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8日 星期三

《在遠遠的背後帶領》


《在遠遠的背後帶領》


各位好,我們今天要講的這本書,叫作《在遠遠的背後帶領》。有些書就是這樣,一看書名你就知道它價值觀正確。書本的作者-安心老師從事家庭教育工作已經十幾年時間,她是美國P.E.T《父母效能訓練》課程的國際認證導師,也擔任P.E.T 中國總部的導師督導,並從2009年開始,帶領親子溝通課程,尤其是教育父母和教育學校老師有效的養育方式和教育方法。


其實到底養育孩子應該是怎麼樣的一種養育的方法和方式?

書中的作者回顧了一下自己養育孩子的過程,以及這十幾年她自己跟父母打交道的過程。就發現說,但凡父母們把自己放在前面,就是很想去引領孩子等等,就會出現問題。就這個養育的過程當中父母就會焦頭爛額。


因此就想,什麼樣的一種養育的姿態,反而能夠令到養育這件事情輕鬆一些呢?比如說我們在一個場景裡,我們跟孩子有一些活動。通常當父母們願意置身其後、觀察、跟隨,然後去跟孩子保持這樣的一種連接,它又不是斷開的。就是說這種置身其後,就覺得是一種最好的方式。那麼置身其後,突然就有一個詞就冒出來,那就是我們雖然是帶領,但是,是在遠遠的背後去帶領。



雖然《在遠遠的背後帶領》有一種矛盾感存在,但就是因為在生活中很多父母走兩個極端。


父母通常的兩個極端:


要麼就是他完全控制。

他要求孩子按照他的想法做,去強迫孩子。那最後的結果大家都能看得到,父母很累,孩子很累,而且不愉快。


要麼就是放養。

就完全放棄了帶領這件事。就是孩子的價值觀他也不塑造,孩子的行為他也不管,最後孩子變得沒有規矩。這就是我們說,如果你簡單化地去處理父母跟孩子的關係的話,就容易走這樣的極端。


但是如果能夠做到在遠遠的背後帶領,就雖然你讓孩子成為了他生活的主角,他在前面走,但是實際上,我們用價值觀在引領他。這就是這本書的內涵。



安心老師所做的這個教育方式叫P.E.T。就是父母效能訓練。



什麼叫《父母效能訓練》?

這麼些年來作者一直都在講的一個課程,就是這個的父母效能訓練,那這個課程它其實是1962年的時候就有了。這個課程我們對它有一個名稱,我們把它叫作全球第一父母課程。


但這裡邊的第一呢,並不是想標榜它是全球最好的這種親子教育,它不是這一層的意思。它的意思是說在時間性上面。課程的創建者叫托馬斯·戈登。那托馬斯·戈登,他其實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一個心理學家。


那當時在1962年的時候,全球還沒有說一門課程是專門為父母們設計的。但是因為他的工作就接觸大量的父母孩子,所以他當時就在想說,全球所有的行業在開始上崗位之前,從事這個崗位之人,都必須得接受一些培訓。


但是偏偏這個天底下,最多人在從事的這個職業,也就是父母這個職業卻沒有人去培訓。所以父母們,其實也就是摸著石頭過河。所以托馬斯·戈登,就想出來的這樣的一個想法,他說我要把心理學上的這些東西變得很簡單,讓父母們可以跟孩子有一個很好的溝通。所以在1962年的時候,就有這樣的一門課程,P.E.T.父母效能訓練。


第一位創立教育父母者的初心。

而托馬斯·戈登的一個初心,他說很多時候,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父母們都會備受責備,說你沒有把孩子養好等等。那他提出來的一個初心就是父母不應該被責備,而是應該被培訓。所以就有了這門課程。


的確,現今這個社會上相互責備,好像是一種慣性,就遇到了什麼問題,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誰來負責,對吧?是你的問題還是他的問題,但實際上應該更多的是說怎麼辦,怎麼解決。



所以我們來瞭解一下這本書裡的核心內容。

我覺得如果說這是1962年的課程的話,這裡邊真的一定是發生了很多的迭代。因為內裡的概念都很新,而這裡邊很多的工具在今天都不過時。







首先我們說第一章叫「不越界」。

父母跟孩子之間的那個界限。比如你第一篇叫中國式界限。那這個界限到底在哪兒?應該怎麼劃分?


很多人一聽到界限兩個字,可能就覺得很冰冷。就是界限是不是你是你,我是我。就是這種很有距離感的。


但是當我學了這個課程之後,我就發現說,哦,這個界限其實太好把握了。就是什麼呢?就是我們日常跟孩子,或者是跟他人接觸,其實都有一個東西。就是我的感受。


就是當你的行為我是OK的,那個感受就是非常正向溫暖的;那當你的行為已經令到我不OK了,那我的身體會是緊縮的,我的人會是退縮的。那其實就以自己的感受為準,或者是說以我自己的接納度。那麼事情如果我能夠接納的話,那麼我就給到很多你的空間,很多的允許。


比如說父母們很多時候都是不管我能不能接納,我就是要控制你,就最好你按照我來。但我們說的這個界限就是說,如果這個行為是我能夠接納的,那我要最大限度地給到你自由,讓你有一種自主,自我負責的東西。那如果你確實已經干擾到我了。就比如說孩子的行為干擾到父母。因為這個是從父母作為主體,從父母的角度出發。孩子的行為如果讓我不舒服了,讓我難受了,那我會怎麼樣呢?


那我要負責任地去告訴孩子,但不是以一種評價,或者評判的方式。因為通常父母們可能就會說:「你不應該這麼做。」或者是說這麼做是對的或是錯的。


所有行為無分對錯。

P.E.T(父母效能訓練)讓我很喜歡的一個地方,就是說其實,所有的行為都沒有對和錯之分。而是說在這個情況下,這種情形下,誰受困擾了。


你比方說這個父母想要休息,然後孩子發出很大的聲響。那我們傳統來說,我們就會覺得這孩子不乖,他不好,他不顧及別人,是吧。但是其實在這裡,真正產生的一個事情是,孩子在快樂的玩耍。


但是我不OK,我被干擾了,其實是我處在了一個問題區裡頭。那麼我是被干擾的人,那這個時候,父母不需要去指責孩子說:「你不應該這樣。」這就叫作越界了。


但是怎麼樣不越界呢?

我要告訴孩子,我想有一個安靜的休息,但聲音這麼大呢,我沒法休息。那通過這種非評判的,這種如實地去坦誠自己的(我信息)方式。孩子就有機會去瞭解到說,當我這麼做的時候,別人會有這樣的感覺,所以他也會去調整他自己的行為。


這就叫作不去侵犯,然後也不被侵犯。


那什麼是被侵犯的狀態呢?


從父母的角度,就比如說有些時候,比如說我經常聽到父母們說:「我的孩子就是會來弄一下我,踢一下我,打一下我」,或者是要求父母做一些就是能力以外的事。


比如說,有的孩子甚至揪媽媽的頭髮,當我們進入父母這個角色的時候,不知不覺有些時候會把自己神化。就覺得我是你媽,我是你爸,我應該讓著你點,或者我應該無私一點。那你就算有一些侵犯的行為,好好好,我忍著。


但這個往往會讓孩子,他會一再地去試探。因為他不知道界限在哪兒,其實這個對孩子的這種責任心,這種價值觀的形成,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這就是為什麼溺愛到最後,甚至會傷害父母的原因。


而溺愛其實也會傷害孩子,因為他通過傷害父母來傷害自己,就是那個界限已經沒有邊了。


而書中裡邊有一條很好玩的東西,叫作解除「都是因為我」的魔咒。

這個是父母效能訓練裡頭一個很精髓的地方。P.E.T.有一個概念叫作「行為窗口」。那麼這個行為窗口就先區分說,現在這個事情發生了。那麼受困擾的是誰?


因為通常,就像以上提到,就是我們其實特別害怕,自己是錯的一個。所以但凡有一個什麼事情發生,我就覺得「是不是我做了什麼?」、「是不是都是因為我?」那這個就會令到關係很困難。那如果,本來就是孩子處在一個問題區,他有一些困擾。


你比如說這個孩子,在學校裡受到一些挫折了。然後回到家裡來,他可能就不開心,可能耍點脾氣什麼的,然後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如果分不清楚是孩子需要有一些協助,父母可能就會也容易跳進這個問題去說:「你幹什麼?」、「你怎麼回來就這樣?」、「我哪裡對不起你了嗎?」他就會自己也就是跳進去,然後就是一桶漿糊。


但是如果說我很清晰說,有些時候他人有一些情緒也好,你孩子也好,老公也好。他其實跟我沒有關係,其實他自身遭遇到了一些問題。那麼這個時候我就有一些能力,從旁去做一些協助。


這一種界限的這個狀況,在我們的日常工作當中,甚至都很多。就是很多孩子長大了以後,他跟周圍的人矛盾很多。原因是因為別人說什麼他都覺得「你在說我,你這是針對我。」但我們應該是分清,人家說的是事,人家說的不是你。但很多人就覺得很委屈,因為他們總覺得我做錯了事,覺得在罵我,總是對號入座。就是始終沒有長大,沒有把這個界限感確立清楚。


所以作者說這是一個魔咒。


而如果從小就學會界限的建立,當別人遇到問題,就不容易被別人影響到情緒。


作者有很多學員的孩子,就是特別好玩,他們就學會這一點。有些時候,當父母們有些情緒的時候,孩子們就會反過來跟父母講:「媽媽,我知道現在你有情緒,它不關我事,你需要我幫助嗎?」孩子會跟媽媽說這些。


所以當父母多用這樣的方式,去跟孩子相處的時候,那神奇的反饋便會出現。即是說當我能夠很清晰的時候,我的孩子也能夠很清晰。



越界的例子:

如你看我們家孩子早一段時間,要找一個東西。上學需要一個證件,她一般都是自己收的。她收起來了以後,結果找不著了。後來那個她外公外婆就說,你要學會收東西,你的東西不能亂放,你怎麼怎麼樣。然後她就委屈就哭。她就覺得他們這樣說我。我明明放那個地方是固定的,他們給我收起來了。然後就在那兒難過地哭。


您覺得這裡邊是誰越界了呢?

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是孩子沒有掌握好這個不關我事的這個原則,還是外公外婆沒有掌握好這個批評人的這個尺度?


作者覺得這是溝通裡頭的一種障礙,那這個障礙就是指責,責備。明明是孩子遇到一個困擾的,對不對?那這個時候外公外婆,可能就是心裡邊就會產生一些焦急,焦慮。他就沒辦法去意識到說,這是孩子需要一些協作。現在這個孩子找不到東西,有些著急了。


那這裡頭有一個心理學上叫作「投射」。

就是外公外婆把自己的焦慮,擔心這個孩子總是掉三落四的這種情緒,都投射給孩子了。


所以就說,如果我能夠這麼清晰地,去幫你,傾聽你,描述你現在的狀態。孩子反而有機會冷靜下來。她一冷靜下來,她反而知道說回想一下,我大概在什麼地方可以找到。


所以父母們應該做的,就是共情的這種描述就可以。


但是可悲的是,大量的家庭裡面都這樣說話的,說:「你看你看,你平時東西叫你不要亂放。」因為家長那個火一下子上來,說:「你看跟你說過多少次,你自己的事都搞不好。」就這樣。


作者把這個叫作溝通的絆腳石。而這其實是家長在這方面已經越界了,這樣講話是越界了。



當被大人責備,孩子會有情緒,有感受,這個有問題嗎?

比如上面例子,孩子會覺得我被欺負了,覺得這個他們老說我,都把鍋甩在我頭上這種。


作者表示說,其實孩子有這樣的情緒是蠻正常的,這是正常的反應。


比如說,你今天為了這麼一件事情煩惱了。然後旁邊的人上來一通說,你都成二三十歲人了,你不應該這樣。你一聽,會有什麼感覺?


所以,孩子的反應,我覺得其實是因為有時候大人越界了還不知,才會令孩子出現哭鬧的反應,其實這樣的孩子還挺正常的。


所以這第一章,就是告訴我們說不要越界。就是不要因為自己過度的擔心,或者是這種投射的情緒,牽扯到對方的麻煩當中去。而是應該知道誰的麻煩歸誰來解決。

我們要幫助孩子理清以下這件事:

「孩子遇到麻煩,我們就是一個協助者。」




另一個重要的概念「自我修復」。

書裡邊說孩子本有的一個智慧,叫「自我修復」,這個怎麼理解呢?


這個在根據作者多年對這種養育孩子的觀察,就發現了,說很多孩子其實只要父母能夠給到一些空間。那麼他慢慢,他就會有一些自我的修復。


比如說書裡面有寫到,她妹妹的孩子小滿格,當小滿格去上幼兒園的時候,他有的時間回來,他就會有一些就是打一下作者,或者是說用模仿老師的這些語氣,來說一下作者。然後發現的時候,當不去指責孩子時,或甚至陪著孩子玩這些遊戲,他慢慢慢慢地,他自己就回到一個正常的一個狀態了。所以他其實都有一種自我修復的。


比如說有一種情況,就是這個帶孩子的這個阿姨帶了四年,然後這個阿姨要走了。然後這個媽媽就非常著急和緊張,她說怎麼辦?怎麼辦?孩子可能會不捨,但其實我們說,就是這個就很簡單,就是允許他,就是讓他可能有一些情緒的流動,有一些不捨。然後媽媽給到一些陪伴,這個自我修復就開始了。過段時間之後,他慢慢就接受了這個現狀。他心裡頭也沒有什麼壓抑的東西。


就是最多哭過一兩次就可能沒事了,甚至有的孩子都不會哭。因為只要說,讓孩子的情緒流動了就好了。


就是說我們要相信孩子的,要給他一個空間,給他一個自我修復,自我成長的空間。


為什麼相比起以前,現今的孩子都很難自我修復?

這是因為現在很多獨生子女,這個獨生子女帶來的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父母的過度聚焦。


就是本來父母的生活中有很多事。就像我們小時候好幾個孩子的話,那父母要忙工作,要照顧老大,老二等。但現在不一樣了,就剩一個孩子以後,全家四個老人,加上兩個父母,六個人對一個孩子,再加保姆全部都盯著這一個孩子。這種過度的聚焦,導致孩子沒有自我修復的可能。


就是你想,我每一個舉動,都在很多雙眼睛之下。「你是不是不高興?」、「你有什麼感覺?」、「你需要我幫你做什麼?」就這孩子想自我修復都沒機會。旁邊人老哄著他,老去搞他,或者指責他,說他。所以你現在想想,這樣做孩子的壓力有多大。


甚至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看什麼書,在玩什麼遊戲,在看什麼電視,他都要伸手說不要做了,換那個。你完全沒有讓他去體會、去探索、去改變他自己生命的機會。


所以作者說「什麼是愛?」

愛就是創造空間讓事情得以發生。

所以就是能夠給到孩子一些空間感,一些隱私感,其實是有助於他自己內在很完備地、完善地去發展他的自我。


現今有很多孩子的這種狀況,比如說很多的中學生,現在就是社會上出現的這種佛系、空心病。就是我不知道我要什麼,這其實是挺可怕的。所以他這個跟父母,跟孩子的互動也有關係。孩子對這個感興趣,父母說,這個不要,那個不好,然後給孩子要看這個。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說:「你說了算,我自己,我也不去思考。」


所謂獨立的選擇,獨立的空間,是來自於他有這個機會。我們如果剝奪了他這個機會的話,就沒有獨立性。


然後反過來說,有些時候父母就會說,你看我這孩子,他都不獨立,不自主,他其實前面已經被剝奪了。


所以第一件事就是首先要把界限搞清楚。你是你的事,我是我的事,我們不應該操過多的心,但同時,我們又會是當你需要的時候,我會陪伴到你。


而且要分清楚說這事不是指責。而是我有我的感受,我有我的情緒。那我也能看到你有你的感受,你有你的情緒,我們來解決問題,對相互有很多的允許和信任。


這把我們之前講的《非暴力溝通》,什麼《關鍵對話》全都融在這裡邊了。







接下來,第二章講「不評判」。

就是第一個標題就特有意思:


沒有不乖這回事。

這不乖的孩子太多了,但作者在這兒竟然說沒有不乖這回事。


作者認為,通常我們會覺得說孩子,這個比如說我們說孩子撒謊也好、作弊也好,孩子的這個行為是為了尋求關注等等。一般家長們都會認為,這是孩子們的一個行為偏差。


但托馬斯·戈登很有意思,他說不存在偏差行為。

他說所有父母認為說孩子不乖,其實背後都是因為孩子有一些未被滿足的需求。


然後他也說,那說孩子不乖,其實是一種標籤,這裡頭也有一些不平等、不夠尊重的地方。他說你會說一個大人不乖嗎?


假如有個人、或朋友說你不乖。


我們做大人的時候就是最多說你不職業,你比較笨。就是罵人了基本上。但是確實很少用不乖這樣的詞。


而父母效能訓練他是非常人本主義的。因為他整個是源自於人本主義心理學。他是哪怕是一個嬰幼兒,他都用很平等的語言去溝通。所以他說其實沒有所謂的不乖。當我有一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那我可能就會有一些行為,通過一些行為來表達。


舉個例子:

有位爸爸,他從來不打孩子的。結果,前兩天打了他孩子一頓,過來跟我講的時候,也覺得挺痛心的。他自己也覺得很痛心。他兒子一個暑假,這次暑假這麼長時間,漫長的暑假,一個暑假過去,一張作業都沒寫。就是所有的作業完全沒寫。


後來到學校去以後,老師說怎麼一個字都沒寫,就把家長找來罵了一頓。他回家打了他兒子一耳光。這聽起來我們也很難過,那你說這種行為也不叫作不乖?


作者認為:其實是當我們要去看一個行為的表面。就是如果單純從行為的表面上,我們可能會說,這個孩子不乖,這個孩子怎樣怎樣。但實際上父母效能訓練的養育其實是說,我們要透過表面的行為,然後去看到底下孩子正在發生什麼?那他其實如果說在這裡頭,他如果到最後一天,說一個字都沒有交,他一定是發生了一些什麼。那父母其實要去好奇的是這個部分,比如書裡面有一個章節,問題是用來了解的,因為我們是應該先去了解,先去傾聽孩子,問:「寶寶,今天聽到老師這麼說,我也覺得很驚訝,那同時我也很好奇就是為什麼整個暑假,這麼漫長一個暑假,你一個字都沒寫?」


如孩子回應:「就是我就玩得很開心,我覺得特別好。」


也不要立即批判,因為其實他有一些需求,所以你只需要描述:「哦,你想要放鬆,需要玩樂。」


或孩子可能會說:「我忘了這事了。」


忘了這事了,這個其實回過頭來,我們要去看看到底說,那在這個過程當中作為父母,那我給到孩子的關注是多少。因為P.E.T.裡頭強調一點就是說,如果孩子一旦出現一些我不能接納的行為,作為父母我是要及時表達的,那這個情緒才不會累積。


所以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其實雙方都有一些未盡的責任。就是說明孩子和父母雙方,在整個暑假期間壓根就沒關注過這事,要不然不至於一個字都不寫。所以就是雙方還是要著重於解決問題,探究需求,探究它到底是什麼東西沒有得到滿足,所以先從傾聽需求的層面上開始。


但是不評判確實很難做到,大量的家長就喜歡評判。那怎麼才能夠幫助家長,做到不評判,就事論事,討論問題,解決問題?


這個點確實是,我經常也會被父母問到。那我覺得其實就是父母需要學習。因為我要意識到說,評判帶來的障礙,我首先要去意識到評判帶來的障礙。


因為評判往往就是讓人際關係會更惡化,或者讓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會更遠。那麼當我意識到這個的時候,那我就開始說,那我怎麼去學習,用不評判的語言。


那其實很簡單,其實所謂的不評判。就是我不是說,我不說你不乖,你這個不夠,不聽話,你不好,你懶。就不說這些標籤性的語言就好了。你只需要描述發生了什麼就好了。


比如剛才說的,那爸爸留意到這兒個暑假過去了,你一個字的作業都沒有寫,我在說的就是一種客觀事實。只要能夠這麼描述,我就從那個評判裡頭出來了。所以它其實也很簡單,那這麼說了以後有什麼好處呢?


給大家一個反面例子:

你比如說我去講一個孩子,「你看你這麼懶,你看你丟三落四的!」

假設你是那個孩子,你聽到別人這麼說你,你是什麼感覺?


我相信是委屈,就是我其實不總是丟三落四,今天是因為那個那個事,所以才丟了東西。


正確的做法:

假設我把事實描述出來,說:「哎,那個寶貝,媽媽留意到你今天去上學的時候,你忘了帶數學本。昨天你是忘了帶那個鉛筆盒了。」

你聽到我把你這個事實描述出來,你這個有些什麼感覺?


孩子可能的反應:「哦,真是,還真忘了兩次。」


是的,所以以客觀的事實來描述就是這個作用,前一種的說話方式,你會跟我產生一個對抗;但是後一種的只描述事實,你會意識到說,還真的是這樣。我們之間其實還是挺融洽的,你也沒有對抗我,我也沒有對抗你。




那為什麼大量的家長,包括爺爺嫲嫲就是喜歡貼標籤的?你比如說很多人就是,說我這孩子就是沒有自律性,這孩子拿到手機就放不下來,就好多人就是喜歡給孩子下這樣的定義,這個心理的原因是什麼?


其實這個是兩方面:


一個就是習慣了。

就是有些時候像傳家寶一樣,心理學有個名稱叫「代際傳遞」,就是代代相傳,我做錯事情或者怎麼樣,我的父母是這麼對我的。好,我習得了這種,然後我也變成習慣了,就慢慢我也內化了,於是我也這麼對待我的孩子,所以它變成像傳家寶一樣,它是一種習慣,或者是說它也是一種習性。


還有另一個是還沒長大。

就是如果我去說是你的錯,你做得不好,那我就對了。「我就沒錯了。」

一個責怪孩子寫作業寫錯的媽媽,其實自己還是一個8歲的小女孩。就是她當年在這方面,可能受過挫折。所以那種傷痛投射在自己心裡邊,一看到這個現場發生,馬上反映出來,這次可不怪我。所以你聽那個父母們,在指責孩子的時候說的那些話,都是推卸責任的話。就是說:「媽媽有沒有跟你說過?」,「媽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她就是把責任摘清楚。


而實際上我們跟孩子在一起,我覺得這裡邊說要劃清界限,然後不要評判對方。其實核心就是父母得長大,父母得是一個成年人,解決問題的思路,而不是相互指責,推卸責任的思路。


我們現在在很多的家庭裡頭,就恰恰就是這個點,父母他本身沒有長大。然後他有很多時候,就是該很正向的、正面去表達的,他沒有。然後他就去指責孩子,那甚至有些時候,有些越界地把孩子該負的責任也拿走了。於是,孩子也變成一個沒有什麼機會去自我負責的,他也沒有長大。到最後就變成一個孩子對著另外一個孩子。然後,這個孩子長大了之後,他再去對他的孩子,他也是這樣。


有很多家裡邊的狀況,有一種狀況就是爸爸和兒子之間的這種對抗。你明眼一看,就是兩個小孩在對抗,只不過那個爸爸比較強悍,他打得過這個孩子。所以就搞得家裡雞飛狗跳,確實是沒長大是特別要命的一件事。


還有一種是,父母認為你不能犯錯。

我經常勸一些家長,我說你想想看,一個小孩子學中文,中文是全世界最難學的語言。但是沒有誰家的孩子不會說中文。你都學會了,這麼難學的語言,說得那麼流暢,為什麼呢?然後到了加減乘除,反倒不會。


就比如有一位爸爸,他兒子上一年級,寫了一個五減三等於八。就是他減號,加號分不清。然後那個家長,就特別認真地盯著那孩子說:「這怎麼能搞錯呢?你寫的什麼號!這是什麼號!」然後那孩子頭朝天的坐那兒,回避。孩子不跟他聊,他回避。


還發出來的視頻給別人看,這也太過認真了。只是把加號,減號弄反,這件事太可愛了,這是一個很可愛的事,很萌。沒見過,你應該跟他一塊兒為這件事開心。


你現在想想,一個孩子三歲前,能把中文學會的原因就是父母沒有因為這件事發過飆。父母從來不會因為你說錯了一句話,說:「你別學中文了」。就這樣,反而孩子有些時候說的這種很萌的話,全家都高興,覺得好玩。所以這個孩子才敢一路什麼話都敢說,最後把中文學會。


但是一到上小學,父母立刻翻臉了,加減乘除這麼簡單的事,父母都能翻臉。這種翻臉的,推卸責任的方法。就是使得孩子的學習,變得越來越吃力的原因。


而這種情況真的變成現在很多父母的痛處,就變成就是一輔導作業就是各種投射就出來了。然後孩子的認知就是作業就是很痛苦的,那還怎麼寫作業呢?


所以第二章很重要。就是學會「不評判,問題是用來了解的,而不只是解決。」

但就是很多父母,連解決這一步都沒做到。而是先分清責任,如大量的父母都是在分清責任這的個層面上徘徊。然後才是解決問題,而很多的父母更越界幫孩子解決問題。然後最後,才是作者說的去了解。


所以來到這裡,當孩子出現問題時,父母正確的方式,就是說,你應該做到的是去了解,這個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去傾聽,第二章這裡邊最後一節是傾聽,去傾聽,去了解。然後讓孩子感受到你跟他的共情。這就是在創造空間。


而我們有很多所謂好的父母,能夠做到我不罵你,就已經不錯了。但是父母卻越界,伸手替孩子把事情解決了。這就只停留在解決問題這個層面,並且越界了,然後回過頭來還說孩子沒本事,不自立。


這個就叫作問題是用來了解的,而不只是解決。







第三章叫「負責任」。

這一章一章之間有著奇妙的聯繫,從這個不越界,到不評判,到負責任。


那不越界和不評判。其實首先說的是孩子被困擾的時候,父母的最佳心態。就是我不是一種越界。就是我不是幫你把問題解決了,而是一種允許,一種給到空間。


那不評判就是我要協助到你,我必須得有一個不評判的心態,我才能夠做到。一旦我開始評判,我也很難去協助到你了。因此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這是前兩章的作用,然後才是負責任。


什麼是負責任?

比如有些情況下,其實是孩子干擾到了父母,孩子侵犯到了父母,那這個時候,父母他要有一種成人的一種姿態,我要負起責任來,去告訴我的孩子這件事情的發生,此時此刻我的感受是什麼?所以他其實是一種自我負責。(一種為自己的情緒表達而負責。)


那如果我變成一種指責,「你這樣子不對,你這樣子不乖。」那其實我沒有站在一個自我負責的這個角度上,那我的孩子,也學不會說當他人干擾我的時候,我可以怎麼樣去表達。



做一個能為自己情緒負責的父母。

其實父母,有這樣的一種自我負責的心態是一種很重要的。


因為有好多時候,父母其實對孩子都是在發洩情緒。你比如說,我今天這個在某個件事情上不開心,那回到家我一打開門,我的孩子沒寫作業,那個氣不打一處來。


而我見過的一種場景特別好玩。就是到家裡邊以後,跟孩子先說這麼一句話,說「我今天心情不好,你別惹我!」對吧?這個話我是聽得陰森恐怖。就是讓孩子會覺得:「完了,今天晚上不敢說話了。」這就是一種,不對自己情緒負責的。


而很多父母其實意識不到,我們為什麼很多情緒都發洩在孩子身上?

因為孩子弱小,所以比較安全,因為沒有什麼反擊能力,安全了。因此,父母對自己的情緒自我負責其實是很重要。


那怎麼才能自我負責呢?

要意識到說就是,首先我的這樣的一些情緒,其實不是因為我的孩子不寫作業。而是我之前一定是有很多的累積,就首先還是意識層面的東西,就之前我們其實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之前的我們都只會覺得,就是因為他這樣,我才那樣的。所以這時的你很難做到自我負責任。


但是如果我首先有一個覺知的過程。我會知道說其實不寫作業,它就只是一件事情。那我會有這麼大的情緒,這個情緒已經不是空穴來風。它一定是我自身有很多的累積,所以這個地方,就是我要自己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有些時候一些情緒的累積,它還不是近期的累積。比如說還有一些焦慮,它已經是長年累月,在這個地方有一個很大的情緒了。


就是我經常提醒很多父母是說,孩子不寫作業這一件事,在不同的家庭反應是不一樣的。有的家裡邊甚至還覺得挺開心,無所謂。我還見過有的父母,主動要求孩子別寫作業,說那作業太多了別寫了,我們玩去吧。


那為什麼會在你們家,不寫作業變得這麼嚇人呢?

其實核心不是那件事。你看同樣一件事,在不同的裡是不一樣的,核心是你的壓力太大。就是有一本書,叫《感受愛》。它說其實每個人身邊都有一些愛。那為什麼有的人感受不到。就是當一個人生活壓力過大,精神過度緊張的時候,他就感受不到那些美好的東西。


所以在這一章的建議。就是希望父母首先能夠覺知自己,是在發洩情緒。當你能夠知道說我這是沒有負責任,然後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就好了。


可能有很多父母會問,我平日工作抑壓得已經夠累了,我好不容易找一個能發洩的地方,你現在讓我連這個也堵上了。我不能發洩,還要我繼續抑壓?

其實不是說不能發洩,不是要人們去變相地壓抑,也不是要你去拒絕自己的情緒。反而相反地,當我意識到這個部分是屬於我的,那我就學習我怎麼樣去表達出來。


這是兩個不同的東西,發洩情緒和表達感受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發洩情緒指的是行為上的,語言上的罵,或者行為上,甚至會打孩子,這種是屬於發洩的一種。


但你比如說,你今天回到家,看到孩子都七八點了,作業還沒寫。你這個時候你去表達感受,我是很鼓勵,很贊成的。


比如說:「八點了,媽媽留意到你今天作業還沒寫。」她這個就是一個我自己心裡邊,有這樣的一種感受,媽媽有一些開始擔憂了,我去跟你表達感受。而不是說「你怎麼還不寫作業,這都什麼時候了!」這是一種發洩。所以它其實是兩個不同的狀態。


所以其實如果能夠用正確的方法去表達,你很快就能夠走出來。甚至能夠感受到,周圍的人對你的善意。這才是真正的休息,才是真正的找到了人際關係的支持。


但是好多人就覺得,我就是習慣了忍不住大喊大叫。我似乎要傷害周圍的人,我才能夠減少自身的傷害。但實際上,這會讓這個傷害,在空間裡邊不斷地回蕩,最後你會收穫到更多的傷害。


而我通常就會問父母,當你去吼孩子,或者是去打孩子的時候,我說你喜歡那樣的自己嗎?他們一般都會告訴我,其實不喜歡的。


我說當你能夠稍微心平氣和一些,去真正地把你當下的感受,去跟孩子做一個表達呢?他說我比較喜歡那樣的自己。


不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這裡邊有個惡性循環。

惡性循環就在於她越發脾氣,越不喜歡自己,她心境越糟糕,越破罐子破摔的。最後說反正你們都不喜歡我,我就更凶,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一個不學習的、不改變的一個人的惡性循環。


但是,如果她願意努力做出這一步改變,說我今天開始不發脾氣了,我把發脾氣改成跟別人溝通,去嘗試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樣她才能夠愛上自己,她才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進而看到自己的微笑,覺得自己笑起來很漂亮,然後自信心提升,下一步再做這件事就更容易。


所以人生,其實人生永遠都處在良性循環和惡性循環之間。就看你的選擇。就是你選擇要努力地去做,還是放任自己按照老方法去碰壁。


因此教育孩子,其實是一個意願,一個選擇而已。



孩子能自我負責就能自律

這是一個正向的關係,就是當父母能給到更多的空間,讓孩子從小學會對自己的事情去負責任。那一個負責任的孩子,他肯定是自律的。


當他有越多的自我負責任的地方,他的自律就會越多。所以父母效能訓練,所教授父母養育孩子的方式,就是這樣喚醒孩子的自律。


所以,我們需要陪孩子寫作業嗎?

我和太太是不陪。

K2開始,我就不陪,總之從幼稚園開始,他們老師要做那種作業什麼的,都是我女兒她自己做。就交那種最爛的手工交上去,我們也不管,不過我們並不是什麼都不管,也不是完全不陪伴在身邊,就是現在她開始寫作業時,我也會在附近如梳發上閱讀看書,或在工作枱上開始做做自己的工作,如寫作筆記等。


結果她反倒學得很好。就是她自己會安排自己的時間,會有自律性。


在我觀察別人培養優秀的孩子時,我發現他們都不用去過份操心孩子的學習,但她的學習成績很好。


而我認識的不止一家,我認識很多家非常優秀的孩子。我說的非常優秀,不是學習成績好,而是全方位優秀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共同的特點,就是懂得放手。不是不關注,而是懂得放手,懂得在遠遠的背後帶領。反而這些父母自己的生活也過得很精彩。


父母活得精彩這個太重要了。

孩子們會變得跟父母一樣很棒。因為他自己會有自己的節奏,安排自己的時間。


相反,我也見過很多過分操心的父母,整天在背後盯著孩子,陪著孩子寫作業。孩子跟他們的關係普遍不好。就是因為空間就這麼一點,你給它全佔完了,你讓孩子往哪兒站呢?所以最後孩子就會覺得,跟你在一塊兒壓迫感很強,逼迫然後吵架。就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就是關注,懂得放手,讓孩子有空間,自我負責。



一般怎麼能夠改變父母對於管控孩子的執著?就是父母覺得不盯著他就不放心。他晚上一定要盯著孩子寫作業,有什麼方法能夠讓他一下子放鬆一點?

通常當父母覺得苦受夠了,他就會OK,就會放棄了。所以我通常就會問他們:「你這麼管,你這麼盡心盡力,這麼抓住,你現在狀況怎麼樣?」

然後他們會說不行呀。

我說對呀,「那你都已經重復了很多年都不行了,你還要繼續重復嗎?你的苦吃夠了沒?」


我有時候還會問這些父母,「我說你爸媽當年是這麼對你的嗎?」他說也是。我說有用嗎?他說好像沒什麼用。就是你爸媽這樣對你也沒用,然後你現在來一個加強版的,對你的孩子,更沒用。



很多父母是對自己的失敗,有一個錯誤的歸因。

什麼叫錯誤的歸因,他說我就是因為,當年沒聽我爸媽的話。他錯誤地歸因為他沒有聽他爸媽的話。爸媽讓我考大學,沒考好,讓我寫作業,我沒好好寫。


實際上這個歸因太簡單了,而實際上是你爸媽當年的教育方法就錯了。你作為一個孩子你本身沒錯,你可以長得很好。他們的方法錯了才導致你變成了這個樣子。然後你現在竟然反思說,我當年如果聽話就好了。於是用加強版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錯得更離譜。


人其實這樣的,都有一種自責的傾向。自責和責備他人,其實是一個銅板的兩面。當我們越會自責的時候,我們也越會責備他人,責怪別人。


所以就是他說我錯了,我不對。所以這個反過來的另一面,就總想去說別人錯了,別人不對。


所以另外一個銅板的兩面。就是我接納我自己,同時我也接納別人。


當我有更多的自我接納,我就能夠給到別人更多的接納。


就是當我對自己,沒有那麼高的要求的時候,我對別人的要求少了,對其他人就放鬆了很多。而當你對其他人是放鬆的,他們反而會越做越好。也就他們反會要求自己,他們反會管好自己這樣,就是他們的這個成長空間就有了。自主性、獨立性、和負責性也就有了。


你看你再往前延伸一步,你到工作上看,一個到處指責的老闆,就會發現員工有做不完的錯事。唯唯諾諾嘛,擔心害怕做錯。因為員工的行為就是看,別讓老闆看見,哪個地方有問題。他的眼睛只會想到老闆怎麼看。他自己根本看不到東西了。所以這個硬幣的一體兩面,喜歡責怪別人,同時不斷地自責;而人和人的相處,就是有這種放鬆的氛圍,自己也能減低焦慮。


這是第三章,要教我們學會為自己的情緒負責,讓孩子也能夠學會為他的事情負責,從而他才會有自律性。







然後第四章叫「無傷害」。

這個當然是所有的家庭,都追求的東西了。就是怎麼說才能無傷害?


無傷害的第一個。就是說我要收回這種標籤性的、攻擊性的語言。那我剛才說前面兩章是針對孩子處在一個困擾裡頭,我們可以怎麼做。那基本上第三、第四章就是父母處在一個困擾裡的時候,我們怎麼做。剛才我們提到的就是這種負責任,他是一種心態上具備的負責任。


貼標籤,孩子就會往你說的方向發展。

無傷害,其實就是語言上行為上,我怎麼去做到無傷害。比如說我不去給他貼很多的標籤。貼標籤很危險的一件事情就是孩子會朝著你這個標籤的方向去發展。這個有一個心理學的詞,叫投射式認同。指的是一種心理上的暗示,自我應驗。所以這種無傷害,就是我把這種說你笨、說你懶、或你不好。孩子就會相信父母說的話,最後長成父母說的那個樣子。



零懲罰,零獎賞的養育觀。

這個懲罰和獎賞,是爸爸媽媽最喜歡用的東西,一個是威脅,一個是交換。您這說零懲罰,領獎賞,這不要貼貼紙,不要獎勵自行車,或拿什麼東西,來促使孩子的行為發生改變。因為所有的這種懲罰和獎賞,它其實都是父母使用自身的這種權威來操作的。那這對孩子來說,他就變成是如果我有一個行為是因為懲罰或者因為獎賞而發生,它就是一種外部的動力。


以內在動力來培養孩子,他才能更好的自我成長。

其實我們父母,都不希望說孩子所有的行為,是源自於外部要我怎麼樣。我們希望孩子其實是有一種內在動力,一種內驅力,一種自律。


反面例子一:

很多的父母即使有這方面的共識,但就壓根兒沒有意識到自己卻經常利用一些外在的東西,來推動孩子。這個動力來自內部和外部,有什麼區別。他只看說你考了多少分,你考第幾。


早前曾聽到一個分享,說有一位媽媽,她兒子考了全班語文第一,但這位媽媽卻不滿兒,還跟兒子說,你全級才考第二百多名,總分才多少多少等,就是一路都是諷刺,挖苦和打擊。就是那個孩子好不容易找了一個優點,他的語文考到了全班第一,但是孩子媽媽找出一大堆的數據證明你那算什麼?你根本不行,你全年級排名不夠好。但那個孩子一直陪著笑臉,在那兒邊哄他媽媽開心。真可憐。


做孩子的確也挺不容易的。所以我們說什麼是痛苦,痛苦就是來自於比較。其實這個媽媽也很痛苦的。所以她就會用這樣的一種語言,去攻擊孩子,就因為她有太多比較了。都這個分數了,但是還不滿意,我還得再跟班級跟學校比。永遠都用外在的行為表現來推動自己和孩子。


反面例子二:

聽說有一所中學,竟然有一個群,是全年級前二十名的家長群。就是全年級考試前二十名的家長,有資格進這個群。進到這兒個群裡邊以後,如果這次考試,一年有好多次考試,只要你的孩子退出了前二十名,不用別人說話,自動退群。然後所有的家長,在裡邊壓力大到什麼程度,你知道嗎?就是家長每天的生活的目的就是不要從這個群裡面退出來。後來那個裡邊的一位,更說她女兒很爭氣,自從進去以後,她就再也沒有出過群。就是孩子的成績,成了媽媽人生當中最重要的指標。這太扭曲了,人太可怕了。就是說人很多的痛苦都是來自於比較,但實際上,你所重視的,這個前多少名,排第幾,這都是外在的誘惑。這個孩子如果沒有一個內在的動力,他沒有為自己打算想要成為一名什麼的,他可能考完了大學,然後他自己的人生就不管了。


就比如,有些人在他讀書的過程當中,他父母很想他學鋼琴。他說好,你要我學,是吧,他就學,考了個鋼琴八級。好,我考過了八級了,從此以後再不碰鋼琴,不彈了,這是多麼可惜。


這就有人專門研究過說,為什麼那麼多,去了海外留學的高材生,都是很有名的學校,跑到海外留學,最後變成家庭主婦。她本來是學霸,很厲害的。但是一到那兒,她的目標就是找個穩定的生活,然後可以不讀書了。我終於擺脫了求學、不要再讀書,就變成這樣的一個狀態。


靠外在誘惑只能是短暫,唯有內在驅動力才是長久不衰。

這裡頭有一個叫作過度使用意志力。就當我的內在沒有那種內驅的時候,我要基於外在,對我的獎賞或者懲罰,我要不斷地激勵我自己,不斷地要把那股勁提起來,就他會過度地消耗他的意志力。等到這些外部的刺激,不再成為這個動力的時候,他就懈怠下來了。很多人都會出現。


所以當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要過份去操練他,不要刻意要求他越級去挑戰非常難的題目,因為這會讓孩子他產生焦慮感,對學習失去自信,失去興趣。所以要保護孩子本身對事物好奇的探索力和好奇心,這樣孩子才能夠很內心自發的探索,從而從容地學習。而不是在這麼小小的年紀,身體都沒有發育的時候,就一天到晚搞,做練習做到十一點半、十二點。因為當人一過度使用,過度消耗,他就會到就像剛才講的,到某個時期他就動不了了。他想動,他也動不了。


人生是長跑。

很多家長就把孩子看成,中學或大學以前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只要你考到好的小學、好的中學、好的大學,就可以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只要到了大學以後,你愛幹什麼就幹什麼,那是你的事,跟我沒關係了。然而用大量的言語攻擊,諷刺挖苦,去要求強逼孩子去完成父母為他定立的目標。但事實是,這樣只會提早把電用光,所以我們要做的,應該要是多給這個蓄電池充電。


無傷害的核心是什麼?

而無傷害,這一章的核心就是我們要知道說,拿什麼東西來替代傷害。而這書裡邊寫的核心是尊重。我們用尊重來替代傷害,在尊重的氛圍之下,孩子一樣可以按照你引領的方向去走。而且其實孩子可能會發展得更好。因為他會知道這個,我真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人有這個動力,有一些真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的這個動力。他就會自發的努力去達成,而且會越做越開心,越做越起勁。


為什麼有些孩子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有些孩子可能他缺少一個我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這個東西不清晰了,一般家長說他的孩子就是不知道想要什麼?他整天沒想法。從而說

:「所以我只能給他想法。」


那這怎麼解釋呢?

其實這時家長顛倒了因果,他是把因果顛倒了,其實是先有因,再有果。他現在拿這個果來說事,但沒有看到前面的因,就一直顛倒因果而已。


這幾章我覺得父母們認真看一看,把每一章認真讀一下,一定能夠收穫很大。







接著第五章叫「一致性」。

這個一致性,在這裡就是叫做真實的父母。當孩子的這個行為,是我能夠接納的,那我也不用去假裝我不接納。有些父母覺得說我誇他兩句,或者是我肯定了他,他是不是就飛了,或者就怎麼樣了。不,當孩子有些行為是你真心喜悅的,你一定要及時地去表達你的這種感受。因為這其實也是一種愛的傳遞。那當孩子有些行為,我不接納的時候,那我也要一致地去表達。「這是不對的」,「這是我不能接受的」,孩子有一個機會去學習到,因為人是這樣的,我不單單有自我,我還要跟他人相處,跟整個環境去相處。所以孩子其實是需要去學習到,去認知到我怎樣不傷害環境,不傷害他人,甚至不傷害自己。所以這個就是父母其實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是我能夠很真實地做我自己,這個孩子就能夠學到,怎麼樣去跟人相處。


那為什麼很多父母不願意真實地做自己,表達自己?

這裡頭有一個東西。就是有些時候真實地表達自己,是會觸碰到自己的一些脆弱面的。那人都是需要剛強,堅強,特別我們被灌輸,「要堅強,要堅強」。但很多時候就是堅強的外殼底下,其實是有一個脆弱的自我,那這個部分就不敢去展現。因為我們覺得有一些教條的東西,覺得展現這個部分是不好的。


比如說這個因為有些時候,有一個老師就跟我講,他學了這些溝通的方法方式之後,有一個變化,就是他願意去,袒露自己真實的感受。他說原來學生考不好,拿著試卷回到教室裡就一通責罵:「你看你們怎麼考的,我辛苦了一個學期,你們考出這樣的成績。」他說通常孩子們安靜一秒。好,之後就又開始各自說話,回到那種無序的狀態。他說那因為學了這個溝通的方法,他有一次,他看到孩子們的這個考試成績,他其實心裡邊很傷感。就是那些脆弱的感覺,很傷感。於是他拿到那個試卷之後,他回到教室之後,他跟孩子們說:「老師看到這兒樣的成績,其實心裡蠻難過的。」他這一下,那個教室裡所有的孩子,都安靜下來了,對。就是那一刻,真實了,是活生生的。


我就想起來那個電影,裡邊,那個演的老師在上課。然後底下的學生都在聊天,說話,睡覺一大堆。後來這位突然之間爆發,說:「你們可不可以不要上課睡覺!你們如果不願意聽你可以走。」


真的有學生走了,那一刻他突然回歸真實。他開始在講自己學習的心態,其實我過去是個失敗者,學生馬上就被吸引過來,其實孩子也好,學生也好,他都渴望跟真實的人交流。他不希望跟一個假面孔交流。


而什麼是非一致性的表達?

所以好多家長跟孩子說的都是反話,激將法,這是特別要不得的事。因為我見過很多家長,就故意地激將,就是說你難聽的話,希望能夠激發你什麼東西,這個其實是非常糟糕的手法。


因為很多貶損性的東西,會在這裡頭。他根本不知道說表面上,看起來這個孩子的行為,可能發生了一些改變,你看他憋著一股勁好好學習了,但是他內心已經完全失去動力了。他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打臉,是為了讓父母打臉。就是你說我不行,我現在就給你打臉了,我考了前幾名了,但他根本沒有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而還有另一個非一致性的表達。

比如說你這個出門要多穿點衣服,你想表達的是你應該多穿點衣服,暖和點。但是很多父母,就說的是怎麼不凍死你。孩子過馬路時跳跳紮紮,就說怎樣不車死你。

就是你明明是愛心。但是說出來的也是難聽的話。


做真實的父母,要怎樣表達一致性?

就是你要把愛也要說出來,你不高興你要說出來。但是不是貼標籤的方式,也不是威脅、交換等的方式,而是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去表達。


《非暴力溝通》其實也很乎合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因為人本主義其中一樣的價值觀就是無暴力的相處,並且如這本書一樣,是探求需求,講感受。


養育的初心到底是愛還是恐懼?

然而有些父母就是讓孩子恐懼,嚇唬他們。然後孩子的行為符合我的要求了,那我就覺得我成功了。但實際上,這種是一種外部的一種驅力,他其實沒法細水長流,沒法長遠。



所有的憤怒,其實都是來自於恐懼。

這個太重要了。我要提醒很多的父母,就是你要識別,自己其實是源於自己的恐懼的還是什麼作出發點去做事,就是人對於自己毫不害怕的事,根本不會恐懼。但是如果你只要覺得這事搞不定,孩子不能往你想的方向去發展,過馬路就是亂崩亂跳的,這時候,焦慮、擔憂、害怕、恐懼就來了,恐懼一來,憤怒就來了。所以當那個媽媽說,幹嗎不凍死你的時候是恐懼,她是覺得你要生了病,我多大麻煩。你要生了病我多難過,我心裡邊受不了。


那如果是愛的角度,我是因為愛你,我體會到的更多的是愛。那說話的方式就完全不一樣,憤怒的情緒就沒有了。


所以其實養育孩子很簡單,就看你說的這番話,做的這個事,你是出於愛,那就錯不了。但是如果你說這番話,做這些事,你底下滿滿的都是恐懼,那就很難把訊息去傳達給孩子聽。


但是,很多父母,他會說還不都是為了你好,當他說還不都是為了你好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好像是因為愛,但,其實那個不是。


希望大家能夠記住,我們今天講的就是,只要你一旦憤怒,那一定是恐懼。就是你說孩子加號減號搞不清楚,這事你都發那麼大脾氣,為什麼?你明知道發脾氣無助於他學得好,但你就是要發脾氣,但其實底下的核心還是擔心,擔心說,這樣下去怎麼辦?萬一是個傻子怎麼辦?萬一將來考試,什麼都考不上怎麼辦?就是他這裡其實全都是擔心。所以我有時候到極致,我就會問這些家長,我說你孩子真的成績非常非常差,全港倒數第一,你就不管他了?你就讓他流落街頭了,他跟你沒關係了?

答案顯然是不。


只要他身體好,你都覺得挺好的。

就是孩子一生病你就感受到了,你要是孩子一生病,發燒一住院,父母就不考慮成績的事了。就覺得說只要身體能好,讓我做什麼都行。那種感覺就來了。因為有了一個讓你更怕的東西。


但,這裡還是恐懼驅動。人不能被恐懼這樣去驅動。你如果換一個角度,你會發現孩子成績不好,你照樣可以愛他。



現今一代的孩子,都值得去發展自己的道路。

從古至今,我們骨子裡頭,DNA裡頭有一種生存的憂患,很多人常說我們其實都不是在生活,我們是在生存,求生存。


但是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或許還掙扎在生存的一些邊緣。但是我們的孩子,其實是值得去好好的去生活。他們值得去發展他們自己的,他們的個性,他們的特長,他們的特質,值得被尊重,然後去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最後一章,第六章叫「自我調整」


為什麼我們需要自我調整?

這個跟我們去改變、改善自己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我們去學習一些養育的心態,一些溝通的技巧。一開始時都覺得很好用,特別是剛剛初學的那幾個月,太好用了,很多人都會說這太神奇了。例如我這麼說我的孩子就有這樣表現,我這麼做我的孩子這樣表現等。


但是慢慢,慢慢地,有一些人又會回到過去,打回原形。


為什麼我們會打回原形呢?

其實是認知層面的東西太牢固了。我們往往就比如說,我有一個憤怒,我有一個情緒,其實我們要去看到他的整個這個發生的過程是一個行為發生,對不對,一個行為發生。然後我針對這個行為,我就有我的解讀,這些解讀,其實是跟我的信念系統有關。


然後這個解讀就是,如果我解讀為這個好,符合我的,我的感受就很好。如果我的解讀,是解讀為這個事情不好,它不符合我裡邊的認知,那我的感受就不好了。


那我們該怎麼辦,怎樣才能有機會改變牢固的認知?

從根源去解決,就是我要從我的感受倒回去,我要去看到這兒裡頭,我的整個認知系統是怎麼樣,我的信念體系是什麼?然後我們去認識這個信念的體系,它其實就是在做一個自我調整。


而有些時候信念的東西,一旦改過來了,所有的東西,它就像那個多米諾骨牌,全改了。所以很重要。


但是信念最難改。就是我們講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英文有一個詞叫force of habit,就是習慣的力量,慣性的力量。


那怎麼做才能夠,把這個核心的信念給改掉呢?

它確實不容易。所以我們說這個隨身心靈成長,其實就是不斷地在自己的習性上下功夫,所以他沒法一朝一夕。而這個書裡頭,作者其實給到了父母們一個工具,這個工具叫作轉念。一轉念。一念之轉。一念放下萬般自在。所以他有些時候就是一個念頭。那我就要去針對這個念頭去做功夫。下功夫,去做功課。


轉念工具的例子:

比如說就用我這裡頭的就是一個轉念的工具,那我覺得說我的孩子,應該去上這個補習班。我就開始,對自己這個信念去下功夫,「這是真的嗎?」當你這麼問的時候,那個空間就開始出來了。我能百分之百確定,這對我的孩子是最好的嗎?


通常一個人足夠坦誠的話,那個答案一定是:「其實我也不知道。」我硬要我的孩子去吹個長笛,但可能我的孩子就是喜歡其它的樂器,對不對?然後如果,我要是執著於說,我的孩子必須得這樣。我們自己就非常緊張。

如彈鋼琴、拉小提琴。

我們一旦有這樣的想法,壓力、生活,就緊張了。


音樂這麼美好的事,若然變成天天被罵,變成了家裡邊暴力的來源。學習亦然。


所以就是有這樣的,就書裡頭提供的這樣的一些工具之後。父母們就會像從一個套娃那裡頭,把自己解套出來。然後發現,哇,當我這個念頭放下,整個天地都寬了。


史蒂芬·柯維講過一個概念,他說有時候看待事物的角度就是可以一瞬間變化的。他舉了一個例子,他說有一次在地鐵上,看到一個爸爸帶著三個小孩。那三個小孩就特別鬧騰,打擾到別人的空間,尖叫,跑,弄。然後那個爸爸面無表情根本不管,就坐在那兒這樣待著。所以全車廂的人都覺得好沒有教養,這家人。


後來史蒂芬·柯維就走過去,就跟那個爸爸講說,你要管一下你的孩子,你不要這樣。那個爸爸愣了一下,說對不起,對不起,說孩子們剛剛失去他的媽媽,我們可能也沒有習慣,抱歉。你看,就是這一瞬間,所有的人突然之間轉念,覺得我們怎麼這麼自私。


就是一念,其實我們在生活當中很多的煩惱,大量的痛苦就是來自於我們已經預設了,這個人是不負責任的,這個孩子是不負責任,這個孩子不懂事。但其實如果,你能夠稍微轉一下念頭。你的心境就寬了。



那這有什麼訓練的辦法去擁有這種轉念的力量嗎?

有的。就是像這書裡頭提到的,早期的時候,你一定是要通過一些書寫,一些反思的方式。就比如說我這個地方,我對孩子非常不接納,孩子的這個行為讓我非常痛苦。我一定要去找到說,真正讓我痛苦的是什麼?


比如說我這裡頭舉到一個例子,一個媽媽她很痛苦的就是有了孩子我就不自由。她有這樣的一個東西。所以她看到孩子,自然而然就很煩了。很多爸爸媽媽都有這想法:「我有了孩子我就不自由了」、「都是你耗費了我的時間」。


這時候我就要去問自己,「真的是這樣嗎?」

所以她就反思,或寫下來,有了孩子我就不自由。她就一步一步去走,她突然寫著寫著,這個過程就是自己成為自己的老師的過程。然後因為這個工具,有一個叫作反轉,有了孩子讓我不自由。反轉過來就是我讓我自己不自由。她就突然發現說,還確實真的是這樣,不要怪我的孩子,很多事情其實是我讓我自己陷入在角色裡也好,我自己安排了很多事情也好,其實不光孩子,是我讓我自己不自由。


轉到這兒裡她就開始能放下了,那再進一步是什麼呢?她又寫,我讓我的孩子不自由,她就更有感覺了。她說我確實生活當中,對我孩子有很多限制。那麼通過這麼去書寫,裡頭有步驟的,跟著這些步驟寫,那個媽媽後面她就突然覺得好放鬆。


這就是心理學應該有的樣子,心理學就是應該用這樣的工具、步驟來幫助大家解脫,開心。就是非常落地的工具。


其實人的心,是一個彈性空間最大的地方。心的功能就是擴展。我們平時說心眼小,心眼小到連針尖都這個穿不過去,這是心眼小的人小到這個樣子。

相反心胸寬廣,寬廣到宇宙都能夠放入,宇宙蒼生都能夠放在心裡邊。所以對於每一個人來講,你的這個心量的大小是可以調節的,可以學習的。能夠做自我的老師,能夠做自我的觀察者。這樣,心量就會越來越大,你的心量就會開放。



最後總結:

我覺得今天講的這本書,核心的內容都在這兒,基本上。如果這裡邊的任何一句,就比如說不要貼標籤,比如說你能夠不越界,比如說你能夠用尊重,用愛來替代我們過去的控制和恐懼,可能全家都會變得不一樣。


所以對於很多所謂有悟性,自我覺知力強的家長來講,閱讀完這書其實就夠了。有的人甚至可以完全改變自己今後的育兒方式。


最後,假如用一句話來總結這本書的話,我會覺得身為父母,活出自己,然後成為真實的人,就是對孩子最大的祝福。


祝福你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所以我們在這裡祝福你,希望所有閱讀過這篇文章的人,都能夠活出自己的人生,自己過得精彩。


因為只有你自己過得精彩,孩子才能夠輕鬆愉快,有自我覺知力的成長。


而且他有一個榜樣,他知道生命綻放成這樣是可能的。


有時候孩子不願意聽你的話,其實核心就是他不想成為你的樣子。所以你的生活如果讓孩子覺得挺好的,他就更願意相信你說的話的說服力。





最後,小弟相信,以上的概念,對大量的家庭真的太重要,太重要了。因此,如果你覺得哪個家庭的媽媽,爸爸,需要閱讀這個,你就轉給他。有些時候,這舉手之勞,可能可以幫助一個家庭,一個孩子。這也是我創立讀書會,寫筆記發文章的發心。就是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夠活得輕鬆一點,幸福一點,不要那麼焦慮,那麼痛苦。你明明都不在生存的層面,但是你非得用生存的心態來解決問題。這個發心也是出於愛。謝謝。

4 則留言:

  1. 這個對我很重要!多謝師兄分享..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留言,如果你有興趣,相信書中的這個方法,也會對你很有用:

      《第三法:有了尊重,沒了傷害》
      https://ac001001.blogspot.com/p/pet-method.html

      刪除
  2. 好幾個月沒看過樂兄的文章了, 我就是那個轉眼就會回到過去,打回原形的父親 (苦笑)

    這篇文章有點玄, 所謂遠遠在背後帶領, 既沒有賞與罰, 沒有對與錯, 亦沒有乖不乖, 而要各自維持界線, 堅守責任, 那要管還是不要管, 還是兩者之間? 要做到表裏一致, 不可發洩情緒, 不要造成傷害, 反而是要從根本改善自己, 更難, 非常難.

    其實道理大概是能理解的, 但實際操作起來幾乎是一場革命, 幾乎是把一個人連根拔起的程度. 看這篇文章時, 除了感受到自己的不足, 亦是想到教育系統的無能. 樂兄說父母這個職業卻沒有人去培訓, 那為什麼明明教育作為一個受過專業培訓才能擔當的職業, 教師們卻鮮有這種高度自控的耐心和愛心? 是教育系統把他們的能量都搾乾了, 無遐專注培育學生, 還是愛心實在難以衡量, 無法科學化地培養, 以致問題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去?

    又或者, 適當地處理不聽話的孩子, 從來都只應該是父母的職責吧. 畢竟即是老師再有愛心, 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回覆刪除


  3. /*
    好幾個月沒看過樂兄的文章了, 我就是那個轉眼就會回到過去,打回原形的父親 (苦笑)

    這篇文章有點玄, 所謂遠遠在背後帶領, 既沒有賞與罰, 沒有對與錯, 亦沒有乖不乖, 而要各自維持界線, 堅守責任, 那要管還是不要管, 還是兩者之間? 要做到表裏一致, 不可發洩情緒, 不要造成傷害, 反而是要從根本改善自己, 更難, 非常難.

    其實道理大概是能理解的, 但實際操作起來幾乎是一場革命, 幾乎是把一個人連根拔起的程度. 看這篇文章時, 除了感受到自己的不足, 亦是想到教育系統的無能. 樂兄說父母這個職業卻沒有人去培訓, 那為什麼明明教育作為一個受過專業培訓才能擔當的職業, 教師們卻鮮有這種高度自控的耐心和愛心? 是教育系統把他們的能量都搾乾了, 無遐專注培育學生, 還是愛心實在難以衡量, 無法科學化地培養, 以致問題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去?

    又或者, 適當地處理不聽話的孩子, 從來都只應該是父母的職責吧. 畢竟即是老師再有愛心, 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

    回覆Blog友的留言。
    你好,這位爸爸。

    我這幾個月主要是在忙(享受)自己的個人生活,及剛上完NLP的執行師課程,考完試做完Project,接著繼續讀高級的NLP課程。

    上完基礎課程,覺得十分有用,這裡送你一篇我學習NLP的筆記。希望會對你有啟發。

    http://ac001001.blogspot.com/p/nlp12.html

    自我覺察是改變的開始。
    你說感受到自己的不足,這是很好的開始,當你察覺自己不足時,才能有股動力去推動自己進步,因為人天性就是靠這自我的不足感來推動個人進步的,從而才會推壬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寬容使人進步。
    首先,我們不要認為學習或閱讀了一遍得到啟發後,我們就可以變好,也不要認為自己在某一次的打回原形就代表了自己就是失敗或就是回到過去一樣。

    如果我們想進步,就要像育兒一樣,對孩子寬容,因此你對自己也要寬容。那樣,人才能容易改變,容易進步。

    有時候,能催眠自己的往往不是別人,但是一直喊你是失敗者,說你就是無能者的一個瘋子,卻是你內心的自己。

    因此,如能夠像育兒一樣,轉換一下角度,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多看到自己曾成功做到過什麼,多鼓勵一下自己,而當你能看到自己的進步,你就能更易作出改變,而越做越好。

    在工作上,我的上司十分高明,也是用這方式來驅動我的,在我做得不好的時候,他不會指責我,反而問我有什麼需要幫忙,在我做對的時候大大力去讚賞我,這無疑是讓我最快能得到最大改善的好方法。

    因為每個人都是希望獲得別人的肯定,也樂意看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是井井有條,並不斷改善的。


    /*
    Blog友:「這篇文章有點玄, 所謂遠遠在背後帶領, 既沒有賞與罰, 沒有對與錯, 亦沒有乖不乖, 而要各自維持界線, 堅守責任, 那要管還是不要管, 還是兩者之間? 要做到表裏一致, 不可發洩情緒, 不要造成傷害, 反而是要從根本改善自己, 更難, 非常難. 」
    */

    沒有賞與罰的教育,說的是不要外在驅動孩子。
    對於沒有賞與罰,指的是不用外在因素利誘去驅動一個人去做正面的事,或防止人去做負面的事。
    例如:鼓勵孩子讀書,考取好成績,阿德勒認為,最好的方法是透過內在驅動去鼓勵孩子,而不是說:「如果你能考上前10名我就帶你去旅遊。」那是外在驅動,是利誘。外在驅動的壞處是什麼?就是當父母回應:「就你這樣的成績也想旅遊!?」這時,孩子就會得不到被愛,認為父母愛的是成績,而不是愛孩子。因此我之前花了六篇篇幅去說的家庭教育的三根支柱中最重要的兩根之柱:無條件的愛和價值感。
    其實是基於阿德勒《自卑與超越》一書裡說的:「每一個孩子終其一生在尋找兩樣東西,第一個叫作歸屬感,第二個叫作價值感。」歸屬感就是他知道有人愛他,價值感就是他知道自己有能力,所以這是最重要的養分。而假如父母說「你考不好就不帶你去旅遊!」這正正就扼殺了對方的被愛感和覺得自己沒能力。

    因此,沒有賞與罰的教育,我是認同的。

    (更多的分享Blog友有興趣可以到這裡看另一篇《不管教的勇氣》有更多詳情:http://ac001001.blogspot.com/p/20210108-non-educational-courage.html)

    那怎樣才能做到內在驅動?
    我有一位朋友,90後,他厲害了,是位劍橋畢業生,我認識他時,年紀輕輕就創業了,現在生意額在疫情下也有六位數。我問他是什麼原因驅使他入讀劍橋大學的?他說,是小時候有一位鄰居的年輕教授對他說,這位教授不是說要他好好讀書,將來才能怎樣怎樣的講道理。而是分享了他大學的生活趣事,分享他在劍橋大學附近有間咖啡館的描述,說到在裡面喝的咖啡,然後說到一粒咖啡豆,再到咖啡與紅茶之間的「倫敦戰爭」。這位教授的所見所聞,讓他大開眼界,更聽他說,說你也可以像他一樣去學習更多學識去感受世界,去見識這個世界。這位教授當年就讓我這位朋友感受到有學識的美好,從此以後,他對學識的追求,就是一年相當美好的事。自此,他就不斷的努力,去讓自己能夠成為有條件進入劍橋的人,這份學習的驅動力,源至於他自己內心,想要成為一位,像那位教授一樣,對學習覺得是美好的事,去見識世界的人。

    所以,對於只靠利誘或責罰說「你不讀書就怎樣怎樣;你能考上第幾名,我就給你什麼什麼的。」即使現在我回想我灌輸我女兒,說「爸爸媽媽一定會帶你一起去旅行的,那是因為爸爸媽媽愛你;讀書我們不需要額外的獎勵的原因,是因為讀書本身能學習到有趣的知識就是最好的獎勵」的概念,也不夠這位教授故事分享般美好。看來我也要在看書時,多表達我有多麼的興奮和開心閱讀到有趣的事情,來內在驅動一下孩子她。


    那要管還是不要管?
    /*
    Blog友可能會問,那「沒有對與錯, 亦沒有乖不乖,… , 那要管還是不要管, 還是兩者之間? 」
    */

    雖然我認同沒有外在驅動的賞與罰,但這並不代表不讚賞和不告知,因為阿德勒說到歸屬感,就是無條件但有邊際的愛。

    什麼是有邊際的愛?
    就是當對方的行為,並非你所認為是正面的時候,你就必須有責任地去告知對方,並要說為什麼。其實這裡你會發現,很多的育兒理念,無論是「正面管教」,「父母效能訓練」、還是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所著重的都是以同一個概念去培訓父母。就是:「當對方的行為影響到別人,你必須有責任去告訴孩子,這行為會導至對方有什麼的感受,並說明為什麼。」

    方法就是:告知,然後說為什麼。

    當別人做錯事的時候,是建立關係的時機。
    (我們透過說感受來告知孩子的行為是別人接受和不接受,以代替批評或指責。在說為什麼的時候則要保持心平氣和。)
    在孩子做了一些你認為錯的事的時候,你可以告知你自己的感受,例如,你這樣做媽媽會很害怕,很擔心,因為擔心你會受傷、擔心你不認真吃飯,這習慣會令你將來在學校裡不能按時完成午餐,餓肚子或不能長高高等。看太長時期手機螢幕,爸爸擔心你影響眼睛健康,在之後需要無時無刻地戴眼鏡,以後要做運動做或做什麼職業的也會帶來不便或阻礙而不能做的。

    當別人做對事的時候,才是最好的教育時機。
    而同樣地,在孩子做對事的時候,更需要去讚揚對方,為什麼?因為最好的教育時機,是在對方做對事的時候去讚揚對方,而讚揚我們更需要讚賞對方的動機和過程。例如:妃妃,你知道你今天的這個行為爸爸替你感到很高興嗎?(看,這裡我們也是先說感受,然後說為什麼。)知道為什麼嗎?(這時孩子一定好奇,想知道原因。)然後這時你才說,因為你好奇、有探索精神,好奇、有探索精神可以有助你增加智慧,發掘更多更有趣好玩的東西。因為你這是自律的表現,自律可以令你將來學什麼都較容易學得會和快上手。現在你已經學會了。

    因此,我們給予對方無條件的愛,就是必須要關注對方,而不是不管對方。在對方做錯事的時候也不急於去批評對方或指責對方,就不會傷害對方。


    對於你說的「其實道理大概是能理解的,但實際操作起來幾乎是一場革命,幾乎是把一個人連根拔起的程度。」

    改變從來到不容易。
    的確是這樣,這位爸爸你形容得好貼切「幾乎是一場革命,幾乎是把一個人連根拔起的程度。」我非常認同而且很有切身感受。的確,改變並不容易,包括我自己也是這樣覺得的,自我改變的確不容易。我也未找到我能逐一改變的真正原因和規律。
    但有時候,就像止凡兄當年對我說的閱讀那一回事一樣,當下你現在未明白時並不要緊,只要你保持不斷閱讀、不斷的吸收,到了某一刻,你突然間就能像打通任督二脈一樣,就突然明白了。因此每當我一生氣,突然一股勁、一股怒火上頭時,我也會把所有學習到的東西拋諸腦後,從而像師兄你一樣打回原形。

    但不要緊,正因為我們人類就是會變動的,這個世界、這社會是流動的,因此我們的行為也是會改變的。相信只要不斷的學習和學習,不斷的閱讀再翻閱,有一天,你也可以像小弟一樣,不知在那一個時刻,做到融會貫通,不知道自己為何能做到的階段。

    最後,謝謝你叫我樂兄,小弟也送上我的正面語給大家,「正因為教育體系的不全,所以我們才要靠自己找方法培訓自己。」

    以及美國神學家尼布爾寫的一篇祈禱文:「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賜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予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我相信無論覺得是做對做錯,孩子的成長都是他個人一連串的選擇,就像有兩兄弟有著同樣菸酒的父親,他們說的話雖然都一樣,但選擇的道路卻不一樣,「有著這父親,我不這樣還能怎樣。」一個成為法官,一個淪為盜竊者。

    現在我們成人了,只要我們這一刻能遇到一名啟蒙者,相信你有著要改變的心,就一定能夠改變。
    所以也回應你留這的一句說話:「而要從根本改善自己,是可以的,是一定可以的。」

    最後,多謝這位爸爸你的發問和留言抒發,讓小弟爆發靈感以分享更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