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0日 星期三

創業反思人生的意義


(真正的快樂錢,是買時間、買體驗和買難得。)


今日看到我一位前輩朋友的分享,他說了一些東西,我認為很有道理,尤其是人生那一部分。


所以我寫下了一些筆記。


搵錢第一個目的,就是令到自己有更多的選擇和有更大的自由度。

(但要注意當你有越來越多錢的時候,其實是會令到自己有煩惱出現。)

而人生的經歷,是一個保持住繼續去行的心態,唔會讓自己的人生停滯不前,不要一開始就知足常樂;人要有不斷進步的追求,去到幾多歲都要有進步。(這和小弟開始領略到的「進步才是真正的快樂」一樣。)


他說自己是一個創業家並且是一個投資者,兩樣的角色。而兩個角色中,他較喜歡創業家的角色多一些。因為由無到有,去創造些東西出來,而且會得到外界的一些回饋及回應給自己,這樣的東西是錢也買不到的。


我節錄了他的話:


「我看到有不少的有錢人,用一個極端收租佬的心態,即是相應是源於「窮爸爸富爸爸」書本中的一些理念。我當年也被書中啓發什麼是資產,什麼是負債。但當件事推到去極致的時候,好多人就會令自己在人生之中,只懂得去累積資產。讓我覺得這樣會讓自己整個人生變得非常枯燥乏味。


如果你說回看一些實際數據,就如這次恒大地產,出現了一個很大的跌幅,2030個百分比,兩次跌停板等。其實財務自由的朋友有大部分都會涉及到投資債券,因為利用債券的派息作為被動收入,尤其是內房債,息口是很吸引的一個投資選項,因為有些有十幾厘。但是,一個十幾釐回報的債券,其實背後蘊含住很多東西,十幾厘的債券裡邊,他的盈利一定要賺超過十幾厘才足夠去支持它的派息,而在國內的運作,其實差不多每一間內房的公司企業,都是透過發債,由六成幾負債比率,提高到九成幾負債比率不等來買地起樓做生意。

就等於好多人做大生意,即是10個煲,9個蓋。然之後想再把生意做大一些,而變成30個煲,但可能只得22個蓋,蓋的比例越來越少。

但是,當你的生意是擴大到一個地步,大到企業不能倒,你就把自己的問題拋出來去講數,同個國家講,「喂我今次炒粉了,成個國家這個行業都會被拖冧、甚至乎這個時候樓市都會被拖冧。你救唔救我?你唔救我就大家攬炒啊!?」咁樣樣。。。所以,我又不覺得是會很大件事。


但是始終,如果你說你買了這些一類型的資產或者股票,是否真的是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呢?自由其實是,像剛剛說的第一種,就是說你是否真的可以去那裡就去那裡?想怎樣花費就怎樣花費呢?

雖然,財務自由是指你個被動收入大於你的開支。但這樣通常,有些人可能就會把自己的開支收縮得非常緊要,因為這樣不就令你更加容易達至到被動收入大於你自己開支嗎?但是當你的開支收縮得這麼緊的時候,你好像成功了,所以你就會保持住你一個所謂成功的模式,並且需要非常節儉,因此你是永遠做不到真真正正的人生自由。


第二部分,就是說,你的腦根壓力的自由。就好像在3月的時候,股票大跌了很多,很多朋友都非常害怕和沮喪,很多朋友即使買了一些低值的beta股票,因為貪它們較穩陣和息高,甚至去做leverage槓桿,倍大個回報,但沒有想過原來也可以跌三成,甚至乎有些是跌五成的。


如果槓桿做過大了,需要去平倉,如不去平倉或減倉,有機會你是會被斬倉甚至是輸九成的。。。而這個時候,你所飽受的心理壓力,並不是一個普通人能頂得住的心理壓力。尤其是現在新舊經濟的交替出現,新經濟股,升到非常誇張,二百幾倍甚至過千的市盈率都有人繼續去追,這個誇張的程度是匪夷所思的。

如果你說是去投入去這一個波動性非常之大的市場,而這樣的波動性,會令你茶飯不安甚是傷透腦筋的,並且長期飽受住壓力的話,或者這一次的跌市足以令到你不見了一半身家的話,我相信你,一定會很頭痛,對不?所以這是否是真正的自由呢?


因此,我自己永遠都是以生意和投資房地產,因為我認為投資房地產的波動性較股票沒那麼大,而且我將這些房地產的投資分散到世界各地都有,雖然不之於每一個地方,但每一個陣型,我都會有一個比重。假設中方贏我都會有贏,西方贏我也會有得贏。如果大家打和大家永遠角力有的國家,其實是兩邊都有著數的地方,都有,而自己住的地方當然也要有。這樣,不就就能令到自己的資產組合穩健一些,也讓自己的腦筋放鬆一些。


同樣地,我主要是靠我自己生意來做一個被動收入。

因為生意有很多時是你自己可以控制的,只要你的點子有效,只要生意是自己的,你自己就可以有更多的控制權。因此當你有了這樣的生意之後,你才能真真正正令到自己自由,無論指的是思想真的自由,還是你可以騰出來做自己希望做的東西。


「所以比起想做一個有錢的窮人,我寧願做一個窮的有錢人。」


所以有這樣的生意,我就可擁有大一些的自由度,而這個才是真正經歷一個人的人生,因為你的人生,可能現在看到很多的人生無常。如台灣「小鬼」黃鴻升三十六歲就可以這樣就逝世。。。很多人說真的,因為這可能是我自己家人身體不太好,對我是一個影響,所以只懂得賺錢,但是不懂得去花錢、不懂得得去經歷,合適地享受一下人生,是很可惜的。


又譬如說娛樂圈裡,大家比較容易理解的是謝賢,聽聞佢後生時有很多伴侶、而且有很多跑車等,但是好像說年少時,不善理財,然之後去到年紀大的時候,還要他的兒子幫他還債。


另外有位朋友叫曹達華,他聽聞好像說是非常沈迷賭博。以前是一個片場大亨,然之後去澳門賭錢,可以把整副身家輸掉,然之後還要復出拍戲去還債,但是他自己個人很看得開。


最後一個人叫邵逸夫,他創立了肇事,創立了TVB,但你說給我選的話,我寧願選擇做謝賢。


因為我後生的時候,我起碼經歷過。但是,同時我亦想做邵逸夫那種的創造性,有一種由無變有的一個成就,但是,我覺得並不需要有無限大的成就,因為當你去到太大成就的時候,你下邊負累住的東西可能會起來。


我自己識的朋友,佢自己是大家族,上一代的人剩落好多財產,接著他的子女們進入了爭產的田地。而好多時即使是家人安排好一切,但始終只要有其中一個人是認為分配是不公平的,就可能會透過官司去爭取自己認為自己應有的一部分。


因此,如果勞碌一生,你不停地創造價值也好,但如果你最後是製造了一個麻煩給下一代,其實是否更愚昧?

即是說你工作賺錢的時候,其實你要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如果以我自己的目標為例,我就是要經歷我的人生和可以未來能會幫助更多的人作為回饋社會。


這次差不多,下次再講過,拜拜。」



後記:


所以比起想做一個有錢的窮人,我寧願做一個窮的有錢人。」


這其實就是說,你想做一個實際上好像財務自由了但思想貧乏的人,還是做一實際上未能達到真正財務自由但思想富裕的人呢?


對於這樣的選擇,我以前可能會偏向前者的,但現在的我則較偏向後者。


原因是,我在靜思的幾天裡,如果我的一生是透過股票投資、透過證券分析、走向致富,是否真的能讓我得到真正的快樂?


從而我又想,如果財務自由是在我的人生快要終結的時段才能財務自由、才能去過我想過的生活;

接著我又想,如果財務自由是我一生都不能夠達到的,或是在死的一刻才能夠達成。(因為死的時候,開支為零。)

在我死的一刻,我的一生回憶,是否就會回帶看到我自己在看年報、股票分析、企業投資、債券、期權等的學習呢?(笑)


因此,如果同樣是靠投資致富,或靠創業致富,我又會是如何想的呢?

我會反倒來想,如果兩樣都不能使我致富並到達財務自由,到底那一樣會令我不後悔些?


從聽聞死的一刻會倒帶回顧自己的一生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創業是我比較喜歡的,因為從「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那裡我領悟到,原來我一直為自己的人生說謊,我以前是一個工作狂,學習狂,對自己喜歡的事物就會瘋狂地投入,以致我可能用「工作太忙、太多東西要學,所以無法兼顧家庭」為自己辯解。但這只不過是以工作為藉口,想要迴避其他責任而已。但阿德勒認為,生活原本就該對家事、養育兒女、還有交友和興趣都要付出關心,而不是特別專注在某一部分。這種模式是在迴避人生任務的生活方式,也就完全只考慮公司的工作這人生的一小部分而缺乏了人生協調的生活方式。


而從阿德勒裡,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一說中,我之所以逃避交友聚會的不適,是因為我欠缺了想要改變的勇氣而不去學習交際和改善說話技巧;而創業厲害的人,他們大都是很懂說話的人,這正正是我的弱項。


因此,若果能走一條可以改變自己的道路,即使最終不能帶自己走向致富也好,但這條路能令我各方面的技能提升並能成長,我相信這條路我也會較喜歡和不後悔。


不過,當然我並不是辭職創業,也不是完全不再學習投資。正如某前輩所說:「Why not both?

而什麼破釜沉舟式的創業,也別傻了,為何不能一邊穩穩地工作,一邊利用工餘的時間去建立呢?

14 則留言:

  1. 金錢是平日生活通行證, 人生才是重點

    很好的分享, 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Ed兄,說得很好,「金錢是平日生活通行證, 人生才是重點」👍

      刪除
  2. 很多人創業失敗,因為佢哋保留正職,有退路
    如果你目標清晰,具備堅毅精神,願意迎難而上,邊做全職,邊創業,當然更好

    郭釗講財務自由一段,好有insight
    反思中
    謝謝分享😄

    回覆刪除
    回覆
    1. 貓姐講中重點,有無決心同有無退路無關。
      對,郭釗兄很有洞察力和商業既觸角,是小弟非常想學習的地方。
      謝謝留言支持。😄

      刪除
  3. 如果邵逸夫泉下有知,知道邵氏改為肇事金漆招牌,那才不爽呀!祝AC兄明月照青天,中秋節快樂!長期讀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相信邵逸夫知不知道也好,他的生前一定是很滿足和快樂的。也祝長期讀者,中秋節快樂,人生也越來越快樂進步。

      刪除
  4. 謝謝Ac兄分享,我覺得文章講得好岩,其實人既一生有限,錢是無限,有時不應只顧揾錢,如果揾番黎既錢倒變成負擔,就不應過渡追求,應活在當下。

    至於文章當中,我認為筆者追求創業與房地產作組合,我相信可以令佢賺錢賺得舒服,或者相對比起追求股票或債券投資,倒是容易加重了身體及精神負擔。

    回覆刪除
    回覆
    1. 想不到暐楠兄也來棒場,謝謝。
      暐楠兄說得很對,而我覺得不時反思並有了這樣清晰的目標後,可讓人在追求人生時更不容易迷失。
      我也是朝著股樓兩邊走的方向,找適合自己的路,一同加油💪,共勉之。

      刪除
  5. Steven兄 的提醒 有不少反思在當中! 不錯呢!

    回覆刪除