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為樂

儲蓄是累積財富的基本,也是做有錢人的開始。
好的理財和消費習慣,比年薪多少、投機炒賣、懂做生意還要重要!
今天的作為,決定了你明天的財富,換個有錢人的腦袋掌握你的財富,誰說上班族不能致富!

(2020年)感謝上天給我最寶貴的財富,「自我啟發」的能力,讓我能經常獲得貴人的相助,激發起我「終身成長」的心態。

2020年8月24日 星期一

修補生命的洞:從原生家庭出發,為童年療傷

›
看到這一本書《修補生命的洞,從原生家庭出發,為童年療傷》 看見心理咨詢師自嘲地說:「沒有真正讀懂心理諮商的人,恐怕會以為這是一門勸人『離家出走』的學問」。 而書中所表達的:重整原生家庭經驗,對自我進行修復,談的卻是『離枷出走』的概念。 而他更告訴了我,去挖探不愉快的家庭記憶,重...
6 則留言:
2020年8月14日 星期五

快崩潰的媽媽

›
有個強迫症的兒子,一不順心就發脾氣,媽媽經常快被兒女搞崩潰,只是在回家的路上都能把媽媽折騰一場,另有女兒八歲,性格剛強,但帶有點叛逆。 丈夫賺得不多,只是搬出去就已經很勉強,想請保姆或工人,基本上很困難。 從前單身的美好,獨自享受自由自在的時光,現在懷孕了,連喝杯咖啡也不能,令媽...
11 則留言:
2020年8月11日 星期二

學歷是否萬能?什麼才是教育的關鍵?

›
很多時候,家長們認為,孩子不能適應現今的考試制度或抵受不了考試壓力而輕身的,都是現今教育制度的錯,而沒有反思作為父母的自己到底有沒有問題。 尤其是只懂為生活打拼,為了賺錢而忽略與孩子互動的父母們,他們只懂用金錢、物質去滿足孩子,而缺乏對孩子的關注與互動。 尤其當家長在無法面對自己...
9 則留言:
2020年8月7日 星期五

如何提高愛的質量《打針有點痛》

›
父母之愛都是深如大海,但有質量均衡。決定質量的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學歷,收入,或是其他等等,而是對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對細節的處理水平。 《打針有些疼》 兒童的忍耐力其實是驚人的,只要不嚇著他們,給出一個合適的心理預期,他們多半能夠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難的事情。   有一次,我在醫院走廊裡...
4 則留言: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

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AC儲蓄
一生人都在儲蓄旅途路上,以儲蓄為樂,視儲蓄為基本。學會理財令財富增值,日後才能生活無憂,正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希望日後能成為兒女的富爸爸,所謂的 "富" 並不代表一定是非常有錢,而是從小教育她有一套良好的理財觀念,從而讓她將來更輕鬆面對生活,邁向自己的美滿人生!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