因為這樣會扼殺小朋友的自主性和主動學習潛力。


我相信小朋友只要生活在充滿愛和幸福的環境下成長,自然會對世界任何事物產生興趣。而平常教會她的同理心,為小板凳揉揉痛,對別人才會有更多理解和愛心,遇到問題不偏執於自己的理由和利益。這樣的思維方式,才會讓自己的心情真正地愉快,在人生上才會彰顯大智慧,一輩子才不會吃大虧。


讓她去玩樂、聽歌、唱歌、和跳舞,我們想這時的她,在玩樂時由心發出的笑容,才是最可貴的;活在音樂中的她,是最幸福的。


其實做父母的,用心對代和尊重小朋友,用心聆聽小朋友的想法,才會了解他們更多,同時也會讓孩子們成為父母們的老師,教曉自己更多人生道理。讓她自由,使她更有自主能力、獨立和自理能力,並在小朋友身邊一直支持和鼓勵,然後慢慢放手,才是我們父母最應該做的事。


我和太太都抱著一個信念:小朋友不是為了「成材」或「成功」而活,而是為了「快樂的童年」而活。給予父母最大的愛,讓孩子在幸福快樂中度過。



後記:

在面試後,我們遇到了有個小朋友在哭泣,女兒她竟走過去為他遞紙巾,甚至學平時媽媽幫她一樣地,替其抹眼淚,還一邊抹一邊說「好啦!唔喊啦!」,明明自己有時也是個喊包,因此在我們來看十分可愛。



開始發現,孩子的行為,就如自己的一面鏡子,我們的行為和習慣,會直接影響和灌輸給小朋友,因此平日的身教,有禮貌,有良好品德,才是我們最看重的,同時也要把自己一些不良的習慣改掉,才能教出好孩子來。


不過有時在想,一個兩歲的孩子,即使被學校拒絕,在Waiting List後備名單上也好,是否就代表失敗?是否就代表能力低呢?


有時自己也會迷失,考進一間名牌幼稚園真的這麼重要?考試測驗100分的孩子才會快樂?還是滿足父母自己的快樂?究竟,我們是否不知不覺把別人的期望,變成自己的期望,從而再將期望壓到孩子身上?


其實,能不能進入一間名牌學校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努力為子女找到一間欣賞她的學校,然後讓她在愉快的環境下成長,因為開始發現,真正的玩樂,投入的玩樂,才是最好的學習;而真正的開心,真正的愉快,才能使其投入。


妃妃,作為你的父母,爸爸媽媽會努力去儲蓄力量,為你努力找尋最合適你的學校,但和上一代不同的是,我們會承諾自己,絕不會說出一句父母這麼努力是為了你讀書等的說話,不會讓你感受到多餘和外來的壓力。會好好保護好你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新事物的環境,讓你知道你的成長路上,會一直有爸媽在身旁支持你、鼓勵你,只要你活得開心,父母就開心滿足。爸爸也會一直提醒自己,將來也會支持你的每一個選擇,鼓勵你去做自己有興趣的每一件事,希望未來的你,是快樂,正面和健康。

2018年12月3日 星期一

一生的成就,不在於你學歷有多高、職場爬得有多高、或有多少的財富




2018年11月16日,小弟終於碩士畢業了,能和家人,和同學們出席典禮,拍照留念,一生中應該不會再有很多這樣的機會,當然要好好留個紀念。


在典禮上,聽到坐在附近不同年齡層的同學們在討論,有的談論工作,有的談論樓市,有的談論結婚育兒,而平日常常跟身邊朋友分享財務計劃的我,今天只靜靜在聽,在思考人生。


回想大學畢業至今,剛好有十年,工作、儲錢、結婚、育兒,來到今天,算是紀念人生的一個里程碑,同時又邁進人生的一個新里程。


在思考自己的人生,我真的算成功嗎?

在一般人眼裡,碩士畢業,有不錯的收入,有物業,有家庭,有老婆和女兒,算是相當不錯。


在思考人生的意義和成功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人生存是為了什麼?

我覺得人生存,就是為了快樂,但並不是活在井底之中的快樂,而是在豐富知識之上,同時亦能豁達地生活,尋求心靈滿足的那種快樂,才是最有意義的。


而人的成功,又是什麼呢?

我們一直被影響或被潛意識灌輸的,職場上爬得越高,財富上越富有,權力上越大,就代表越成功嗎?並不是,當你離去,化造塵土,所有財富都帶不走。

在止凡兄那裡,我學到人生的成功是取決於你一生中,能走進多少人的生命裡,從而作出正面的影響,留在多少人的心中,充滿多少感激,才是真正的成功。


成功的定義,在於不斷學習和進步。在畢業後,小弟和太太仍在學習,並為太太學業上29號的deadline趕功課(因此不敢按下參加止凡兄或starman兄的活動,即使看見當時有位也好)。而在這兩年裡,太太比小弟勤力,一邊做全職媽媽,一邊完成高級文憑課程,現在正努力學士課程中,在途中更完成兩個幼兒Play Group導師課程和蒙特梭利教學法應用證書課程,希望發掘自己興趣同時增埴自己競爭能力,而最重要是可以學以至用,希望可透過實踐來教導我們的女兒。


在財務自由路上,我更不斷努力和堅持,保護好財務自由的資金,每月檢視財務計劃,控制自己的投資情緒和資金比例,雖知道投資其實很簡單,就是不斷重複,做著沈悶的事,買入優質資產,但要做到持之以恆並不那麼容易,也是為什麼有錢人不多的原因。而想慢慢加快變成有錢人的步伐,更需要不斷學習增加財商,實踐和增加經驗。


小弟有很多文章想寫,很多理財書想看。巴菲特的師父的智慧投資人一書只看到第三章,但一些簡單的50:50資金比例、安全邊際、市場先生等幾招暫時已經很足夠自己運用,也帶來不錯的投資回報。


而為了婚姻感情,早期時放慢了增加財商的步伐,把婚姻書拿起來,修補關係,增進了感情。也把一些金錢,放到改善我們自身健康上,同時地,也拿起了育兒書,開始一本一本地看,好的點子更不斷翻看,也希望把所有學到的記在Blog中,方便溫習。


發現自從認識財務自由和學習價值投資以後,看到的人生除了金錢,有價值和有意義的東西越來越多,人生應該追求更多不同方面的成長,如照顧另一半感受、健康飲食、女兒的教育等等,都是我們值得關注的。


17 則留言:

  1. 絕對認同~價值投資教會我的,不只是投資的價值,還有人生的價值。


    AC儲蓄 2018年12月4日 上午8:45



    艾力萊茵 2018年12月4日 上午12:48

    錢買不到的東西太多,有意義活著才對得起自己的人生呢

    AC儲蓄 2018年12月4日 上午8:49

    嗯,要快樂的活著,有錢而不快樂是最可悲的。 


    Hey I am June Summer 2018年12月4日 上午8:24

    恭喜AC兄碩士學位畢業!

    AC儲蓄 2018年12月4日 上午8:51

    謝謝,終於可以忙少一樣東西了,可以有更多時間學習其他。 


    Ryan 2018年12月4日 上午9:30

    恭喜AC兄 :)
    你哋兩公婆真係勤奮好學。人生得一知己,夫復何求 :) 

    AC儲蓄 2018年12月4日 下午12:36

    謝謝Ryan兄,說到勤奮好學小弟實在不及Ryan兄,不過同意,人生得一知己夫復何求:)


    Lisa 2018年12月4日 下午12:18

    恭喜, 知識就是財富 :) 

    AC儲蓄 2018年12月4日 下午12:38

    謝謝,知識真的是很好的財富,而且永遠是自己的。 


    三人行 2018年12月4日 下午2:34

    恭喜碩士畢業! 

    AC儲蓄 2018年12月5日 下午12:33

    謝謝三兄! 


    斗滿的理財世界 2018年12月4日 下午2:43

    AC儲蓄 2018年12月5日 下午12:37

    謝謝斗滿兄!祝斗滿兄快點買到心頭好!期待《買樓記六》文章! 


    Oscar211 2018年12月4日 下午5:13

    對,很好的分享,相信啟發了不少人呢,恭喜碩士畢業~~~~ 

    AC儲蓄 2018年12月5日 下午12:38

    謝謝Oscar兄,也期待師兄的分享! 




  2. 太可怕了,不小心用Apps post文時,誤把文章當草稿地刪除,不好意思,把Blog友們的留言也連帶沒有了。
  3. 但好在有google cache 和email的留言記錄,把一切都留住,讓我可以救回:
  4.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zlEudX33UrQJ:ac00100.blogspot.com/2018/12/blog-post.html+&cd=1&hl=en&ct=cl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