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

價值感之一「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


「家庭教育三根支柱」中的第二根支柱:價值感之一「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


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裏講過:一個人一生中努力尋找的兩種感覺,一個是歸屬感,一個是價值感。歸屬感,我們通過「無條件的愛」可以給到孩子。那麼,價值感要怎麼建立呢?


首先,要講一個與價值感有關的非常重要的概念,叫作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


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 


如果一個人缺乏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他會覺得自己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被別人逼迫的,他沒有任何選擇的空間。面對這樣的人,你會發現,當你希望他做一些他發自內心想做的事情或者他做了以後自己會感到成就感的事情,他找不出來這樣的事情,因為他覺得,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被逼的。


我見過一對母子,就為了看手機的事不停地爭執。媽媽説:「就看10分鐘。」結果10分鐘到了,孩子還在接着看,我就問那孩子:「10分鐘已經到了,你怎麼沒按答應媽媽的話,把手機放下呢?」孩子説:「你怎麼不管我媽媽呢?她從來説話都不算數,所以我不能聽她的話!」我説:「可是我們每個人自己有自己的選擇啊,媽媽有説話不算數的時候,但這不代表你也一定要説話不算數啊!」孩子又説:「那不行,我沒辦法,我媽媽説話不算數,所以我也這樣,要管你先去管她好了!」


這個孩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不認為,他自己有選擇的空間。


懂得選擇,這是我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功課。許多人經常會説「我沒辦法,我是被逼的,我只能這樣」,總覺得自己沒選擇。要把「選擇」的道理搞明白,我建議看兩本書,第一本書叫作《活出生命的意義》,作者叫維克多·弗蘭克爾,他是心理學「意義療法」的奠基人,他在二戰期間曾經被納粹抓到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下來之後,他寫了這本書,就是要告訴我們:「人這一生中,最重要且永遠無法被剝奪掉的自由,那就是——選擇的空間。」


我們永遠都有選擇的空間。一個積極主動的人,他的行為模式是從刺激到選擇,再到反應的,而一個不具備積極心態的人,是從刺激直接到反應。


另外一本書叫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的作者史蒂芬·柯維就借鑑了弗蘭克爾的「意義學療法」,另外還有孔子的「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的概念,才創造了他的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的價值體系。


這套理論的核心講的是,大多數人在生活當中,都是從刺激到反應,比如: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你罵我,我就罵你;老師不喜歡我,我就不好好學習……


我們小時候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因為某一個老師對某個學生不公平,所以這個學生就不喜歡上這門課,甚至很多年以後,他那門課仍然學得很糟糕,你問他為什麼?他會説,是因為小時候遇到了一個不靠譜的老師。這樣一來,他就等於被那個老師決定了。他忘記了自己從刺激到反應之間還有一個巨大的空間,這個空間叫作「選擇」,老師雖然不靠譜,但是你仍然可以選擇好好學這門課程,這就是選擇的空間。



學會「選擇」是獲得自由的基礎 

假如你問一個成年人,你會輕易地放棄自己選擇的空間嗎?大部分的人反應是:我不會放棄選擇的,這是我的權力。但是事實上,你去觀察就會發現他們不是這樣,比如,你開車開得好好的,可能有人過來堵了你一下,然後,你二話不説,一腳油就踩過去也要堵回去,想想看,你今天出門是打算跟人飆車嗎?為什麼要這樣?因為你被別人決定了。


而另一個例子,就是當你出門散步,走到路上被蛇咬了,腳腫起來了,一條黑線順着腿往上爬,這時候你應該怎麼辦?


第一個選擇:

把皮帶解下來,扎住傷口把血擠出來,然後喊救命,這是救命的辦法。

第二個選擇:

拿着一把刀,説:「我今天非宰了那條蛇不可,竟然敢咬我!」然後,滿山遍野地找這蛇。但很遺憾的是,那蛇俗稱叫「七步蛇」,走到第八步的時候,你就倒地而亡。


你會怎麼選?


大家都會説,我肯定會自救,我幹嘛會跟蛇過不去?但問題是,我們在生活當中選擇追蛇的人比比皆是,因為覺得「我沒辦法」,誰讓他那樣對我?他既然不公平也別怪我不仗義!


如果我們總是放棄自己選擇的權力,你會發現,我們的人生變得越來越狹窄!

因為在生活當中能夠如你意的人本身就很少,人跟人是不一樣的,就算是你的愛人跟你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之下,他還生活在另外一個軀殼裏,你們倆很難完全共振,很難有一樣的心思。


總會有人讓你不如意,總會有人讓你覺得你被背叛了,被人欺負了,被人忽視了。如果你認為自己沒有選擇,只能做個壞人了,我沒辦法,都是你逼的,不斷地把別人的「逼迫」當做理由,做借口,那麼你的人生就會越走越狹窄,而且會特別的痛苦。


為什麼有的人選擇空間很大呢?

比如像弗蘭克爾這樣的人,他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裏每天都面臨着突然被拉出隊伍槍斃的命運,但他們竟然還能夠組織大家在一塊兒講笑話,你可能想象不到,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這樣的地方,每天晚上收工以後,一羣沒有吃飽飯的猶太人擠在一起講笑話,而且那些笑話都是關於吃的笑話,他們還會把自己僅剩的一點麪包分給小孩子,甚至會犧牲自己去保護他人。


有一天,弗蘭克爾被綁在烈日下暴曬,他恍惚當中覺得自己馬上就要死了,在那一刻,他突然意識到了哲學的終極命題:什麼是人類的終極自由?那就是無論何時何地何種狀況,你作為一個人永遠都擁有選擇的權力。


就算是在集中營裏已經被折磨到快死了,他依然可以選擇靈魂是自由的,他甚至可以選擇寬恕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帶着一顆平靜的心去接受死亡。他可以選擇想象一個畫面:過若干年以後,他去參加一個學術研討會,他在學術研討會上在講自己今天的經歷,講他覺得自己快死了的那種感覺,用苦難的經歷作為案例的場景。而十年以後,這個場景真的發生了,他真的成為了倖存者,在學術研討會上講這段經歷並且成立了自己的學派。


為什麼有的人選擇的空間極大,而有的人選擇的空間極小,甚至沒有選擇?

這之間的區別在哪兒呢?就在「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這個概念當中。


當一個人具備着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他的行為就不容易被他人的行為所決定。如果他沒有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別人説的任何一句話,都會在他的內心上戳上一個大洞,因此,他每天的生活幸福與否都取決於其他人的態度怎麼樣,今天有沒有好事發生。如果沒有好事發生,如果遇到一個壞脾氣的人,他就覺得今天一天糟透了,但是實際上,今天還是一天,你為什麼不能夠選擇讓今天變得美好一點呢?


選擇權其實一直都在你手裏,但是,由於許多人在小的時候,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被破壞掉了,所以總覺得自己沒法決定自己人生的走向,沒法對自己的人生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


所以,如果我們能幫助孩子在5歲以前、10歲以前或者18歲以前建立起一套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那將是我們能夠給到孩子最好的禮物。


做到這點很不容易,因為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是不具備這種意識的,他們對事物好壞的判斷,全部都是來自於外界的反饋、父母的反饋,他就能感受到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所以我們很容易建立一套依賴別人的自尊體系。


怎麼才能夠建立一套來自自己內在的、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呢?


這是需要工具和方法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缺乏自尊的表現是什麼?


缺乏自尊的表現之保護欄行為 

缺乏自尊的第一個表現叫作「保護欄行為」,當一個人缺乏安全感的時候,會給自己建起特別多的保護欄,把自己牢牢地保護在自己的世界裏,心想:你們誰也別想欺負我!這是一種鬥爭心態。


保護欄行為包括什麼?

首先,是喜歡抱怨!

抱怨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行為。抱怨別人就代表這不是我的錯。只要我能夠抱怨這個社會、我的公司、我的家庭、我所接受的教育,那麼就意味着一切問題的責任都不在我身上。


網上的很多論戰、帖子就是這樣,你會發現帖子裏只有寫文章的這個人自己是好人,周圍的人全是壞人,他擺脱了所有的責任,就是站在旁邊挑別人毛病。挑毛病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保護欄的第二種表現是工作狂。

一個人天天不停地工作,很有可能是因為他缺乏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他必須得通過某種外在的標籤,貼在自己身上,他才能感受到那麼一絲絲安慰。


還有一種保護欄是成癮性行為。

成癮性行為其實是種常見的自我保護,一個孩子如果煙癮很大,你去追根溯源,去問問他和父母的關係,可能會發現他小時候爸爸經常揍他。


有調查發現,有很多案例,很多小時候被父親揍得厲害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抽煙,這就是成癮性人格。成癮性人格就是一種對安全感的依賴,當一個人沒有從家庭裏邊獲得足夠多的安全感,就會通過外在的東西,比如:毒品、香煙,加入黑社會幫派,或者打遊戲停不下來。


打遊戲當然是可以的,孩子不打遊戲,跟同齡人都沒法交流,這就是孩子的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小時候也打過遊戲。但問題是,有人打遊戲成癮,有人打遊戲只是調劑,他打打遊戲能夠放下來,他可以幹別的事,這就是正常的,就跟我們其他人看個電視,能夠關機是一樣的。但是,有的孩子是打起遊戲來停不下來,我見過昏天黑地打幾個月遊戲的人,頭髮、指甲長得老長,在網吧裏邊不出來。這樣的人,你去回溯他和父母的關係,就會發現他可能就是小時候自尊體系沒有建立起來。


過度地自我批評或者特別喜歡挑別人毛病(自卑和自大)的人。

愛抱怨、工作狂、成癮性行為,除了這三種「保護欄」之外,還有一種表現就是過度地自我批評或者特別喜歡挑別人毛病,自卑和自大這兩者通常都是在一個人身上成對出現的,一個很自卑的人,在某些方面就特別喜歡自大,遇到了能夠欺負的人,他就使勁地欺負。當一個人遇到比他弱的人的時候,他就欺負他,然後遇到其他人的時候就表現得自卑,這是成對出現的一種行為。這都是缺乏自尊的表現。



降低自尊的兩種行為 

自尊行為的缺失跟家庭教養的關係是什麼?


一般來講,當家庭中出現以下的情況時,孩子的自尊就會受到影響。


第一種情況,就是家長總對孩子道德品行的批評。

有很多家長批評孩子的時候,喜歡説「你是一個壞孩子,你沒有道德,你是個小偷,你辜負了所有的人」,就是過度地批評,把孩子的行為和實質混淆在一起了。


孩子偷了東西,這是一個行為,但是如果你説孩子是一個「小偷」,這變成了一個標籤,孩子這麼小,經受不住外在物質的誘惑,嘗試着去拿了一個東西,他甚至可能都沒有意識到這個行為是「偷」。孩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是分不清説謊和幻想的區別的。


但是,當家長對孩子進行道德層面的評價,過度地批評的時候,就等於把行為和實質相混淆的了。這會使孩子的自尊水平會下降,因為他相信父母所説的話,孩子特別容易相信父母説的話,會真的認為自己是一個壞人、騙子、小偷。


第二種情況是家庭當中有太多的禁止行為。

家長要求孩子什麼事都不許幹,家裏有很多的禁忌,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且,家長在禁止這些行為的時候,可能都不會好好説話的,就是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表情或者咳嗽一聲,孩子就被嚇壞了。這種「令行禁止」的家庭,會使孩子的自尊水平大幅下降。


還有就是過度的情緒化的父母,就是父母會大喊大叫,父母會咆哮,父母會有暴力的行為。

你知道嗎?若人們在成年以後,若被揍一次,這肯定是一個大事件,因為一個人被揍是非常屈辱的一件事。但是,小孩子明明打不過你,或罵不過你,你還要把他按在那兒使勁地打,受辱地罵,那個跟一個動物的感受是沒有區別的,這種屈辱的感覺會跟隨他很長時間。所以,家長過度的情緒發泄也會導致孩子的自尊水平大幅地下降,甚至崩潰。


而這些錯誤的教育方法,給孩子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導致孩子認知的扭曲。

也就是説,如果我們父母跟孩子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問題,認知就會發生扭曲,而認知的扭曲帶來自尊水平的不穩定和下降。


認知扭曲的九種表現 

在日常生活在,常見的認知扭曲可以總結歸納為九種。


第一種叫作感情用事。

就是做事情完全是憑情緒,我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完全不去用理智來思考,不去考慮行為的影響。


第二種是控制錯覺。

認為「只要我足夠努力,我一定能夠掌控我的命運。」


成功學最糟糕的地方,就在於不斷地給人帶來控制錯覺,它讓你每天高喊十遍「我要成為百萬富翁!」每天高喊口號,就讓你覺得好像你能控制自己的人生了。


但這是不可能的,人生一定是具有大量的隨機性的,如果我們非要強化「人定勝天」的概念,這就叫控制錯覺,而控制錯覺一定會帶來失望,失望的結果會導致價值觀的崩塌,當你發現:「原來我控制不了這一切」,可能就會變成一灘爛泥。人就是這樣。如果一開始覺得自己什麼都能控制,但最後發現自己什麼也控制不了的時候,就會走向極端。


第三種表現就是喜歡推理別人、喜歡猜測。

你看別人對自己有點冷淡,你就想:他是不是對我有意見?老闆那天找了個新人談話,你就覺得老闆要提拔他,要開掉你,這就接近迫害狂的狀態了,所以,推理是很糟糕的一個認知扭曲。


第四種表現是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

認為別人做什麼都跟他有關,做什麼都會威脅到他的利益。


第五種表現是過度自責。


第六種表現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

認為這人要麼就是好人、要麼就是壞人。我的世界裏面要麼是朋友,要麼是敵人。如果我們認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是二元對立的話,你站在哪兒呢?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沒有地可站,因為你只能站在這兩個二元對立的其中一邊。


第七種表現是,只關注負面的信息。

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生活中有些人對好消息視而不見,或者好的消息出現了以後就輕描淡寫説:「雖然是這樣,但這不重要。」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壞的消息上面。


第八種表現是喜歡給自己和別人貼標籤。


第九種表現是喜歡過度總結。

經常説「這事都是我的問題」,或者「這事都是他的問題」,其實,生活中沒有那麼多這樣的「都是」。如果讀過《黑天鵝》這本書的話,你就會知道這種逆向的過程總結是特別不靠譜的,因為一個事發生了以後,從正向這麼發生過來,我們是很容易看到事情發展的過程。但是,如果你看到了一個結果,想倒推回去看當初是為什麼發生的,要素就太多了。


我們的大腦一旦發生了認知扭曲,就特別希望能夠給出一個簡單的總結,有了簡單的總結,我們就安心了,但這種對於過度簡單的總結的追求,就是會造成我們的認知扭曲。以上,就是我們常見的九種認知扭曲。




幫助孩子建立自尊的幾個方法 

那麼接下來,怎麼去幫助孩子建立自尊?最有效的方法有這麼幾個。


第一種方法是以自我同情,認同自己,以建立價值感。

首先,你要知道自尊的實質,讓孩子要學會自我同情,孩子得先學會愛他自己,才會愛別人。一個人如果不愛自己,覺得自己生來就是要受苦的,越吃苦就價值越大,那麼這個方向本身就有偏差了,所以,你要先讓孩子建立自我同情。


在孩子小的時候, 要讓孩子更容易「做對事」。這一點很多家長包括我自己也是,你不覺得孩子在家裏有時候想做對一件事太難了嗎?孩子做事做得一般,做得不好,家長會跳出來批評,孩子做對了,做得好,家長依然會跳出來説:「你還可以更好,你還有地方沒有做到更好。」


這會導致什麼結果?


結果就是孩子覺得自己怎麼做都不對,永遠都不對。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每天努力的在拉貨,在跑,但是不管我有多努力,背後總有一條鞭子甩過來打在我身上。


而他的感受是:「無論自己做了什麼事,都永遠都做不對。」


想想看,當孩子做對一件事非常困難的時候,他的自尊水平怎麼可能提高,他怎麼可能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因為他從小就是被不斷地否定。


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做對一件事相對容易一點,不要讓他太難得到父母的肯定。


許多電影裏面的大反派,到最後進行自我陳述的時候,經常説的就是:「你們從來都不肯定我!這往往都是因為他總得不到認可!」



第二種方法,是改變自我批評的方式。

比如,當你説「我真笨」這句話的時候,其實你有點相信自己真的有點笨。但如果你可以換一種批評的方式,你説,我現在認為我真笨,或者説,「我在説我真笨這句話」。你的感覺會很不一樣!


因為「我正在說我真笨」,這和「我真笨」本身不一樣,這是一個解離的過程。我們要把語言和實質之間分開,人的大腦之所以經常痛苦,就是因為人太容易相信自己大腦裏邊説的那些話了。


動物沒有這種痛苦,因為動物沒有那些語言在頭腦當中不斷地自我批評,所以,當老虎沒有抓到小鹿時,它不會生氣,它就接着去抓下一頭了。但如果是我們沒有抓到鹿,可能會懊悔半天,在那兒琢磨、痛苦、難受,就是因為我們的語言和現實融合在了一起,這時候,如果我們能夠改成説「我在説我真笨」,那麼我們就把語言與現實的距離拉開了,你的自我批評強度就會大幅下降。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日常性的肯定,對自己做對的事,要肯定自己,孩子們做對的事需要肯定他們,這種日常性肯定可以讓孩子做對事而變得更容易一點,同時也可以讓我們自己做對事變得更容易。


這裏有一個做法,你跟孩子可以一塊用,叫作放飛氣球法。比如,你心情很糟糕,對自己評價很低,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糟糕的事的時候,買一個氣球,將你想象那句話,比如「我是一個笨蛋」寫下來,貼在氣球上,然後手一鬆,讓它飛到天上。不要小看這個意象,這個意象就能夠給你帶來輕鬆感。


還有一個心理意象,就是在河裏邊飄落葉:想象你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把負面評價想象在一片樹葉上,然後看着它順着河水小溪這麼流走。


你可以帶孩子一塊做這樣的遊戲,讓不愉快的評價、糟糕的自我的定位這麼飄走,這樣的心理學技術,就叫作解離。


把解離的方法用好了以後,你會發現你會更愛自己,你就會覺得自己是可以站出來觀察自己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什麼是我?」「我是我的觀察者」,你不但要教會孩子這樣站出來觀察他自己,你自己也要學會站出來觀察你自己,當你能夠做到這點,你發現,那些標籤、評價,那些外在的事物其實都不重要,只有觀察你的那個人才是完整的。




幫助孩子建立自尊的「四步法」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講一講建立自尊的「四步法」:


第一步,就是要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定「應該」的事。


第二步,相信人的價值是平均分配的。

有一個日本的教育家福澤諭吉曾經講過:天不造人上之人,亦不造人下之人。所有的人,不管他的財富是多少,社會地位有多高,那些不重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價值都是平均分配。


第三步,我們要學會去認知價值。很多價值一直存在,只是我們沒有感知而已。


曾經有一個這麼的故事。

一個小孩在海邊撿退潮後擱淺在岸上的小魚,然後一個一個地扔回大海。旁邊有個大人就説:「別撿了,沒人在乎這些魚的。」孩子説:「可是小魚會在乎。小魚自己會在乎它的生命,所以他把它丟回大海。」

這就是發現價值的能力。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感到缺乏價值感,往往不是因為沒有價值,而是因為我們失去了發現價值的能力,我們一定要幫助自己和孩子去發現我們在生活中的價值。



弗蘭克爾在晚年做心理諮詢的時候,有一天來了一個老大爺,説自己很難過,想自殺,弗蘭克爾就問他為什麼?他説,因為老伴去世了,自己都80多歲了,老伴跟他一輩子,現在自己一個人,覺得生活沒有意義,自己也應該死了算了。


弗蘭克爾聽過之後就問他:「如果你老伴比你死得早,你覺得,她會怎麼樣?」這個老人説:「那她肯定會像我一樣痛苦,她是愛我的。」弗蘭克爾説:「那這就是你活着的意義,你活着的意義就是替她承受這份痛苦,這樣她就不用承受這樣的痛苦了。」


這就是尋找意義,當你具備能夠時刻發現意義的能力的時候,你就能看到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意義。


然後,第四步,也是最後一步,用同情的目光來審視自我。


當你把這四步做好,你就能夠看到自己不容易,能夠發現自己身上的意義,你知道,人和人之間的價值是平均分配的,世界上沒有那麼多「應該」的事,你的自尊水平就穩定了,最終會形成一個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你的價值絕不依賴於別人對你的評價,也絕不依賴於你和別人的比較,不依賴於任何的排名。你的價值是穩定的。這樣,無論你想要做什麼事,你都可以放手去做。


這就是幫助孩子建立獨立完整自尊體系的整個過程,這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本書叫《自尊》,書裏講了一個成年人應該怎麼審視自己的價值觀。


好的價值觀具備這麼幾個特點:


首先,好的價值觀是具有靈活性的。

假如你的價值觀是剛性的,總覺得「我必須怎麼樣,不然我就完蛋了,沒有價值了,我就是個壞人了。」那麼這個價值觀肯定有問題,價值觀應該是有彈性的。


其次,好的價值觀應該是內化的。

它不是外在要求的,不是外在的律令,而是內在的律令,是你在心中接受的。孩子也是一樣,我們不可能陪孩子走一輩子,到了青春期,孩子可能還會經歷很多冒險,你怎麼能夠保證孩子永遠安全呢?你不可能天天跟着他,你要讓他內化好的價值觀,讓他跟你擁有一樣的價值觀。


第三個,這個價值觀要符合實際。

它不能是整天讓你糾結、痛苦,覺得怎麼都做不到的那麼一個追求和目標。


最後,它要能夠提升你的生活質量。

如果你的價值觀讓你的生活質量提高了,讓你的人際關係變得更好,讓你每天生活充滿了幹勁,這就是好的、穩定的、正確的價值觀。但如果你的價值觀讓你覺得痛苦、自責,永遠都處在自我批評當中,你就需要重新審視你的價值觀了。


所以,用這四個標準可以來判斷,我們是不是建立了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並建構很幸福的生活。



後記:

當你真的建立了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以後,你再去看孔子、老子、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人,你就能夠感受到他們體內那份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


希望我們的家長們,都能夠把這份最重要的禮物送給我們的孩子,謝謝大家。

5 則留言:

  1. 終於儲夠能量把這篇好文章看畢。邊看邊為自己把脈。診斷結果,四平八穩😄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師姐能閱畢文章,師姐果然厲害👍
      另外,遲了一個月才回覆,實在不好意思🙏🙇‍♂️

      刪除
  2. 為小孩子建立自尊,是家長、教育工作者的終生課題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貓姐來留言,哈,相信貓姐現在開始也會是一位很有愛心的媽媽。再次恭喜恭喜🎊🎉

      刪除
  3. 能看到這篇文章, 也算是一種機遇. 這讓我更了解了自己, 原來原生家庭影響是會影響一輩子的事情. 也讓我有更寬廣的視野去看待每一件事情. 謝謝你的總結與分享! 這些書我都透過樊登讀書聽過, 超棒的. 買書開始看起來ing.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