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2日 星期二

被別人否定,就需要否定自己?

(1)

我討厭被人否定;

當別人指責,批評,質疑我的一瞬間,我感覺我的世界崩塌了,我完了,被世界拋棄了;我是如此糟糕,差勁,所有人都會在背後嘲笑我的笨和蠢;

我為我的不夠好而感到羞愧,沒臉見人。

我憎恨這種折磨人的感覺,我更沒能力處理別人冷冰冰,直挺挺的批評和否定,所以我儘量避免與人衝突,避免與他人發生矛盾;有時候感覺對方侵犯了我,只要不過分,我就想:算了吧,不要計較,要與人為善。

但是這樣就能避免批評,指責和否定了嗎?

顯然還是不能。


大約十年前,我被提升為部門經理,那是我第一次做管理,我應該承認,當時的我缺少經驗。

我對手下的員工很和善,從不批評他們,很期望他們能給予我和善的回應;然而,事實不是這樣的。

部門裡有個司機,大約看出了我的軟肋和沒脾氣,在工作分配上就表露出不服從,為什麼要這樣安排等等的態度。當時的我,面對這種情況,真的無計可施;我苦惱,氣憤,又無可奈何;終於在某一次工作安排之後,對方公然表示:你沒能力,你這樣安排,我是不做的。

這種公然的挑釁,帶著對我能力的否定,一瞬間讓我感覺天崩地裂,無地自容,想死的心都有。

儘管後來讓這個司機自動離職了,可我的心裡卻留下了深深的挫敗。

我想不通,我沒傷害他啊,我對每個人都那麼好,為什麼他要公開反對我,批評我,否定我?我氣憤,我憎恨。

那時我找了很多相關的書籍,想要尋找答案。看到有本書中說:你要感謝給你障礙和挫折的人。我想:真是笑話,讓我感謝他?怎麼可能做到呢,明明是他冒犯了我?

一直到很久以後,我才從那種情緒中逐漸走出來。

現在的我,早已經可以對那段經歷一笑了之,也真的可以從心裡感謝那個人了,因為他歷練了我的成長。


(2)

每個人都喜歡被稱讚,沒有人喜歡被批評,這是人性使然。

但是被人挑釁,別人指責,批評和否定,又是不可避免的事。如果為了避免衝突,一味地妥協退讓,喪失自己的立場和需求,我負責任的說,不是個好方法。

對於負面的東西,我們一定要找到正確的出口來排解。

我討厭被否定,因為一聽到否定和批評,就意味著自己不夠好。那一瞬間,立即激活了我心中小時候的記憶。

在自己的成長期,媽媽總是責怪我,批評我,這件事做的不對,那句話說的不對,這裡反應太慢,那裡不夠機靈。於是,我形成了一個自我認定:我不夠好,我滿身都是缺點,媽媽不喜歡我,我真糟糕。

當我帶著這樣的自我認定進入社會,遇到別人的批評和指責時,我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小時候被媽媽批評和責怪時的糟糕感覺,瞬間我的自我否定被激活了,自己不夠好的感覺讓我羞愧,無地自容。


(3)

我真的很差,很糟糕,很不好嗎?我需要因為對方的否定和批評就改變自己嗎?

未必。...

經過了十幾年的社會歷練,我已經可以更加客觀的分析我的感受;對於否定,我也可以更加從容的把握。

真實世界的情況其實是這樣的:

一個人否定,批評,指責自己,會有幾方面原因:

一 自己確實哪裡做的不好;

二 對方的素質,認知不夠好;

三 對方遇到其他的事情的刺激,心理承受力很低,通過否定別人來發泄,而自己恰好撞在這個點上了;

四 自己各方面太好,映襯出對方的卑微,想要通過打擊自己,轉嫁這種感覺,可以好受點;

所以,對方的否定並不能說明是自己不好,也有可能是對方不好,還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對方的否定只是他的事情,和自己究竟好不好根本關係不大。

這麼一想,別人的否定就攻擊不了自己了;反而自己會帶著一種憐憫的姿態,想要安慰一下面前這個人,因為他的處境很糟糕,很需要我們的關愛和照顧。

這種感覺會把自己放在一個施捨者的角度;一個東西,自己擁有,而對方很匱乏,自己是願意分享一些給對方的;

你否定你的,我還是我;沒有自我攻擊,否定就無從談起,更無需改變什麼,反而俯視了對方的虛弱匱乏。

這樣,自己就坦然了。

(作者:韓楓,華東師範大學/法國里昂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歐美企業人力資源總監。)

節錄自:被別人否定,你能坦然嗎?


被別人否定,就需要否定自己?

你可以告訴自己,即使有做不好的事、有還學不會處理的狀況,你都可以繼續學習、反覆練習,而不需要因此徹底否定自己的生命價值。

如果生命價值被否定,你拿什麼力量來面對需要克服的難關?如何讓自己沉住氣鍛鍊處理問題的能力?


習於被否定、被批評,會使你矮化自己,交出生命的自主力量,認定自己的糟糕和一無是處。甚至說服自己,像你這麼糟糕、愚鈍的人,還好有一個地方不驅趕你,可以讓你依附,雖然他們讓你承受許多精神上的痛苦,但你還是要知足、要順從。


「否定人」這種方法,是操控心靈脆弱者最容易的方式。內在意志穩定而強壯的人,並不會輕易受他人的否定影響,改變對自己的觀感及相信。

想握有自己生命的主控權,就不要輕易委託他人來對你的生命下指導棋。拿回自己的決策權利和承擔力,停止不切實際的幻想,誤以為透過他人的評價和操控能確保自己的生命萬無一失。


如果無法坦然面對錯誤,無法承擔自己的缺失所造成的危害及付出的代價,你就會仰賴他人評價和看法,給予他人操控你生命的權力,迴避了需要自己選擇、自己負責的真相。


一旦願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承擔後果,那麼,這就是你給自己的成長之路,無論別人是褒是貶,你都會有所學習、有所成長。

不再以簡單的「好、壞」「對、錯」評價自己,不因生命中的任何失誤和錯過,反覆否定自己、攻擊自己。


你只需要坦然面對,接納自己的限制和發生的過錯,願意真正了解錯誤的原因,給予自己再一次的機會去矯正、改善,真正創造屬於你的成功,你就能不必在「否定」的黑暗潮流載浮載沉,迷失方向。

(本文選自《你過的,是誰的人生?:如實長出生命力量的5種鍛鍊》)

(作者︰蘇絢慧 - 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璞成全人發展中心總監。)

節錄自:沒有人喜歡被否定的感覺,但你為何經常否定自己?

2020年5月9日 星期六

如何學習 - 3種主要方法(快速進步的學習方式)


今天,我要和你分享一些東西,因為它深刻地改變了我的生活和想法, 那就是如何正確的學習?


我相信有三種主要的學習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向自己學習,人們稱之為從哲學中學習。

通過反複試驗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然後從中找到答案,對吧?如果您犯了足夠多的錯誤,就會從中汲取教訓。這也是我們大部分人都會那樣做。我也犯過很多錯誤,也為此付出了代價。

但「向自己學習」的問題在於,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有句名言:「如果你認為教育的成本太高,試試無知的代價」,這是一個非常真實的道理!


「向自己學習」,通常是需要很長時間,這是因為大多數人,他們的自我意識非常地低,你有否嘗試過,在學習一些東西時,只是,沒有人能教你, 您只能靠自己解決問題,可是這花了很長時間去摸索,甚至犯了很多錯誤, 甚至要花很多錢去補救。

你有否嘗試過這樣的經歷?

我就曾經在原身家庭的關係問題中、處理婆媳關係、以及親子育兒、夫妻溝通方面,犯過無數次的錯誤。當你嘗試新事物,你犯了錯,然後對自己說:「我再也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但下一次,你又犯了同樣的錯誤。然後你又對自己說:「我下次一定一定,絕對不會再犯這種錯誤了。」然之後,你又再犯同樣的錯誤。。。

所以,即使你是從挫折中學習,但實際上你很難從中吸取教訓。不過,如果有足夠長的時間,如果你有足夠的毅力,足夠的決心,那仍會是可行的方法。但問題在於,那將會是一段漫長的旅程,而且是一條困難、艱辛的道路。而這方法每每是看似最便宜,但往往卻是非常非常昂貴的。


不過,在某程度上,我們都必須經歷這段過程。但是你必須問自己: 「這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嗎?」



第二種學習方法,向同儕學習。 

向同儕學習,即是你周圍的人學習,如家人、朋友、同事等。雖然也是不錯,但有個問題就是,有時候你可能沒有學到東西,或者你反而被誤導,學習了錯誤的事情。


試想像一下,假如兩個人,他們都不懂跳舞,而我把他們鎖在一個房間裡,然後告訴他們:「嘿,你們互相教對方怎樣跳舞吧,30天後我再回來。」然後,三十天過後,我解鎖,扛開了門。我要你問你是,他們會不會神奇般地變得會跳舞了?

答案是不。因為他們倆都不懂得如何跳舞。


或更極端的,假設你想學習一種新語言。如法文,你和朋友們聚在一起,而你不懂法文,他也不懂法文。 

又想像一下,你們都被鎖在房間裡互相學習,30天後,你們就會說法文嗎? 


答案也顯然是不。因為你不懂,他也不懂。 


因此,你們怎麼可能教會彼此呢?所以這聽起來不合理。而如果你看著周圍的人,看看你的朋友圈,我能告訴你的未來也就是怎樣。


或看看你周圍的人,他們很大可能都過著與您相似的生活方式。他們可能賺的錢都和你一樣多,或跟你差不多。所以,你們要怎樣互相學習?你們要怎樣從對方身上學習?


由於你們處於同一階級,也許他們低一個階級,或許是比你高一個階級而已,他們無法彼身上學到東西,因此他們怎麼可能教會你一些道理,以讓你賺取10、20、50、100萬美元的收入或目標呢?他們還沒有到達那個階段。

因此,請想想自己的觀念源頭。

比方說當你談及成功,談到金錢或談及生意方面的話題時,你周圍的人,他們有著什麼樣的觀念?他們對此有什麼樣的了解?即使你的父母,他們知道怎樣變得更加成功、或在創造財富上他們知道得夠多嗎?我相信你我都知道,他們懂得的是非常非常地少。


所以如果你在他們身上學習那些行為、習慣和觀念,你很可能會被誤導,他們會教你的就只有他們所知道的真相。「兒子,你就應該這樣做。」「條路這是要這樣行。」可是,這些的教導是有可是對的,也有可能是錯的。


又試想想:

在成功方面,在創造財富方面,例如在商業上的財務成功。很多人,可能會聽取同行的建議,他們告訴你,嘿,你不應該這樣銷售;你不應該這樣吸引客戶;你不應該以這種方式發展自己的業務;你不應該這樣投資;你應該以這種方式進行投資。 


就如,你有否過這樣的經歷?

你從同齡人那裡學到了,你聽了他們的話, 立即實施了那些建議並採取了行動,但後來才發現,天哪,這就像有史以來最糟糕的建議。 


因此,問題是,處於同一水平的他們,

他們怎麼可能教你? 

你為什麼還要聽他們的呢? 


當人們處於同一級別時,兩個都不懂的人聚在一起,這會是一團糟。 而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什麼,這更是一場災難,對不對?


因此,向同儕學習,這方法也行不通。



第三種學習方式,向大師學習。

我相信可以學習的第三種方式,是最強大的學習方式,這些年來我學到的方式,為什麼我能夠完成我已經完成的事情?


就是向那些曾經經歷過、或成就過的人學習。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一名運動員,想學習打籃球。是的,你可以向自己學習,是的,你可以和你的朋友一起打籃球。 

但是,如果您想成為一名專業人士,您猜怎麼著? 

您需要一位導師,需要一位教練告訴你到底需要練習什麼,才能每天變得更好、或需要做哪些練習。而教練,他也在看著你,他在糾正你,對吧? 

他在塑造你,也正在幫助您達到更高的水平,那就是導師的力量。

(也是我早前說過的《偶像的力量》,以及巴菲特的,「找你心中的英雄」一樣。)


而為什麼要向那些曾經經歷過、或成就過,而且還在持續實踐的人學習?

因為他們和你不在同一個階段上,甚至不是那些比你稍微成功的人,所指的是那些比你自己成功很多倍、比你總明很多倍、比你更有經驗的人。


假設你的年收入是5萬美元,那麼別向年收入6萬美元的人學習,也別去向年收入10萬美元的人學習,甚至別去向年收入100萬美元的人學習,你應該去向那些年收入1000萬、2000千萬、5000萬、甚至1億美元的人學習。為什麼?

因為他們的思維水平比你高很多倍,當你向這些人學習時,他們很容易就把你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小弟很記得在第一次看止凡兄的文章時,我當時手上只有二十萬現金,當年我的思維還停留在自己一生人打工收入連加薪,一生的總收入最多也只會有700萬的想法,還未計及結婚生小朋友及平日的洗費等生活開支,而絕望地想齋靠儲蓄到退休要儲到何年何月?而止凡他和他的一眾blog友不斷地向我展示,六位數字的被動收入、20年儲蓄變一千萬、自由一千萬的財自歷程,有的是三十歲出頭就在第一篇Blog文中分享著二十萬的建行派息,然後在四十歲前擁有幾千萬而決定財自退下來。。。這一個又一個的財自故事,都把我的思維帶進另一個層面。


而比當年更幼嫩的時候,抱怨買不到樓,怎麼有錢結婚、何時才能成家立室的時候,卻遇到一位靠自己實力打拼,擁有三座收租物業,並且思維水平比我高一層的同輩(積奇哥)時的情況一樣,我的思維也被他們不斷推高。


由負債,到儲蓄首期,到買下第一個投資物業,再到儲蓄的流動資產到達一百萬、二百萬、再到不滿足計劃只有一千萬的財自想法,到現在希望進一步走向學習創造更多財富的想法。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要向導師學習。(但要小心選擇)


總結:

以上的三種學習方法。

  • 「向自己學習」,得花上大量的金錢和時間。
  • 「向同儕學習」,不過他們可能和你一樣沒什麼的錢,他們和你是同一個階級、或同一個水平,而且所能學習的東西或建議有可能是錯誤的。
  • 「向導師學習」,去找那一個人,一個你尊敬的,或是你很渴望想成為他一樣的一個人。然後向對方學習。而這是,我認為最好的學習方法。


2020年5月8日 星期五

筆記《借貸前要注意的8項事情》;(對一些成功人士當年因為失業/辭職而致富的感想)


借貸需要注意的事,從止凡兄的經驗分享裡,令我得到很好的參考,以讓自己學習,並且實踐。因此也把這些實踐過後,非常認同的心得、概念、以及一些法則記下,讓大家執行時不斷地有一個提醒,作一個自我警惕。


1. 「注意還款期及每月還款額。」

因為個人現金流處理不當的話,隨時會破產,新手財務知識有限者,實在要小心。


2. 「未想贏就先想輸。」

借貸前,先要「分析」輸的可能,及作最壞準備。如短時間內股市大跌一半,都不會被迫沽出持股。


3. 「控制好現金流。」

有助管理或控制借貸後的現金流,則是定額還款最容易,如果是連本帶利的每月定額還款,這可以以工作收入計算。如資產的現金流超出了工作收入時,則可以以三年內找到好價位沽出、或甚至是以到時才開始使用一點點的孖展套現還款,來考慮能不能還款的可能性,以及是否存在風險等。


4. 「不使用孖展投資。」

孖展其中一項的使用方法,小弟則是效法當年止凡兄的分享一樣,並沒有直接使用孖展來投資,而是作一個金錢使用上的緩衝,如用作人生大事擺酒的費用、或計劃人生大事等,而作一點點的緩衝罷了。


(小弟的槓桿也只是樓宇按揭的加按或私人貸款、以及稅貸罷了。)


*還有每一隻個股的孖展比率都不同,有些高至85%,有些則低至0%,即完全不能借貸。

(例如:可參考耀才證券 - 孖展按金比率表


5. 「清楚知道借貸後的利息和實際操作。」

就如小弟借孖展前,除了可以向該證券商查詢外,最好的就是作少許孖展借貸,(就如皮老闆成日說的),落場玩一次。而當借了孖展的一、兩個月後,就會清楚知道其收取的利息是多少、每月月底計算還是月頭計算、有沒有其他手續費等等。


6. 「借貸的重點仍是風險評估。」

分析過自我財務可以承擔的風險,才好決定借貸。

相反,拿著借貸可以「贏」多少回報,估計哪支股票可以升多少,升到什麼價位沽出就可以賺多少,這類問題都不是借貸時重點考慮的。


*不要認為有blogger運用槓桿入市,今天借錢買股應該無死了,這是我們blogger最不想見到的結果。

*了解人家知道什麼、分析什麼、考慮什麼、又處於什麼狀況,而自己又能否透徹明白、認同及做得到,才是對自己最好的學習方法。


7. 「借貸的最好時機。」

借貸最重要的還是看息口,如何釐定息口的高低,就需要掌握過去的歷史數據與現今的作比較,從而對身處環境有更好的認知。


若果今天的息率是過去二百多年以來最低,也必須經過自身的風險去作考慮是否運用槓桿,如想一想自己的處境:

  • 如剛剛開始學習投資,應該注重學習選股和估值上,而不是為了貪快去加速賺錢回報而使用槓桿。
  • 如是對學習投資和實踐有了一定經驗後,想學習加大控制資金的能力,在考慮好個人風險和現金流後,就可以作一點點的槓桿,而定額貸款,比孖展操作更容易去計算風險,因為股票下跌的風險是很難去預測的,而定額還款的貸款也沒有孖展那樣有機會被斬倉的風險。
  • 如是年近退休,財務自由了,不想再冒任何風險,槓桿最好也只用作更好的資金配置,作更安全或作擁有更多現金調配,這也算是可行的。但若然是財商不足,把套出來的資金放在高風險的地方(如不了解該投資物)、甚至是缺乏控制能力,把多出來的錢胡亂花掉,那最好還是不要使用槓桿好了。


因此,每個人在考慮使用槓桿時,都因為有不同背景,去考慮不同的層面,從而作為應否使用槓桿的決定。

(以上都是一些借貸風險,以及借貸時機的考量。)


8. 「什麼才是好債務?」

富爸爸提過借貸是好是壞,借來的錢變成好債還是壞債,完全視乎個人本身的財務知識而定。


「不少人因債務出事,所以對財務小心的人都會視債務為洪水猛獸,好人好者就不應該碰的。」不過,我們不應該被這樣思想限制,小弟也非常認同止凡兄說的一句:「只要時機好,條件好,債務能幫助我的,我都會考慮。」


但什麼才是好債務呢?


好債務的第一點:

我覺得最好的比喻是止凡兄以下的一段文字:


『好債務有什麼好呢?最多人理解的就是槓桿化,賺時會加大比例,不過到蝕的時候亦會加大比例。比喻就好像去旅行,要到達目的地到底選擇走路、坐車、坐船、坐飛機才好呢?有人會認為最重要安全,有人會認為最緊要舒適,有人會認為最緊要快,有人則認為慢慢到達目的地亦是享受旅程的一環,問題不在取捨上,而是大家對不同交通工具的了解,以及如何選擇最合心意的一款。』


好債務的第二點:

『債務與資產「跑馬仔」的方式』

例如:以低利息的債務,去買入高派息的企業股票:『拿著3.9厘成本的資金去持有一支派過8厘股息的公司,債務與資產「跑馬仔」』。


問題是,這支股票的企業盈利是否優良、有沒有高負債、業務是否穩健、能維持派高息、現金流是否強勁、業務是否簡單以及自己能了解的,簡單地說,如股票投資,即懂得看年報,以及懂得計算其內在價值-即估值後,找到價格被低估或有足夠安全邊際的優質股票來投資,才是促使這是否好債務的重中之重。


最後,附上小弟借貸經驗後,認為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要點:

  1. 「借貸時機」,好的債務需要看你借入的時機,除了借貸的息率是否足夠的低以讓你更容易找到適合的投資標外,借貸前必須想想這債務會否影響你未來人生的計劃?如買樓置業時會否因為早期的這筆貸款而影響到未來的按揭貸款等。。。而借來的錢是否能投入到更好地產生現金流的地方?即你買入的東西能否為自己帶來高回報,從而像跑馬仔的方法,跑贏息差。
  2. 「買入時機」,則基於第一點,除了借貸時機,也要有一個好的買入時機。如果在一個風高浪急股市在處於一個平均市盈率比較高的時候去買入,其股價下跌的機會則相對於大跌市買入的時候為高,因為在升市時才買入,有機會賺息蝕價,大大減低了回報。因此決定買入的投資時機,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有一個好方法就是長遠的平均成本買入法,即所謂的月供股票。(無論是在銀行、券商裡進行月供或是自己有紀律地進行月供也好。)
  3. 「改善個人資產配置」借貸所套現的這筆資金應如何操作,相信每個人初時都有這困惑。但原來回歸初心,這筆資金也只不過是擴大了自己的財務能力和現金流的控制。因此從個人的profolio去調配好資產分配是一個不錯的方向。(若自己早前的資產配置不是很好,可以利用一個大市異動的機會來做好資產配置;若然是一直擁有著良好的資產配置,則可利用好的槓桿,加大自己認為還能改善的部分。)


附上小弟學習止凡兄的借貸文章參考連結:
借貸經驗分享(一)

借貸經驗分享(二)
借貸經驗分享(三)
借貸經驗分享(四)
借貸經驗分享(五)
借貸經驗分享(六)


而另外止凡相關的借貸經驗分享文章,也早已經整理並節錄在止凡兄的《積財智技》一著作中,而且更有條理有序地編寫過,更容易和全面的了解和吸收,未曾有借貸經驗的朋友可以購買該著作的最新版(2019年新版)來閱讀。



後記:

每一個年代都有其好處和壞處,很多年前看著長輩們的高息年代,整個行業被炒,人們怕失業怕得要死,也認為借貸是洪水猛獸。只要能保住飯碗,高薪厚職,就能買入物業資產。相反失去工作,就可能失去物業,因為支付不起高息還款而錯失了座擁資產升值的機會。


但現今世代,眼看著當年被炒的,或搖身一變創業致富的人們,不禁想起皮老闆所說過的話:「對你所憎惡的人,不要投訴致對方失業,而是讓他們繼續保持打份牛工,不要讓對方有機會創業致富。」,加上現今世代科技的發展,LinkedinJobsDB、甚至前線空缺的Moovup等,要轉工或跳槽,都相對比上一輩容易,只要肯做就找到工作,雖然人工未必很滿意,但起碼還有不同的企業和職位可供自己選擇,只要有能力的人,就不怕找不到工作。


而相對與現今低息環境,加上市場資金充裕甚至是過盛的年代,今時今日與當年所面對的困難和機遇也不一樣,網絡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有危才有機,這也是所謂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困難,但同時每一代能有的機遇狀況亦都不一樣,因此,我們總不能抱怨上一代怎樣怎樣,又抱怨自己這一代怎樣怎樣,而是集中精力地去尋找機會、不斷的閱讀和學習、找自己的老師學習不同的技能、不斷的實踐和應用,增強自己的能力,從而才有能力改變自己的人生。


而市場上最缺的並不是資金,而是人材,資金總是流向擁有高技能或高能力的人,而如何將能力轉化為有價值的東西,在市場上創造價值,把價值帶給市場,才能把資金吸引,這才是自己需要做的重點。


而借貸就好比創業,需要打破過往陳舊思想和自我條條框框的限制,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才能擴大自己的能力。而走出舒適圈、走向自己的目標前,小弟個人則認為,也應要對事情有一定的認知和準備,無論是看書、請教別人或是邊學邊試,都必須小心謹慎地去選擇、學習和嘗試,不要只知道一點點就全力訓身投入去,這反而可能會使自己陷入危機。


而做好借貸前的考量後,下一步就是投資的考量,因為要使這筆借貸變成是好債還是壞債,這和平時自己有沒有做足功課,如閱讀大量有關價投的書籍、如何去看年報、如何計算估值、對投資標有沒有深入研究,以及有否擁有良好的投資心態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