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4日 星期一

修補生命的洞:從原生家庭出發,為童年療傷



看到這一本書《修補生命的洞,從原生家庭出發,為童年療傷》

看見心理咨詢師自嘲地說:「沒有真正讀懂心理諮商的人,恐怕會以為這是一門勸人『離家出走』的學問」。


而書中所表達的:重整原生家庭經驗,對自我進行修復,談的卻是『離枷出走』的概念。


而他更告訴了我,去挖探不愉快的家庭記憶,重點並不在於過去曾經的事件內容,而是為何這些事件會變成我們心頭上無法卸除的「枷鎖」,持續影響成年後的人生,阻礙我們當個成熟的大人。


在我的想法中,我認為一個成熟的大人,是能看見自己的童年傷痛之外,還願意用一個成年後的溫柔眼光,去發覺自己隨著年歲增長所帶動的潛在意識。


這本書,正是要帶領我們,找到自我療癒的鑰匙。

我想,這個年代已經不缺告訴你父母有多傷人、多可惡的書籍、甚至曾出現「父母皆禍害」的群組等,但揭發傷痛之後,我們仍要學著繼續行走未來的路。

而這本書最珍貴的地方,是他善用充滿溫暖的特長,說著動人的故事,陪伴我們打開記憶,學習接住自己的脆弱。讓我們終究可以當一個願意承擔責任和信任自己的大人。


作者:「我們經常只關注一個人的『抗拒』行為,卻忽略了去思考:他『何以』要抗拒?也就是,一個人『行為表現得如何』似乎比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還要更受關注。」


在講求「孝」與「順」的文化價值底下,孩子鮮少從父母的身上獲得「被理解」的經驗。

對於那些沒有滿足社會期待的行為表現,孩子很快就被貼上一張張負面的標籤,從此難以「翻身」。



沉默得太久,會離「自己」愈來愈遠

我們經常誤認為,如果把在家裡、在成長過程中受苦的經歷講出來,是一種對原生家庭的攻擊、是對父母的背叛。但事實上,當我們把受苦的故事講出來之後,乘載悲傷的眼淚、包覆著委屈與痛苦的情緒才有機會找到出口好好地宣洩,也幫助自己長期受到壓迫的內心清理出一個寬敞的空間,重新長出健康的故事。


然而,想要表達真實的自我之前,必須要有一個重要的前提。

很多人都認為「說」出來,才有機會被他人理解,卻忽略了重要的是:「一個人或許必須先

被理解,才會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納、是安全的,才能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經驗,說出真實的內在感受。」


書中分成三大部分:

  1. 探索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影響。
  2. 覺察自己有否帶著這些影響,從而影響到下一代。
  3. 調整自己的思維、態度、反應和思考方式。


而我更認為,在檢視自己父母的同時,也檢視了自己身為父母,有沒有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帶給他們心理上的影響。



第一章

幸福童年的背後,隱藏著無痕的傷疤。

精神科名醫 - 岡田尊司:「如果這世上有唯一純粹的東西,也許就是孩子渴求被父母疼愛的心情。」



我們都可能帶著傷長大


請你從三個問題,開啟這筆記的閱讀。

  1. 請你以直覺迅速說出三個形容詞來形容你的童年生活?
  2. 提到「童年創傷」,總會想到那三種家庭環境?
  3. 提到傷害孩子的家庭,你會聯想到那三種類型的父母?


在你思考的同時,讓我分享一個印象深刻的事情:

幾年前,我跟朋友一起到熱炒店聚餐。席間,一名隔壁桌的小男孩在店裡到處奔跑、大聲喊叫,其他桌的顧客紛紛出言規勸卻不見效果,而帶著孩子來的媽媽穿著年輕時尚,似乎沒有注意孩子的狀態,也不太理會其他客人的眼光,只顧著和同桌的姊妹們開心暢談。才過幾分鐘,小男孩在跑跳中失去重心,撞翻了我朋友手上盛滿熱湯的碗,滾燙的熱湯和著火鍋料灑在我的牛仔褲上,也濺到男孩身上。男孩嚇著了,嚎啕大哭地衝到母親身旁。


你們猜,他母親怎麼反應呢?

趕緊檢視男孩是否有燙傷?安撫男孩驚恐的情緒?還是向被燙得從塑膠椅上跳起來,抓著滿

是熱湯的長褲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我道歉?

不,都不是。


只見母親高高舉起右手,精緻圖繪的指甲迅速在空中劃出五條銳利的彩色弧線。

「啪!」地一掌用力甩在小男孩臉上,力道之大,讓他足足轉了兩圈後跌坐在地上,臉上堆滿驚恐。

「怎娘勒,講了幾百次怎麼都講不聽!你把我弄髒怎麼辦?你怎麼不去死一死!」年輕的母親勃然大怒。

看見母親的反應,所有人都張大嘴巴、傻眼愣住,卻也沒人敢開口說話。

在場的顧客或許在私底下議論這位母親的管教方式不當,或許歸咎於小朋友太調皮,也或者只是拿來當作茶餘飯後的話題。總之離開火鍋店後,這件事很可能不會占據任何一個人的記憶空間。對許多人而言,結束了這場飯局,走出了這間火鍋店,一切仿佛船過水無痕。


但是這件事情,對於這個小男孩卻可能有很大的影響。先不論母親管教疏漏之處,讓我們把焦點放在這個小男孩可能受到的影響。他難以意識到的是,自己雖然被熱湯燙傷了,得到的卻不是安撫與照護,沒有學到自我保護的方式,而是再一次受到傷害(被母親甩巴掌)。如果媽媽用同樣的教養方式持續下去,這個小男孩在成長過程中很可能會這樣告訴自己:

  • 算了,反正我受傷也不會有人關心我。
  • 我被燙傷還不如媽媽的衣服被弄髒來得重要。我真是沒有價值的人。
  • 我只需要對媽媽負責,只要媽媽開心,我和其他人的感受一點都不重要。
  • 父母關心的方式就是打罵,我之所以會被打罵,一定是我自己有問題。
  • 那些相信父母會無條件愛孩子的人真是蠢蛋,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對這個小男孩而言,比起熱湯灑在身上的疼痛,臉頰上那猶如在傷口上撒鹽的一巴掌,卻可能讓他更加難受。身體的傷會因為修復機制慢慢好轉,但內心的傷卻隨著時間逐漸惡化。

如果媽媽的教養模式依舊沒有改變,小男孩在內心所建立起「我是沒有價值的人」的假設,將會在往後與母親的互動中一次一次重複獲得證實,然後形成難以械動的負向信念。

然而,究竟是這個孩子真的不值得被愛?抑或是母親在這過程中只顧著滿足自己聊天的需求,卻忘了提醒孩子、適時制止孩子,甚至在孩子受傷時沒有給予適時的安撫與照顧呢?


一、平日影響著我們的「傷」。。。

看完了上述的例子,我要邀請你重新檢視一些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覺得再平凡不過的事情,看看你,是否會有些不同的感受?

  • 在學校被欺負,回家卻被父母責罵:「你怎麼這麼笨?怎麼不懂得要保護自己?真是沒用。」
  • 當你感冒發燒,或身體不舒服時,卻總是被父母嘲諷與責備:「誰像你這麼體弱多病?你怎麼不懂得照顧自己?看醫生不用花錢嗎?」
  • 每當家裡生意清淡時,你就必須繃緊神經,避免因為任何小差錯惹來打罵。
  • 不論你多麼努力幫忙家事,獲得好成績,爸媽總覺得你還不夠好,應該要更努力。
  • 當你因為自己優異的表現雀躍不已時,爸媽笑你眼光短淺,警告你別太自滿。
  • 當你開始長出自己的想法時,爸媽責怪你叛逆、不孝、不受教。
  • 當你想要專心忙自己的事情時,爸媽指責你太以自我為中心。

若你曾經歷過上述某些情境,是否雖然感受到不舒服、不服氣,卻也不禁責備自己:都是我沒用、太自私、不孝順、是我不好(雖然你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哪裡不好)才會惹得爸媽不開心。

這種不舒服的感覺累積太久、太多,就成了我們難以辨識,卻一輩子影響著我們的「傷」。


二、看不見的傷口。。

在法律制度的保護下,凡遭受家庭暴力、性侵害、嚴重疏忽,或者父母身亡、因案入獄或其他因素而無法提供照顧的兒童與青少年,經常會透過通報管道而進入被保護的狀態。


即使這些孩子本身可能是非自願、不想離開原生家庭的,但政府站在對未成年人保護的立場,還是會將他們安置到比較能夠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生命安全的地方生活一段時間,確保他們能夠平安地長大。


但是,有另一群同樣在家裡「受傷」的孩子,卻鮮少被大家發現。不同於前一段那種明顯的。


那麼,從小在這種家庭環境長大的我們,何來創傷之有呢?

讓我們來看看,你熟悉這些經常掛在大人們嘴邊的話嗎?

  • 我數到三喔,再吵,你就留在這裡!我不要你了!
  • 隔壁的孩子比你懂事,放假就乖乖回家幫忙工作。
  • 誰像你一樣愛難過/悲傷/生氣/撒嬌:你可以爭氣一點嗎?你看你哥哥?從來沒有讓我們擔心過………
  • 你要是這麼多意見,以後過年不如不要回來!
  • 我們辛苦賺錢養家,工作累了,罵你幾句難道不行?
  • 隔壁某某的孩子念書都不用爸媽操心,每次都考高分!
  • 你以為會讀書考試就了不起嗎?會才是有用!
  • 我真是後悔生下你!
  • 一把年紀了還不嫁人,你以為自己有多了不起嗎?
  • 以後等你當了別人的父母,就會理解我們的苦心!

這裡面,哪一句話,你最熟悉?哪一句最容易惹怒你?哪一句至今依舊令你既委屈又難過?


後記: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哭了,會哭的原因,不是因為我愛哭,或可能其實我也算是個感性的人吧,因此在閱讀此書時,有一種反被理解的感覺,讓我感到有一刻的解脫和放鬆,然後開始放下了,把我童年或過去帶給我的傷,都一一地揭示出來,把我打得七零八落。

原來自己,就如許多人一樣,之所以忽視或否認家庭對自己的傷害,是因為我們無法從成長過程中,看見父母的言語行為是如何對我們造成影響。我們總是以為自己適應得很好,沒有受到什麼負面影響,也忽略了求救自救的機會。


而經常在與父母的互動中感到無地自容、忽略自我、無所適從的孩子,通常不會認為自己曾因為父母而受過什麼傷,頂多就是「因為意見不合和父母吵架」而已


只會覺得「都怪我自己當時太衝動了。」「哪一個家庭不會吵架呢?」「爸媽辛苦撫養我們,不可以這樣對父母」。


但即使內心深處覺得父母的言行對自己很受傷害也好,也時時會提醒自己「別說了,父母都只是為了我好」,但那些在親子活動中所受的傷,卻會因為沒有被清楚識辨出來而讓人感到不舒服,藏在潛意識中,並且在後來,用了不當的方式宣洩出來。


而書中其中的一個故事,就讓我不禁流出了眼淚:


三、《父母給的傷害,經常隱晦難辨。。》

承志對於那些鋪在飯上的燒烤鰻魚或龍蝦沙拉感到興趣缺缺,他很少去碰自己的午餐便當任憑同學將那些他們在日常生活裡鮮少見到的美食瓜分一空。


他的父親在對岸經商,每天晚上都是他陪著母親上各種餐館。即使每天晚餐的料理都不同,但餐桌上卻總是瀰漫著同樣的氛圍:說不完的孤寂、化不開的怨恨。


母親習慣在餐桌上抱怨著在異地經商的父親如何辜負她,猜忌著父親此時此刻應該跟外面女人做一些下流事。

母親重複地念著,他安靜地聽著。

有幾次,他實在太餓了,忍不住吃了幾口飯,母親似笑非笑地嘆氣:「唉,孩子就是孩子,聽完這種事情,竟然還吃得下飯。」


聽到這些話,他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了事,惹得母親不開心,於是後來即使飢腸轆轆,也努力克制住想夾菜的手,但母親卻又搖頭道:「唉,男人真是難侍奉,家裡什麼都有,卻只想往外跑;別人吃不起的高檔料理;有人卻連夾都不想夾。」


承志聽不懂其中的隱喻,只是愈來愈困惑,覺得自己怎麼做好像都無法讓母親開心。

母親很少吃飯,只是喝酒,然後對他說:「還好有你陪在我身邊,自己生的果然才是最聽話的。小志,你不會離開媽媽對不對?」


這問句對承志來說不難懂,他用力點頭。

漸漸地,他好像有些了解「應該」怎麼表現。

他學會了放學後立刻回到母親身邊、耐著飢餓聽母親抱怨,懂得適時跟著罵那個「負心的男人」幾句、努力吃光那些母親夾到他碗裡的美食……

那一刻,他很開心自己終於學會當一個母親眼中孝順的孩子……


他成了母親眼中忠誠的孝子,付出的代價則是消滅「自我」。

承志從小就學會放棄自己的需求,以母親為生活的中心。帶著這樣的信念成長,他或許對成年男性抱有某種敵意,對自己的需求嗤之以鼻,也可能將母親永遠擺在自己的親密關係之前,由母親來決定自己的大小事,拒絕離家到異地工作與生活……而這些,都將成為男孩成長與獨立的牽絆。


他或許會討厭這樣的生活,覺得自己總是活在某種無形的牢籠裡;對於那些擁有自己主見,

能夠去世界各地度假與工作廣見世面的朋友們,他既譴責他們怎麼可以不顧父母的感受,但又羨慕他們身上擁有自己所沒有的「自由」。


至於對母親,他的感覺真是錯綜複雜: 有陪伴母親的責任、對母親的愛,但又好像有些怨恨、有些責怪,卻又覺得自己不應該對母親有這些負向的感受………每當理不清頭緒時,他就更討厭內在如此模糊不清的自己……


然而,這些負面的影響因為沒有在身體留下具體的傷痕,也沒能證明有影響孩子的生活作息、所以不太會被注意。


也因為這些傷經常是來自於家庭內的親子互動,本著「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的傳統態度,大部分的人即使看不慣某些家長對待孩子的方式,卻不太會出言相勸或者介入協助。


很多人認為去「檢討」父母教養孩子的方式,是一種「不孝至極」的行為:

  • 「父母這麼辛苦養家活口,將我們拉拔長大,我們怎麼可以回過頭去指責他們?」
  • 「或許在成長過程中的確有些不愉快,但那也是因為我自己不夠懂事,或者是我太脆弱了。」
  • 「即使他們真的做了什麼不適當的行為,肯定也是為了我們好。」
  • 「如果沒有父母,孩子根本不可能來到這世界。」


這些話簡短有力地反駁了我們對於父母在教養過程當中的質疑:「感恩都來不及了,怎麼還可以對父母過往對待我們的方式加以『清算』?」


因此,對於生活在崇尚孝道的東方文化底下的你而言,閱讀這本書,重新檢視父母對你的教

養過程,內在或許會經常感到矛盾、衝突。尤其是公開演講或大談這個話題的,應該也會引來人們的抗拒與質疑。


或許正是這樣的文化氛圍,那些因為親子衝突、師生衝突被「移送」到校務處或輔導處的孩子,經常被貼上了一張「不受教」的標籤。因為,大人總是辛苦的、大人是成熟而穩定的、大人知道什麼對孩子才是最好的,之所以會發生衝突,肯定是這個孩子本身不懂事、不受教、不懂得感恩。


總而言之,就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但是,如果大人們真的這麼認為童年是美好的、是幸福美滿的,那麼當我邀請大家回顧童年經驗時,應該會有許多美好的回憶,例如:即使家境辛苦,但一家人卻充滿幸福的互動;即使父母嚴厲,卻從未讓他們受過委屈的溫馨內容。但實際上,人們的回應卻又不是,人們對於「探索童年經驗」總是嗤之以鼻,並且經常表示:「年代久遠,想不起來了啦。」「想這些要幹嘛?想了也無效。「生活已經夠忙了哪來美國時間去想那些不重要的事?」彷彿童年經驗對他們早已事過境遷、毫無意義,即使他們偶爾好不容易能觸及一些早年記憶零碎的片段,也總是用一種乏善可陳的語氣說著。 


之所以如此,當然不是沒有原因的。 對於童年所受的傷,有三個原因讓人們在成長過程中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選擇否定這些經驗。 


原因一:避免再次勾起童年不舒服的情緒經驗。 小時候經歷過的痛苦事件,例如半夜被罰站在寒冷的門外、在大庭廣眾下被父母拿來跟其他孩子做比較、被藤條抽打完後還被命令袒露著傷痕到便利商店買東西……那種恐懼害怕、羞愧丟臉、驚慌失措的感受,即使現在能夠回想起來,不但無濟於事,還可能令自己再次感到不舒服,甚至責備自己當時的無能與脆弱。 


原因二:避免面對一個難以接受的事實:原來我以為最愛我的父母,他們對待我的方式曾經 對我造成傷害,而那樣的影響甚至延續至今。 父母,毫無疑問地是我們在這世界上最重要的至親,我們期待著來自他們的關愛、安撫,以 及認同。我們也將父母作為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最安全的堡壘,是父母穩定的存在,讓我們相信自己在這個世界並不孤單,也不至於暴露在危險的情境下。 一旦我們覺察到父母的某些行為其實是為了滿足他們自己的私欲,或者因為一時大意,甚至是為了宣洩個人的情緒,而對孩子做出有害的行為時,對孩子而言,當然是相當難以接受的事實。 


原因三:同時也是前述提及的文化因素。基於對父母的孝順與忠誠,我們不應該!也不允許自己對父母的所作所為有所質疑。 因此,為了避免不舒服的情緒與避免認知失衡,我們透過各種心理防衛機制,例如:

壓抑 (這沒什麼,過了就算了);

否認(不會啦,一定是我記錯了,爸媽才不會對我說這些話)

合理化(就算爸媽說出這些難聽的話,一定也都是為了我好)來看待這些傷害我們的語言或行為。 


四:為何要檢視早年的傷口? 

記得在我小時候,那個對於藥品廣告還沒有嚴格管制的年代,電視上經常會廣告幾款具備神 奇效果的萬用藥粉或軟膏,不管是燒燙傷、刀傷或擦傷,彷彿手指一挖、輕輕一擦,傷口就會迅速復原。 後來聽大人們說起這些藥膏的效果,輕傷還行,若是嚴重一點的傷口擦了這類藥膏,往往表皮看似癒合結痂,實際上內部卻持續化膿、潰斕,結果延誤了就醫的時機。


愛麗絲·米勒在其所撰寫的《幸福童年的祕密》一書中強調擁有幸福的童年是大多數人的渴望,因此即使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父母的疏忽、語言、攻擊而受了傷,卻寧可告訴自己那些都不是真實的,或者說服自己是自己記錯了,藉此來維持內心深處所期待的幸福童年的幻覺。 

唯有維持這份幻覺,才能讓自己彷彿真的擁有內在最渴望的,來自父母最純潔無私、真摯深刻的愛。因此,為了努力不讓這份幻覺破滅,也因為愛著自己的父母,這些孩子甚至拒絕別人的協助,抗拒學校老師過多的探問,敵視那些對爸媽出言相勸的鄰居……即使他們自己在親子互動中經常感到失落、遍體鱗傷。大多數成年孩子對於過往的事情,總是用一句「不要想太多」就草草帶過,但這種輕忽情緒與感受的態度,就像是電視廣告那些療效令人堪憂的藥膏,或許讓人表面上看起來不再表露出某些情緒,但心裡的傷卻持續被忽略、被壓抑。 


「沒有被我們正視的創傷經驗,並不會因而消失無蹤。」

相反地,那些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被忽略的需求、被壓抑的情緒、沒有被理解的委屈,都可能持續累積成一股強大的能量,當我們長大成人、擁有更多的行動力之後,採取各種方式來宣洩內在的不舒服,或者轉化成疾病的形式,造成身體或精神方面的傷害。 


五、檢視不是為了追究,而是為了「自我覺察」。

然而,重新去檢視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痛苦經驗、曾經遭受的傷害,並不是為了列出 一張驗傷單,然後向父母高喊:「看吧!你們對我做了多少過分的事情!」「我現在之所以過得這麼糟,都是你們害的,你們造成的!」


相反地,重新去回顧自己的童年經驗,是為了幫助我們對於「如何成為現在的樣子?」「是什麼建構出我們的行為模式?」「是什麼總是隱隱地影響著我們的情緒?」「是什麼影響著我們看待自己的眼光?」等問題有更多的認識。 



因此有三個重要的理由,值得我們重新檢視童年所受的傷害: 


1. 有機會為自己療傷: 

要去覺察、去整理「父母對我們造成的某些傷害」雖然痛苦,但也是幫助自己突破盲點,探 見自我更真實樣貌的重要行動。 父母說不出口的肯定,不代表我們不值得擁有,而父母經常施加在我們身上的批評,也不代表我們真的就是那個樣子。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將自己與父母所講的話清楚劃分開來,練習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用不同於以前被大人傷害的方式來重新愛自己,找回自己的價值感。


2. 保護自己,避免再被傷害: 

要知道,即使小時候的我們無力抵抗,但長大以後的我們跟孩提時期已經不一樣了,現在的我們,也無法改變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雖然還是會在意父母的感受,還是期待得到父母的認同,但我們已經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必須承擔起獨立生活的責任。 當我們覺察到以前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可能對我們造成傷害時,我們可以找尋不同的因應之道,或許是改變回話的方式,或許是拉遠彼此的距離,或者是減少碰面的頻率。這些改變的初期都可能會引發衝突在關係中持續受傷。 (因為父母不習慣你的改變),但唯有如此,才可能避免在關係中持續受傷。


3. 避免用相同的方式懲罰自己、傷害他人、甚至是延續傷害到下一代: 

成長的過程中,那些來自於父母對我們說出的指責、負向評價,會形成我們對自己的認識, 並且建構出一套「錯誤的設定」,進而讓我們用負向而偏頗的視框來看待自己,也影響我們與他人互動的方式。 

當我們能夠正視並接受父母因為種種原因所講出來的這些話, 的確帶著相當程度的傷害性時,我們才能開始與這些語言劃清界線,避免將這些話用來作為自己處世的價值與行為的圭臬。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停止在成年之後,繼續用爸媽所講過的話來責備自己、綑綁自己,甚至 傷害我們周圍的人、我們的下一代。 

我相信,這趟回顧童年與父母互動的旅程肯定是艱難的。 

對某些不常回顧自己生命經驗的人而言或許很陌生,也很不容易,而對某些看完前面的內容 就已經對自己童年創傷有所連結、產生共鳴的人,更是需要相當的勇氣。 

然而,請你記得一件事:無論如何,我們已經長大了,不再是以前那個嗷嗷待哺,只能透過父母的餵養與保護才能生存、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小孩。那些曾經的傷痛或許令人難受,但我們也將在回顧的旅程中,覺察自己已經長大成人、擁有保護自己的力量。

給自己一個機會,讓我們陪伴自己開啟一段跨時空之旅,看看童年時期的某些片段、某些語 言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傷害,並且至今仍深深地影響著自己。 


在這本書裡,你將會看到作者秉持以下的一些態度,作為討論「父母帶給孩子的傷害」 ,以及「鼓勵孩子勇於嘗試改變」,以這兩件事情,作為重要的態度和基礎:


  • 孩子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父母用來滿足自己過去未被滿足的期待的工具;即使孩子具備卓越的情緒同理能力,也沒有責任及義務作為療癒父母過往創傷經驗的工具。
  • 每一個孩子都有被父母肯定與認同的需求與渴望,而這些需求是在孩子建立自我價值時非常重要的養分。
  • 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與認同,願意竭盡所能地努力。許多孩子在感受到無論如何都無法得到父母的認同時,可能會轉而透過偏差行為來獲得同儕的注意與肯定。
  • 孩子期待與父母保持著安全而穩定的連結。亦即不管自己做得好不好,父母都願意愛自己,陪著自己去面對眼前的困難。而父母在孩子童年時期的陪伴,在成長的過程中將會慢慢地內化成孩子的安全感,以及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時的依據。
  • 父母養育孩子的努力與關愛是無法被否定的,但那不代表他們所說過的某些話、所做的某些事,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 在愛與傷害之間,往往沒有一條明確的界線。許多我們難以覺察到的傷害,經常潛藏在以愛之名的語言或行為當中。
  • 探尋童年的創傷經驗不是為了報復父母,而是為了療癒自我,讓自己擁有更健康的生活與人際關係。


最後,這本書的確如上述所說的,不但能從回顧過往的經歷,以幫助自我覺察,更把潛意識裡負面的影響都找出來,一一拆解打碎,然後再重新建立自我的個體意識,協助自己找回健康的表達能力與人際關係,就如我以前這個內向、不懂表達自我、討好形人格的人,如今也正在一步步走出自己所規範自己的枷鎖,就如同走出舒適圈一樣,踏上更好的生活形態,活出更好的人生。


我相信,如果以上能引起共鳴的你,或是為人父母、希望為未來子女帶來健康親子關係的你,你需要學習的第一樣東西,就是改變自己,為自己的不當情緒和行為,好好改正,把這是作為一個人、作為父母最基本的概念和責任,好好地執行吧。


尤其是要記住以下這些:

「我們都是成年人,別要讓孩子來照顧我們的情緒。」


「一個不能表達內心想法的孩子,就會把委屈和別人的傷害當著成習慣。」


「一個不會因為害怕父母不愛自己而能經常隨意表達自己情緒的孩子,才能真正健康快樂地成長。」


而我,也在努力的道路上。


最後的最後,加多一段自我的個人筆記:


「犧牲,只是我們成年人的選擇,更是作為獨立個體的一個自我滿足的目的;作為另一半和父母,若果我們常把犧牲掛在嘴邊,其實正是在把後果和責任都掉給他人、掉給子女;而更厭惡的行為,更是以犧牲之名、愛的籍口對未來伴侶、尤其是子女進行感情勒索:『我都那樣犧牲、這樣為了你,你竟然怎樣怎樣』,以進行可惡的情感勒索,從而控制別人、控制孩子,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困擾的行為,尤其是愛你的人。所以請不要把『犧牲』掛在嘴邊。」


謝謝觀賞和留言,你的支持是我繼續分享的動力。

2020年8月14日 星期五

快崩潰的媽媽



有個強迫症的兒子,一不順心就發脾氣,媽媽經常快被兒女搞崩潰,只是在回家的路上都能把媽媽折騰一場,另有女兒八歲,性格剛強,但帶有點叛逆。

丈夫賺得不多,只是搬出去就已經很勉強,想請保姆或工人,基本上很困難。


從前單身的美好,獨自享受自由自在的時光,現在懷孕了,連喝杯咖啡也不能,令媽媽非常失落。剛巧遇見數年不見的朋友,朋友差點沒認出她來,不竟現在的她又胖又挫,而朋友卻仍然很瘦、有活力,就像二十來歲一樣。朋友未結婚,居無定所,但看著這位朋友,居然有那麼一絲的羨慕閃過。


一家來到小舅的家庭聚會,小舅熱情招待,可是她的丈夫並不舒服,因為總覺得小舅子混得比自己好,讓他覺得自己特別窩囊。而舅子看見自己的妹妹累得不成人樣,建議請個保姆吧。


然後,就在生產前的數天,丈夫向她說要出差幾天,她頓了頓,沒人知道她此刻的心情是絕望還是憤怒,當晚她生了,生到第三個孩子的她連驚喜也失去了。而看著這個意外的孩子,她連抱的慾望也沒有。


生育令一個媽媽變得毫無尊嚴,必須拖着紙尿褲、忍著痛走來走去,在護士面前尿出來,也終於讓她崩潰。出院後,還是要獨自照顧孩子,因為當了媽就不再是姑娘了,她必須變得堅硬又無敵。生完B之後的生活基本上是重複又重複,在一地狼藉中睡着醒來、餵奶換片、哄睡,來來回回,重重複複。


而她老公卻什麼也不管,只留下一吻便逃之大吉,剩她獨自面對這全年無休,沒有娛樂、沒有睡眠、沒有社交,只有屎尿的生活。


因此,只能用暴飲暴食來排解焦慮,她越來越胖、越來越憔悴,終於她自暴自棄了。


被帶娃折騰到不似人形的她,在接二連三的小事情後,加上怎樣哄也哄不好的寶寶,這位媽媽她終於崩潰了!


最後她請了保姆。


另一朝早上,保母來了,這位保母二十多歲,擁有美貌與細腰,就像她當年的自己一樣,而且帶娃得心應手。晚上,她與丈夫討論還是有點擔心,可是這時丈夫只顧打遊戲機。但無論如何,今晚她終於可以安心睡覺,有人幫忙照顧小孩的感覺實在太好了。


而這位保母,不僅照料孩子,還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甚至還為孩子做了杯子蛋糕。雖然她的老公每天還是老樣子,每天加班回來抱抱孩子親親老婆,然後就回房,但一切確實都在變好。孩子開始減少對她咆哮、老公對她越發愛護,曾經臃腫的身形也開始苗條起來。


而爸爸也開始騰出空間來陪孩子玩耍、說故事,令她有時間健身、跑步、甚至做美味的晚餐。


本來故事可以結束了。


直到一個非常不合理的一幕。


有一天的早上,老公終於上手帶娃,而當天她與保姆發生了車禍,但奇怪的事,事故現場只找到了她一人,而原來從頭到尾保姆根本沒有存在過。做飯帶娃伺候老公半夜起床,一直都是她一個人,原來那些主流社會的要求逼瘋了媽媽:女人就必須精力無限、出得廳堂入得廚房、要兒女成群、還要擠出時間健身化妝,照顧孩子還要給他辦生日會做紙杯蛋糕。


為了面對這一切,她只好分裂出了一個人格。



後記:

最近,看到一些網上的調查,問媽媽最想要什麼,後面聽到的答案卻非常心酸:


  • 我要房子乾淨整潔。
  • 我想要一個長長的午覺。
  • 我想要休息,是真正意義上的休息,讓他們來做我平常做的事情。不是母親節那天我什麼都不用做,而第二天的工作量卻是平時的雙倍。
  • 我希望有一天我不用對任何事、任何人負責,到到咖啡店,或到甜品店吃吃蛋糕。


大部分的媽媽最大的願望不過就是有一天,不用做母親,因為全年無休的帶小孩,已透支了她們的人生,沒時間睡覺、沒時間去玩、沒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沒有時間好好照顧自己。


社會主流對女性的期待普遍是生完B之後,還要像個少女精力無限,工作賣力,出得廳堂入得廚房、兒女成群、還要擠出時間健身化妝。能做完這些的,都已經是超人了。


而這些要求,也令那些拼盡全力也做不到超人的女士們無比失落,覺得自己不配好媽媽,不是好妻子,有時甚至覺得太累什麼都做不了,連穿好衣服都覺很費力氣。


女性其實在生孩子後,就會感覺全世界都在監督自己,如:懷孕怎能喝咖啡?怎能撇下孩子和閨蜜出去喝一杯?怎樣能給孩子吃急凍食品?怎能對孩子大聲吼?


就像是如果女人做不成完美媽媽,人生就是失敗的。而爸爸有了孩子之後卻仍聚會依舊、喝酒、打遊戲沒一樣落下,並叫囂着上班辛苦,在下班回家後什麼也不管,只顧打遊戲、玩手機,而能幫著換一次尿布、沖一次奶粉,就要被誇上天;懂得說老婆辛苦了,就要對方感激落淚;甚至有的還像少爺一樣衣來申手飯來張口的,覺得早晚給孩子老婆一個吻,就已經很足夠,卻不知道他呼呼大睡的時候,太太一晚上起來無數次搵尿布、喂奶、哄睡、蓋被子,在無數個日夜重複著雞零狗碎的生活,她們的疲倦高壓沒人理解,甚至不被認同,幾乎所有人都忘記了,即使是生了小孩,作為一個母親,她也還是一個人,一個需要被照顧的一個脆弱個體。


而說實話,不再像以前十九世紀,在現今世代,育兒才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要不然怎麼那麼多人寧願加班也不願回家湊小孩?


其實要太太帶娃並不是難事,但前提是,丈夫有沒有讓太太要活得像個人。


這樣,她才能成為一個好媽媽。


另外,你又有多久沒有關心另外一半呢?

2020年8月11日 星期二

學歷是否萬能?什麼才是教育的關鍵?



很多時候,家長們認為,孩子不能適應現今的考試制度或抵受不了考試壓力而輕身的,都是現今教育制度的錯,而沒有反思作為父母的自己到底有沒有問題。


尤其是只懂為生活打拼,為了賺錢而忽略與孩子互動的父母們,他們只懂用金錢、物質去滿足孩子,而缺乏對孩子的關注與互動。


尤其當家長在無法面對自己孩子不擅長考試及讀書時,其實這問題的重點並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在於家長本身。


我相信現今一代的家長們,也開始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論調是錯的,但又無力改變這樣的社會氛圍,為了子女的出路、為了她們未來第一份工作應徵時的學歷、為了日後出社會時能有更多選擇,從而希望子女以學業為先,並拿到穩定工作以後,再考慮不同的人生,其實是沒有錯的。


雖然很多人說,「不念書也可以賺大錢」、「讀書好的回學校做教師,讀書不好的回學校捐錢。」

但我強調的,並不是期望孩子讀書是對是錯,而是我們需要關心孩子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一項。但大多數的父母卻偏偏忽略了這點,忽視孩子的感受。


例如,小弟比較關心家長,在孩子考不好的同時,會否給孩子臉色看?會不會把朋友一些「虛情假意」的問候,拿來批評孩子不夠努力上進,然後把氣發洩在孩子身上?這些問候你孩子的人,只不過是找不到話題,順口問你幾句,但如果當你讓這些問題上了心的話,那麼就會變成孩子的災難。


孩子的學測成績不理想、或孩子開始抗議背誦記憶這些東西根本沒有用,又或是告訴你她根本不是念書的料。此時,如果你只顧慮孩子的成績,而不是孩子的感受;或只告戒孩子想她念書是完全為了她好而已,而如果這些被孩子認為是包裝成「為你好」的「好」時,很可能就會被孩子誤解,從而令孩子更是厭惡讀書。


尤其是在家長平時的言行舉止上,到底有沒有為了自己的面子,讓孩子的讀書成績,可以在三姑六婆前揚眉吐氣,或者只是為了父母自己的個人期望,從而投射在孩子身上。每逢年過節,被各種無聊的問題轟炸,孩子的成績成為別人的話題時,做父母的你,到底有沒有因為孩子的成績而覺得「有面子」或是「沒面子」,從而「鞭策」自己的孩子?


平時在家的時候,有沒有經常拿別人家孩子的成績或長處來與自己的孩子比較?


這些都是小弟一一關心的問題。。。



然而,擔心孩子的未來是沒有錯,但請不要過份優心而為孩子加添不必要的壓力,並認為孩子只有讀書這條路才是唯一出路,從而讓孩子學習這件事情變了質,甚至與孩子的關係鬧翻,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雖然,作為父母的我們,擔心孩子的未來也是算合理的;而學業有成確實是能幫助子女自己日後能過上平穩的生活;

但是,請不要經常讓這個「未來」成為借口。

例如,只用「為你好」、「到你日後就會明白」、「不然你就很難成功」等借口去強迫孩子用功讀書。


更不要把孩子過往的成就變成她們的壓力;


而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孩子為了想要拼命討好父母,才去努力讀書。


作為父母的我們,最好的是跟著孩子的成長而變化;他們爬行時跟著她們一起爬;她們開始會走路時一同走路;她們任性時諒解她們,像是朋友般地尊重她們,引導她們。

讓她們知道自己的能力在那裡,不用把別人的期望變成自己不必要的壓力,更不必把別人的嘲諷當作一回事;

與孩子一起建立她們的價值觀並找出生命的意義;

讓她們知道,在這世界上找到能讓自己活下去的本事,並且能幫助別人,才是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



後記: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上天給的禮物,稱之為「天賦」,而這一生我們就是要努力去發掘自己的天賦。


讀書是不是唯一的出路?相信很多人都會開始否定,尤其是以我自己為例,當年為何一定要拼死離開中學?為何自己想報讀專科學院?為何想考上大學?為何要取得碩士?很多時,我們都只是活在別人的期望當中。


但人的成功,是否與學歷有關?

首先,學歷只是求職的入場券;但沒有這入場券,也會是少了很多的選擇。


但沒有人能定義什麼是成功,因為每個人對「成功」的看法都不同,我目前的狀況,我的母親說我有這樣的成功,全賴她自少就逼迫我讀書,耗盡心血、打罵,才能成就今天的我,但我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有那裡成功,反而從傷害中,我變得對外怯懦、沒自信、怕犯錯、討好性人格,這才是我人生最失敗的地方。但能否改變性格和行為,是自己的選擇。


而我的成就是什麼?賺很多錢?有人關注?有份不錯的工作?和我的學歷有關嗎?

當然有關,不然我不能有現在的工作。


但重要的部分來了,我快樂嗎?

還算是快樂,因為我選擇了正好是我興趣的職業。


但職業是我最大的成就感嗎?

並不是,我的成就感來致於與太太和女兒感情的增進而幸福,能自我覺察並自我成長而喜樂,以及職場上能幫助客戶,職場外又能啟發別人而感到喜悅。


而這些能夠幫助自己建立滿滿而又持久的滿足感,並不是學歷就能給予的。而是需要一些特質,當中包括人的個性是不是善良、有責任感、樂於助人、具備解決別人問題的能力。


但遺憾的是,現今的教育制度並不著重這些特質的培育,而是還停留在注重你可以閱讀、理解、或背誦多少學科。


但問題是,每個人對於學科的吸收能力各不同,有人適合念書,但有許多人不適合,他們無法在這個領域上找到成就感,於是他們在連續的挫敗下,只好承認自己一無是處,而他們真正的專長,卻在學歷萬能的迷思之下被掩蓋。


所以,請認真發掘孩子的長處,有些人就是不適合念書,但是有其他的專長,可以解決別人的問題。當我們聚焦在學歷萬能,或許就會讓這些孩子原本的特質消失,他們在現實的挫折之下,無法繼續貼心的為別人想,也不能繼續善良,從而幫助別人。


但說回話來,孩子不擅長讀書其實不是問題,問題是父母有沒有發掘孩子專長的心,是否以批判責備的方式,還是以滋潤鼓勵的方式去培育孩子,支持他們不斷成長進步,不把其自身的學習興趣扼殺掉,才是教育的關鍵。


最後,如果只是直接地找一條最簡單的升學道路給孩子,但卻只關心其成績,不關心其真正想法,其實才是孩子的最大危機。

2020年8月7日 星期五

如何提高愛的質量《打針有點痛》



父母之愛都是深如大海,但有質量均衡。決定質量的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學歷,收入,或是其他等等,而是對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對細節的處理水平。


《打針有些疼》


兒童的忍耐力其實是驚人的,只要不嚇著他們,給出一個合適的心理預期,他們多半能夠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難的事情。

 有一次,我在醫院走廊裡看到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拒絕打針,他的父親,一個人高馬大的大男人真就弄不住他。 父親看來也是用了力,幾次想抓住小男孩子,最後都被掙脫。 那個小男孩的反抗真可以用拼了命來形容,小小身軀爆發出驚人的力量,淒厲的哭喊聲讓人感到震驚,整條走廊都被驚動了。


一個人的情緒如果沒走到極端,能有拼了命的能量嗎? 可以想像小男孩的恐懼到了什麼程度,也可以想像打針這件小事給孩子帶來多麼大的心理折磨。


孩子在成長中會遇到不少讓他們感到困難和懼怕的事,家長的職責是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讓孩子以積極平和的心態面對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就說打針這件事,一輩子要遇到很多次,如何面對打針,也不是件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 何況由此而來的一些心理,還可以遷移到其它事情上。 大人千萬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孩子,認為這很簡單,只要把孩子摁住了,或哄騙著打了就沒事了。 家長應教育孩子盡可能平靜地接受,並培養他們忍耐痛苦的勇氣。


我記得圓圓第一次因生病打針是在一歲八個月,剛剛懂點事,會說一些話。 她得的是急性肺炎,我先帶她到門診看,大夫給開了針劑。 取上藥後,我告訴她要帶她去打針。 她可能對幾個月前打預防接種針還有印象,流露出害怕的表情。


她打預防接種針時還不太會說話,懵懵懂懂中屁股被扎了一下,有些痛,哭了幾聲,針頭一拔出去,我趕快說咦,你看這個杯子上還有個 小貓咪呢 她的注意力被杯子上印的貓咪吸引了,就忘記屁股被扎這回事。 現在我說要打針,可能喚起她的那個印象了,我抱著她走到處置室門口時,她突然說:我不打針。


我停下來對她說:寶寶現在生病了,咳嗽,還發燒。你覺得生病了舒服不舒服啊?圓圓說不舒服。  那寶寶想不想讓病趕快好了?圓圓回答 她又咳嗽,小臉蛋燒得紅紅的。 我親親她的臉蛋說:大夫開的藥就能讓小圓圓的病好了,能讓寶寶變得舒服。要是不打針,病就總也好不了。


小孩子其實最懂事,大人只要正確地把理由陳述給孩子,孩子是會聽懂的。 她生病不舒服,肯定也想讓病趕快好了。


圓圓從道理上接受了打針,但她小小的心還是害怕,滿眼憂慮地問我:打針疼不疼呀?我微笑著平淡地說:哦,有點疼,不過疼得不厲害 ,就像你那天坐小凳子不小心摔個屁墩兒一樣。圓圓聽了,憂慮有所減緩。 我接著問她:你覺得那天摔個屁墩兒,是疼得厲害,還是就有一點點疼?圓圓回答有一點點疼

 “哦,打針的疼和那個疼差不多,也是有一點點。我很坦率地告訴她,然後又說:摔屁墩兒小圓圓不哭,打針也用不著哭,是不是? 圓點點頭。


但我能看出她心裡還是有一些顧慮和緊張的。 於是又給她打氣說:媽媽覺得圓圓很勇敢,你試試看自己勇敢不。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想哭也沒事。我的話給了她鼓舞,讓她覺得 自己勇敢;又給了她退路,讓她覺得想哭也沒事。


我和她說話時的表情始終是又愉快又輕鬆的,表現出打針確實是很簡單的事。 圓圓也坦然了許多,她的願望肯定是想當英雄,同時對媽媽的話深信不疑,因為媽媽從沒騙過她一次,既然只是有一點點疼,那也沒什麼好怕的。


打的時候她很緊張,渾身繃得緊緊的,但沒哭。 護士看圓圓在打針過程中那麼配合,表揚了她。 圓圓通過試驗,覺得打針的痛,確實是能忍住的,心態由此變得很鎮靜。


門診看了幾天不太好,就住院了。 一個病房有八個孩子,大部分比圓圓大些,兩到三歲。 每當穿白大褂的人進來,不管是護士還是醫生,有時只是進來量體溫或問句話,病房裡一下就哭成一片,孩子們驚恐萬狀,宛如羊圈裡進了狼。 只有圓圓一人不哭不鬧,她會停止玩耍,要我抱著她,一臉憂愁地等著。 雖然她也不喜歡打針,但她已能理性地接受了。 扎針過程中她從不亂動,總是很配合,每天能受到護士的表揚。


由於當時孩子太小,打點滴時胳膊上找不到血管,只能在腦門上紮針,但腦門上的血管也很細,往往不能一下紮住了,經常得扎兩三次。 有一天一個新來的小護士給圓圓扎針,居然一連扎了七下都沒紮住。 大人被一連扎七下可能都受不了,我和她爸爸在旁邊都有些無法忍受了。 圓圓開始哭泣,但並不大哭,只是哼哼唧唧地哭,腦袋卻一動不動地讓護士擺弄。 第八下紮住了,膠布一貼好,她馬上就不哭了。 我心裡真佩服這個小傢伙。


我看到病房裡一些家長,每天都採用哄騙、威嚇、強制的手段讓孩子打針。 針扎到那些孩子的身上,好像比別人多痛多少倍似的。 家長的做法不但放大了孩子的痛苦,也沒有教會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勇敢面對。

 當時圓圓的治療還需要做一種超聲霧化的理療,是讓孩子呼吸一種加了藥劑的霧氣。 方法很簡單,就是把噴霧口靠近孩子的臉,讓她自然呼吸十分鐘。


第一次做時,護士推來儀器,我們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只是按護士的要求把孩子抱起來。 白色的微微帶有藥味的霧氣隨著機器一聲的啟動,一下噴到圓圓臉上,她大吃一驚,本能地把臉扭開。 護士立即讓我把孩子抱緊,別動。 我就趕快把圓圓抱緊了,力圖讓她的臉對著噴藥口。 圓圓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緊閉雙眼,努力掙扎,想躲開霧氣,開始哭,我盡量不讓她動。 護士也在調整,圓圓的臉扭到哪兒,她就把噴氣口跟到哪兒。 圓圓掙扎了一會兒掙不開,終於大哭,開始強烈反抗。 才做了五分鐘,她反抗得做不成,只好作罷。


比較打針,超聲霧化應該說沒什麼痛苦,只是自然呼吸一些霧氣,有淡淡的藥味,並不難聞。 由於沒提前給圓圓做思想工作,在她毫無心理準備下強行要她接受,所以成為圓圓最為恐懼的事。 此後幾天她一直拒絕做超聲霧化,只要看到護士推一個類似霧化機的東西進來,立即就緊張起來,遠不像對待打針那樣從容淡定。


這件事確實是大人沒做好,給孩子帶來恐懼了。


對於必須要讓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應有五個原則:


是平靜自若,不要表現出焦慮。 如果大人首先一臉焦慮,孩子就會覺得問題嚴重,會嚇著他們。


是對於為什麼要這樣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語言向他說明。 比如告訴孩子你現在生病了,需要打針,打針可以治病。 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去說。


是對於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實相告,盡量不誇大也不要過分縮小。 比如許多家長帶孩子打針時,為了消解孩子的緊張,就說一點也不疼,孩子上一次當後,就絕不肯再上第二次當;他們挑戰困難的理性和勇氣就失去一次 萌發機會,並且以後會不信任大人。


是激發孩子的勇氣。 兒童的忍耐力其實是驚人的,只要不嚇著他們,給出一個合適的心理預期,他們多半能夠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難的事情。 同時也要給他們退路,不要讓孩子為自己流露的不堅強感到羞愧。


是絕不通過哄騙或收買的方式達到目的。 有的家長通過不打針警察就要來抓你,或吃了這藥就給你買個遙控汽車等方式達到目的,這是很糟的。 哄騙和收買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並不能真正緩解孩子的緊張,還有礙他們的道德發育。


兒童應該從小學會理性面對一些困難或痛苦,不僅能緩解痛苦,還能很好地保護自己。


圓圓兩歲半時,有一天半夜突然哭醒。 她呼吸困難,喉嚨處好像卡了什麼,看起來很痛苦的樣子。 我恰好剛看過一個關於小兒喉頭水腫的資料,覺得圓圓的症狀很相似。 孩子得這個病十分危險,一是兒童喉管細,二是小孩子不懂事,越難受越要哭,越哭水腫得越厲害,這可能會導致喉管堵塞,引起窒息。


那一瞬間我害怕極了,盡量把語氣放平對圓圓說:寶寶不要哭,你現在覺得呼吸困難是因為你這塊兒水腫了。我指指她的喉嚨,又告訴她,“ 要是哭的話就會腫得更厲害,就更不好出氣了。你忍耐一下好不好,不要哭,媽媽馬上帶你去醫院。圓圓聽懂了,立即就不哭了,配合我穿好 衣服。 儘管她看起來那樣難過,卻一聲不吭。


她爸爸當時在外地工作,那時集寧晚上打不到出租車,我就去敲鄰居的門,請小哲的爸爸幫忙,用自行車帶我們去醫院。 小哲爸爸的車子騎得飛快,我在後面抱著圓圓。 她的呼吸很困難,但一直安安靜靜的。走到一段沒有路燈的地方,撞到一個高出路面好多的井蓋,我們都摔倒了,這一折騰圓圓好像呼吸更費力了,但也沒哭,表情還是很平靜。 我覺得孩子真是懂事,也很慶幸她這麼懂事。 去了醫院急診,很快得到治療,幾個小時後情況就變好了。

 醫生說這個孩子真乖,整個治療過程中沒有一點要哭的意思,小孩子得這個病最怕的就是哭鬧。


圓圓這方面的乖順和懂事確實惹人疼愛。 3歲前準備上幼兒園。 入園前要體檢,幼兒園統一安排報名的孩子在某天到市婦幼保健所體檢。 體檢的路上,我告訴她可能要抽血化驗。 她有些緊張,問我疼不疼。我還是先告訴她有些疼,然後告訴她抽血和一般的打針差不多,就是紮的時候有一點點疼,抽的時候就不疼了。 她已有過幾次打針的經歷,聽我這樣說,也就比較釋然了。


當天體檢的有十幾個小朋友,抽血時,孩子們哭成一片。 已抽過的、正在抽的、還沒抽的,都在哇哇大哭。 特別是一針扎不住的,需要紮第二針時,不光孩子哭,有些大人也著急了。 抽血的護士都被弄煩了,皺著眉頭,態度似乎也不好。


圓圓安靜地倚著我等著,用有些好奇有點同情的目光看著那些小朋友。 她突然對我說一句哭也一樣疼 我問她是不是想說小朋友打針時,哭和不哭是一樣疼的,哭也不能減輕疼痛。 她說是。 我讚賞地親親她的小臉蛋說,小圓圓說得對,反正哭也不能止痛,還不如不哭。我沒讓孩子承諾她一定不哭,我想,她能這樣理解已很 不容易,不需要給她任何壓力,到時她萬一哭了,也不用為自己違反了諾言而感到羞愧。 以她的年齡,哭了也是正常的。


輪到圓圓了,她坐在我腿上,伸出小胳膊,雖然有些緊張,但安靜地等護士拿針管,安針頭。 護士發現這個孩子不哭,很詫異地看看她。


圓圓可能是想安慰那個護士,對她說:阿姨,我不哭。這讓護士非常驚喜,一直緊皺的眉頭展開了,噢?你為什麼不哭呢?圓圓說 也一樣疼


護士一下也聽懂了,她驚訝地停止了手中的動作,看看圓圓,頓了一下,才說:啊,你這個小姑娘,真是太懂事了!哎呀,阿姨從來沒遇到過這麼 懂事的孩子!她手裡拿著針管,去圓圓胳膊上找血管時,猶豫了一下,放下手裡的針管,拉開抽屜找出一個新的針管說,你這麼懂事,阿姨更不捨得 扎痛你,這個針頭稍細一些,沒有那些痛,就剩這一個了,給最聽話的孩子用。 她找了一下圓圓的血管,發現不太好找,就站起身找來一個年紀較大的護士,對圓圓說這個阿姨保證一針就能扎準。 果然。


看來,告訴孩子打針有些痛,教會孩子在困難面前從容鎮定些,既能減輕痛苦,又能保護自己,還能佔便宜呢。



特別提示


當孩子因為什麼大哭時,要盡快轉移他的注意力;這比哄啊勸啊更有效,更能降低孩子的痛苦感。


對於必須要讓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應有以上的五個原則。


*以上引用致《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 《如何提高愛的質量》




後記:

小弟把以上「打針只有點痛」的概念實踐了,在我女兒只有兩歲的時候,她就已經開始自己會說打針只有少少痛,並且現在更會安慰媽媽說「痛一陣就唔痛架啦。」


而這看似神奇的魔法,其實背後的理念十分簡單。就是不對孩子帶有欺騙式、或獎勵式、或甚至是恐嚇式的誘導,來去要求孩子們做事。無論那一種方法,都會帶來反效果,會讓小朋友不喜歡你、或不再信任你。


教育孩子,尤其在打針這件事上,我和太太的經驗是,我們首先自己不要緊張,視打針為很普遍的行為,對孩子表示:無論大人抑或小朋友,為了防禦生病病,都要打針針。在打針的前一天,以及在坐的士去打針的路途上,對女兒講解明天會去打針,等會兒會做什麼,客觀描述一下打針是怎樣的,如醫生或護士姐姐會拿支針「吉」你邊度?打針既時候其實有少少痛,怎樣痛,並說明如果妳忍得住痛可以唔喊就唔喊,但覺得好痛忍唔住想喊亦都可以喊。


只需要客觀地提供資訊、鼓勵她去面對事情、同時也不給予任何壓力(讓她可以選擇哭或不哭)。就這樣,育兒的概念也就是如此簡單。


我們做父母的,不是為了讓孩子打針不哭而做這些,而是要把孩子看待成為獨立個體,在適當時候提供訊息,在她們求助時提供協助,在她們需要父母時給予鼓勵,並在孩子慢慢成長時給予放手,讓她自己去面對事情和承擔後果。這是一種信任,也是讓她經歷自己人生的一個重要過程。


相關連結:

好書分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前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