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8日 星期二

培養親子關係 與 自我覺察的重要


到底什麼因素阻礙了親子溝通,要怎麼做才可以讓親子關係更加深厚?


從我們上一代獲得的親子教養,到底對我們養兒育女的教育方式有何影響,以及我們在親子教養上不知不覺犯下的錯誤,尤其是那些我們從不察覺的錯,以及該如何解決?


我們需要幫孩子做四件事:幫他們穿衣,餵他們吃飯,給他們洗澡,哄他們睡覺。


但其實在做爸爸之前,我有個幻想,就是以為家長就是在草地上與孩子恣意地奔跑和輕鬆的野餐,但實際上面對孩子,每天都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戰爭,你得一直幫他們做那四件基本的事情;並且如何讓自己變回6歲的智商,然後哄著3歲的孩兒。。等等。。


為人父母是件苦差事,那可能很無聊、令人沮喪、失望透頂、傷透腦筋,但同時也是你經歷過最有趣、最快樂、最有愛、最棒的事情。


當你忙著換尿布,為孩子生病忙得焦頭爛額,忙著應付孩子的脾氣(幼兒和青少年),或上一天班回到家,開始處理真正的課題時(包括從兒童座椅的縫細刮除殘留的香蕉,或是收到校長再次來信,請你去學校一趟),你很難客觀地看待為人父母這件事。


而在養育孩子時,那些是重要、那些不重要、怎麼幫孩子成為他們想要的樣子呢?


親子教養的核心,在於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如果人是植物的話,關係就是土壤。關係支持及滋養著孩子,讓孩子得以成長(或抑制成長)。少了可依靠的關係,孩子的安全感就會受損。而緊密的親子關係會是孩子獲得力量的泉源。


我發現通常我認為好的育兒書籍,原來與心理諮詢書都脫不了關係。大多數的親子關係是如何變調的,以及如何讓它恢復正常運作等。。。原來親子教育上真正重要的東西,都不外乎是處理家長與孩子的感受;如何傾聽孩子,以便更瞭解他們;如何與孩子建立真正的聯繫,以防止陷入令人疲憊的衝突或退縮的模式。


家長們應該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待親子教養的問題,而不是靠一些小技巧或訣竅來馴養孩子,目的應該是如何與孩子相處,而不是如何操縱他們。


「親子之間最重要的東西,其實只有『關係』而已。親子關係深厚,我們說的教養話語,孩子才願意聽得進去。關係緊密,孩子才願意說出內心話,與我們進行溝通。而關係的累積,父母絕對是掌控者,因為孩子都是非常的渴望得到爸媽的愛,可惜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往往卻用錯了方法。我們如何對待孩子,往往是受到過往成長的影響。我希望家長能透過自我覺察從而更加瞭解自己,重新建立與孩子牢不可破的親子關係。」


「自我覺察」是指一個人從主觀及客觀的角度去觀察自己的言行、情緒、變化,從而反省和思考自己為何會有這樣的行為、想法、以及實際感受的背後原因。


我鼓勵你回顧自己嬰幼兒時期及童年的經歷,以便把自己成長過程中獲得的效益傳遞到下一代身上,也避免把以前受過的傷害複製到孩子身上。我會把重點放在如何使所有的關係變得更好,讓孩子可以在那些和諧的關係中成長。


而在閱讀《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裡面提到,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來自原生家庭、父母的教育和照顧,我們用環境對待我們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孩子,很多不自覺的批判和傷害,來自我們曾經承受過的對待。


其實很多時候,人們內心都藏著一個孩子,而這個孩子的過去,都是成人們都不堪回首、甚至想要扼殺的記憶,這段記憶會從與孩子相處之中、相似的經歷而悄悄出現,而這可能會讓你不以為然地悲傷起來,從而導致不知所以的恐懼或憤怒。


要如何面對自己內心的那個孩子,如何終止不當的管教延續到孩子身上,是一門值得深思的課題。


我相信做父母不容易,但這個不容易,所指的並不是父母的辛勞或辛酸,我所指的不容易,其實指的是父母能否對自己進行覺察,不斷地檢視自己的行為和想法,從而思考和練習去改變既有的思考模式、用不同的方式與孩子相處。


因此,我將會引用我看過的書本、每一則的小故事,從而帶領家長們思考自己在對待孩子時,是否也有相同的狀況?是不是總是用自己的觀點去批判孩子的努力?有沒有忽略了孩子要跟我們分享的小喜悅?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期待?帶著孩子用什麼角度看風景?

4 則留言:

  1. 作為父親的我,覺得每個家庭環境不同,難而去檢視每個孩子的方式,而且每個小朋友品格也不一樣,不過有一點可以貫徹執行,身教是很重要的事情!長期讀者

    回覆刪除
  2. 可能小弟說得不好,我想帶出的是自我覺察,指的不是去檢視孩子,而是檢視自己,指的是從自己對孩子的教育行為和反應中,觀察自己的內心想法和感受,從而發掘自己為何有這樣的想法和感受,並嘗試再以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看待自己這樣的言行和反應是否恰當,並深入了解這樣教導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或長遠會有什麼的影響。
    就像長期讀者兄說的一樣,身教很重要,而為何自己會現在有這身貌,如何改善自身,怎樣的一種身教才是合適的,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而改善也是一個很艱辛的旅程。
    哈哈。老實說,育兒上我真的還只停留在自身改變的階段中呢。(竟敢在這長篇大論,見笑了)

    回覆刪除
  3. 疫情下的單親爸爸的故事:話說六月旬從群組得知,個波友80後太太終於敵不過癌症,而過身了,留下兩個年幼的小朋友,原安排七月中旬星期日,在學校舉舉行下午追思會,結果香港第三波疫情再度爆發,再度延期。。造物弄人,這故事,像不跟Ac兄話題有關,但換個話題,單親父親如何培養子女,確值得深思及另一番味道,活在當下,幸福這兩字,可遠可近,唉!!長期讀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單親爸爸,對我來說最難應該是如何走出傷痛吧,因為另一半的離世,相信這打擊是十分之大;而養育並不是一個最大的問題,而是思想問題,因為這世上,有愛的單親,總比沒愛的雙親好,因此,能否走出的陰霾才是重點。
      而孩子日後的未來仍是可以幸福的,就看爸爸的心態和做法。
      而再來,就是生活問題,如生前有沒有買保險,有沒有準備另一半離世時的對應方案,或如沒有的話,也可尋求家庭福利會的幫助,如兒童課後照顧及支援服務等。
      畢竟,生命為的不是目的(不是要達到有怎樣的生活),而是過程,如能快樂,也不往此生。
      就像肚子餓了,吃飯填飽肚子是目的,但進食的過程,才是享受生活,生命裡的重點。
      要開心的三人一起生活下去,還是悲傷的三人一起活下去,是一種選擇,也是心態的調整,而做爸爸的要帶頭做,並帶領孩子,的確是難,但並非不能。
      我其實沒試過,也不敢想像,只能像身旁的朋友,為這位爸爸加油並打打氣。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